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净界法师  2023/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十三讲)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五页,

戊二、兼说余缘。

当我们在修习忏悔的时候,有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注意,在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

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佛教的忏悔有两个不同的方法:

第一个是事忏:事忏主要是依止我们的信心,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当我们造了身口意的罪业,我们对于这个罪业,是非常的厌恶跟呵责,因为厌恶跟呵责这样的一个作用,使令这个罪业的势力得到了减损。这样的忏法,基本上是在业的表层作用呵责,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拔除,所以当我们遇境逢缘的时候,就很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造罪的可能,所以叫做事忏。我们刚开始忏悔的时候,都是依止这个方法来下手。

第二个是理忏:当我们造了罪业以后,或者我们在拜忏的时候,我们除了有三宝信心的资持,另一方面我们能够生起智慧的观照,观察业的体性,为什么会造业?为什么我们人会造业?树跟桌子不会造业?这个业是从哪里生起的?它造了以后跑到哪里去了?它得果报的过程当中,又起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透过佛陀的圣教量,能够观察业的本性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所谓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

观察到业的真实相,是即空、即假、即中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从根本上,把罪业作一个彻底的扭转,这个叫做理忏。这个理就是有理性的观照。因此之故,在我们佛教的修学当中,不仅是忏悔如此,其实像念佛、持咒等所有的行门,也都应该有智慧的观照来当引导,这样的修行,才能够彻底的灭恶、生善。所以身为一个佛弟子,我们不断的听闻大乘的经论,加强我们对生命的观照,使令我们所有的修行,都能够达到最好的灭恶、生善的效果,这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戊二、兼说余缘(分三:己一先举转识名能受者;己二正说二识更互为缘;己三总以四缘料简缘起)

己一、先举转识名能受者(分二:庚一标义,庚二引证)

庚一、标义

前面讲到的赖耶缘起,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分别自性缘起,一个是爱非爱缘起。这两种缘起,都是由于前生的业力跟前生的爱取,创造了我们今生的果报,这两种因缘叫做依他起性,是先天的因缘所创造的。现在讲到第三种因缘叫做受用缘起,这个受用缘起就是说,当这个果报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去受用它,又产生不同的差别,这样子对缘起法又有不同的作用,叫受用缘起。当我们有不同的受用,这个时候就会有不同的缘起。所以说前面依他起的两种缘起,是约着前生的造业,跟前生爱取的滋润,所创造的今生果报;第三种缘起──受用缘起,是当我们今生用不同的心态,来受用这一期果报的时候,使令这个果报又产生了变化,这个是属于后天的因缘。所以这个兼说余缘,就讲到第三种因缘,所谓的受用缘起。

这一科当中有三段:一、先举转识名能受者;二、正说二识更互为缘;三、总以四缘料简缘起。首先我们看第一科先举转识名能受者。这个受用缘起的主角是谁呢?其实就是六转识,就是第六意识,它夹带着我们的前五识来受用果报。这当中两科:一、标义;二、引证。先标出它的大意,看论文:

复次,其余转识,普于一切自体、诸趣,应知说名能受用者。

其余的转识,这个转识在唯识学的说法,是说:我们的心识,第八识叫根本识,它是一切心识的根本;其他的七个转识,都是第八识的种子所变现,或者说所转生,所以其余的七转识(这个七转识,按无着菩萨的说法,他习惯性把第七意识放到第六意识去,所以你看他很少提到第七意识,因为这个第七意识是第六意识的根,所以第六意识的活动,一定夹带自我意识,这个就是第七意识,所以我们讲转识,简单的讲就是六转识。),它能够在一切的自体跟诸趣(就是在六趣的自体,这个自体,我们的生命体,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果报体当中,广泛的来受用,所以叫做受用缘起,或者叫受用者。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不断的流转,从果报的受用来说,我们今生是继承了前生的业力,而创造了这一期的果报。不管我们对这一期的果报,是不是满意,总之它现在已经表现出来了,有它外表的颜色,有它内心的思想──色、受、想、行、识;但是阿赖耶识把这样的果报变现出来的时候,阿赖耶识是不受用的,阿赖耶识它只负责去保存业力、释放业力,它对果报本身,是没有任何感受的。这样子讲的话,是谁来受用呢?其实就是前六识在受用。所以这个地方讲受用缘起,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夹带了眼、耳、鼻、舌、身,来受用我们这一期的果报,产生快乐,或者产生痛苦。这个地方是把受用缘起这当中主要的心识标出来,这以下引证:

庚二、引证

这个观念,无着菩萨引用大乘的论典,来加以证明。

如《中边分别论》中说伽陀曰:一则名缘识,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法。

这以下,无着菩萨引弥勒菩萨所作的《辩中边论》,这当中的偈颂,讲到我们凡夫内心的世界,大方向有两类:第一类叫做缘识,这个缘识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宇宙万法生起的一个亲因缘。为什么会有这些山河大地?会有这些身心世界呢?都是因为阿赖耶识的种子所变现的,所以阿赖耶识是万法生起的一个亲因缘,所以叫缘识。阿赖耶识把万法变现出来以后,是谁来受用呢?[第二名受者],就是由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来受用,当然受用主要的主角人物,应该是第六意识。这个第六意识,它如何来受用这个果报体呢?[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法]。我们在受用果报的时候,有四个不同的状态:

第一个叫受用,就是我们讲五蕴的第二蕴受蕴。当我们明了的心识,跟果报接触的时候,第一个产生的作用叫做受,就是内心的领纳,有苦受、乐受跟舍受。有这个感受以后,下一个就是分别,这个分别就是想,这个想就是于境取像,施设名言。前面的感受,这个时候心中还没有出现影像,内心还是空空荡荡的,只是一个直觉性的痛苦,或者快乐的感受生起。到了想的时候,心中把外境的影像,转成了内心的影像,或者你看到了佛像,或者你听到了佛号,这个时候你心中出现了一个影像;出现影像以后,施设名言,你用种种的分别名言,开始在这个影像当中,不断一次又一次的去分别它,这叫做想。

接下来就是行,这个行就是一种造作,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这样一个造作的动力干什么呢?推心法,就推动了第六意识的心王开始去造业,或者起善念、或者起恶念,就从推心法的时候开始活动了。就是我们在受用果报的时候,事实上我们在受用果报的时候,又会创造一个新的业力,就是这个地方。所以我们的生命,一方面受用果报,一方面又创造一个新的业力,那一方面又受用果报,又创造业力,一方面造业,一方面受果。那这个地方的第六意识,扮演的是我们所强调的受用缘起,就是它受用果报的时候,它是经过受、想、行、识四个阶段。这四个蕴,大家学过唯识会知道,这个想是一个重点,就是你心中的分别,对我们痛苦、快乐的果报,有一定的影响力。

比如有一个女居士,她这一天带了三仟块去逛百货公司。到了百货公司,她买了一件衣服,花了一仟五佰块。花了一仟五佰块以后,她就把剩下的钱带回家;但是在途中遇到小偷,把这一仟五佰块给偷走。偷走以后,她回到家,本来应该剩下一仟五佰块,她一打开,一仟五佰块丢掉了!她内心想一想:唉呀!非常的欢喜,还好我有买这一件衣服(哈──);我要不买的话,可能丢了三仟块了。就是说,我们凡夫在受用果报,很难十全十美,有光明面,就一定会有黑暗面。为什么有些人活得快乐、痛苦?这个受用缘起就是说:每一个人的思想方向不同,有些人的个性比较悲观,他就是喜欢思惟人生的黑暗面,所以这种人你要他快乐是比较困难的。就是说,诶,从前生的因缘,他今生的业算不错了,他各方面都很满意,但是他还是闷闷不乐,因为他心里面所想的,都是他黑暗面的那一部分。有些人是属于乐观型的,他容易思考人生的光明面,所以他有一点点快乐的感受生起,他就感到满足。

所以我们在研究缘起法的时候,前生的因缘,你前生所造的业跟前生的爱取,当然这个不能忽略;但是你今生用什么心态来面对?这一部分,对我们的苦乐有一定的影响力,就是这个受用缘起。你这个受、想、行、识,你用什么样的思想,来面对你的这一期的果报?总之,大部分的人,除非是大好、大坏的人,否则你说你今生的修行,要把今生的果报改变,那是不太可能!我们的业,大部分都是来生才得果报的,这异熟果嘛!换句话说,你今生不管产生多大的觉悟,你都要心平气和的去面对你的今生,因为它是你前生所造作的,不管是罪业、善业,我们只有认命。当然认命的过程当中,有些人有智慧,他就会用思想来主导这个生命,他不会用直觉。所以这个地方讲,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法,这个分别、这个想,就是一个关键点,就是你施设名言,你是用什么样的名言,来面对你的果报?这个地方我们的[受用缘起],就有主导作用。

己二、正说二识更互为缘(分二:庚一标义;庚二引证)

庚一、标义

这个地方的二识,就是《辩中边论》说的缘识──阿赖耶识,跟受用识就是第六意识。这两个心识,在生命当中,是各互为因缘的。看第一段标义: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更互为缘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因为有阿赖耶识才有受用识,因为有受用识才有阿赖耶识,这两个是相互为缘的,当一个断的时候,另外一个也消失掉了,它们两个是互相为因缘的。

庚二、引证

如《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说伽陀曰: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

唯识学的诸法,一般来说,在凡夫位很少讲到清净法,而是指杂染品法。这个杂染品法,主要是讲心,前六识。心为业主,所有的法都是由心所创造的。所以前六识对于藏识──阿赖耶识,是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或者说,这个阿赖耶识对于前六识,也是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就是说,你现在的这个明了的心识,是怎么来的呢?是阿赖耶识创造的。你的内心当中,有罪业、有烦恼,也有善根,有时候起善根的时候也起烦恼,这些差别都是阿赖耶识创造的。

但是第六意识在活动的时候,你的作意,如理作意,这个时候你第六意识的造作,又再熏习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又产生变化。阿赖耶识创造了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造作又改变了阿赖耶识,这个时候,阿赖耶识又去创造另外一个新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造作又改变了新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创造一个新的第六意识,这就是所谓的[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它们两个都互相扮演着因跟果的相互作用,就是如是的辗转。这是在《阿毗达磨大乘经》,佛陀有这样的说明。

我们前面讲到缘起法,当然我们讲缘起法,一般都是讲到依他起,就是由业力跟临命终的爱取所变现的果报,特别是在本论当中,讲到受用缘起,就是后天的因缘,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楚汉相争,大家读过历史应该知道,这个楚国,楚就是项羽。项羽要是从先天的命格上来说,是远远超过刘邦的,他出生贵族,是将军的世家,他本身又骁勇善战,刘邦怎么会是他的对手!刘邦从先天的命格来说,他是卖草鞋的一个老百姓。那个时候秦朝末年,民不聊生,英雄好汉逐鹿中原,各凭本事。所以从一个人的果报体来说,先天的命,你先天的命格,当然占一半;但是你后天的努力,后天的运势,也占了一半。

刘邦这个人,他有一个优点,非常谦卑,谦受益,他处处的尊重贤能的人,你看他打仗,有常胜将军韩信,在处理事务的时候有张良、萧何。韩信、张良、萧何这几个人,都曾经在项羽的座下,因为项羽这个人太刚愎自用,不能够用人才,对自己太有信心了,结果这些人都跑到刘邦的座下。最后一战,在垓下一役,韩信就把项羽打败了。所以说,

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

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

就是说,没错,我们今生的这个果报体,前生的业力,这个不可以忽略,这是事实。阿赖耶识里面的业力,所释放出来的果报体,我们说先天的命格,占百分之五十;但是你今生的努力,也占百分之五十。一般来说,你愈到晚年,这个第六意识的主导性,就愈来就愈重要。所以有人说:你上了四十岁,你要为你的相貌负责任(哈──)。四十岁以前,那是你父母亲所生,是前生的业力;但是你的第六意识,你活得愈老,你今生努力的一些相貌,是过失相、功德相?虽然正式果报是在来生,但是你今生也会看出一点消息出来。就是愈到晚年的时候,你今生造作的相貌,有一部分就会表现出来。但小时候大部分都是前生的因缘,你长得怎么样,是业障相、是功德相,那跟前生的关系比较大。所以说,我们在探讨缘起的时候,前生阿赖耶识的业力,还有今生第六意识的受用,这两个都是互为因果的。

己三、总以四缘料简缘起(分二:庚一别配;庚二总显)

庚一、别配(分三:辛一第一缘起;辛二第二缘起;辛三第三缘起)

辛一、第一缘起

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以四种因缘。这当中有两科:一、别配;二、总显。先看别配,这当中有三科:一、第一缘起;二、第二缘起;三、第三缘起。把大乘的缘起分成三大类,先看第一缘起:

若于第一缘起中,如是二识,互为因缘。

第一缘起,我们前面说过,就是分别自性缘起,就是阿赖耶识善恶的种子,它在我们生命当中,扮演的是一个亲因缘。就是说,葡萄的种子一定长出葡萄,苹果的种子也一定产生苹果。这个意思就是说,你以前曾经布施,产生福报,持戒产生尊贵,忍辱产生庄严,它每一个业,都有它一个等流的果报,这是生起一切法的亲因缘,这是第一个。所以我们造业的时候,每一个业,有它不同的招感性,这个是第一缘起。

辛二、第二缘起

于第二缘起中,复是何缘?是增上缘。

当然不是有这个业,这个果报就会出现,也没那么简单,就是我们心中要有爱取。爱取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心中的希望,我们对人生,对今生、对来生,有各式各样的希望。比如说,这个修行人他不到净土去,本来他的业力要到天上的,结果他发愿做人,所以他这个种子,就在人里面得果报。所以我们心中的爱取,对这个业种子在成熟的过程当中,它有增上,有增上缘的作用。第三第三缘起,就是我们讲的受用缘起:

辛三、第三缘起

如是六识。几缘所生?增上、所缘、等无间缘。

(如是六识这个地方应该有一个句号。)这个六识就是受用缘起,就是我们在得果报的时候,我们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个果报?这也是一个因素。那这个地方就问:受用缘起是几种缘所生的呢?为什么我们心中会有受、想、行、识的心识作用呢?这当中讲出了三种因缘:增上、所缘、等无间缘。这个地方,古德的注解上说:它省略了亲因缘,应该是有四种因缘。一个明了心识的活动,要四缘所生。

亲因缘就是种子,就是你今生怎么会欢喜持戒呢?因为你以前,或者你曾经持过戒;或者你没有持戒,但是你对持戒,内心充满好乐;对别人持戒,你非常的随喜赞叹:这就是你今生能够持戒,一个主要的亲因缘,主要的因素。第二个增上缘:我们心识要生起,要有所依的根跟心中的作意,这个都是增上缘。第三个所缘缘:你持戒你要有环境,要有一个所缘境,你必须要遇到佛法的住世,你一定要遇到戒法,要有所缘境。

第四个等无间缘,这个等无间缘比较不容易了解了,我们解释一下。等无间缘就是说:我们心识的活动,它不是一条线,它是很多很多点状的明了性连结起来的,等于是剎那生剎那灭的一个明了的心识。我们前面说过二念不俱有,不可能两个念头同时存在,一定是前一念灭了以后,下一念的心识才能够生起。所以每一个心识的生起,前一念的灭,它是后一念生起的一个等无间缘,前一念灭是后一念生起的等无间缘;前一念要不灭,你后一念不能生起:所以它的消失,是你生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缘。

就好象说我们去看医生,看医生要排队,医生一次只能够看一个病人,你排到二号的时候,一号的病人要离开以后,你才能够递补上去,所以他的离开,是你能够看病的一个等无间缘,他消失了,所以你才递补上去。所以一个心念的生起,前一念的消失,是你生起的一个等无间缘,就是说,诶,你刚刚本来起了恶念,突然间,不对!要把佛号提起来,转念念佛。一定是恶念消失了以后,你的佛号才能生起。所以你佛号之所以生起,前一念的恶念消失,是一个等无间缘。这个地方,讲到受用缘起有四种因缘。

庚二、总显

前面这是别配,这是总显:

如是三种缘起,谓穷生死,爱非爱趣,及能受用,具有四缘。

唯识讲到大乘的三种缘起,第一个叫做穷生死,穷生死就是分别自性缘起。分别自性缘起为什么叫穷生死呢?因为阿赖耶识的种子,从凡位到成佛之前,它是不断不断的增减,你只要起心动念,这个种子就不断的变化,它是恒常的在那个地方受熏持种,所以它的作用是穷生死,从来没有间断的。第二个爱非爱趣,这个是分别爱非爱缘起,就是我们心中的希望,你有各式各样的希望,对业种子也会有不同的主导。第三个,就是当果报出现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受用,这个也是一个因素。能受用的具有四缘,这个及能受用下面的句号,应该改成逗号,因为具有四缘是在形容能受用的心识,它是四缘所生的。事实上缘起只有三种,就是穷生死、爱非爱趣跟受用缘起三种。

我们学到这个地方,有一个观念大家要了解。我们有情众生,特别是佛弟子,当然强调离苦得乐,我们希望今生的生命,乃至于来世的生命,能够离开痛苦得到安乐,这是所有佛弟子共同的希望。来世的安乐,每一个人的规划不同,有些人想要增上身、有些人想要求生净土,我们都尊重大家的抉择。但是今生的安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今生怎么成就安乐呢?佛陀在经典当中一再的强调:少欲知足是安乐的根源。佛陀在经典上说:多欲为苦;少欲知足,身心安乐。

怎么能够生起少欲知足呢?我们可以从三个类别,来了解少欲知足:

第一种的少欲知足,是由信心生起的。我今天出了家,我就尊重佛制,反正没有人强迫我出家,是我自己自愿归依在佛陀的座下,做为一个佛陀的出家弟子。我既然发了这个愿,我尽形寿尊重佛陀的每一条戒法。佛陀说:我的衣能够几件、我的钵能够几件。我没有第二句话,我就是一直的奉行到底。当然这种人值得赞叹!完全尊重佛陀的教诲,尊重佛制,就能够对自己的欲望产生克制,这个人是了不起!第一种人叫信心。

第二种人在信心的过程当中,他可能觉得这样子内心多少有压抑,他要再思惟观照观照,他在信心的基础之下,又多了一层智慧的观照,这个第二种人的少欲知足是修假观,这个假观是观察生命的因缘。像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最高的就是《易经》。《易经》的根本思想,它提出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祸福相依,就是人生有它福乐的一面,也有它灾难的一面,这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而这两个东西是经常存在的,祸中有福、福中有祸,所以福报不能享尽,《易经》的思想是这样子的。

就是说一个人会痛苦,基本上的因素就是:我们对人生有一种错误的期待,我们总希望人生应该要十全十美,我的身体应该要健康、外表要庄严、别人对我都非常的好,各种的人事因缘都风平浪静。但是我们心中所期待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我们过去造的业力,有善业、也有罪业;但是我们在得果报时候,我们却不喜欢罪业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对生命产生错误的期待,这个是一个痛苦的因素。

我以前刚出家的时候,我亲近过几位老和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恩师,其中一个恩师上慧下天老和尚。我那个时候做老和尚的侍者,我住在他的隔壁。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老法师的杯子稍微有一点碰撞,还没有破,但是出现了裂缝,我想:唉哟!这个地方危险啊!我就跟老法师说:我现在换一个新的杯子给您。老法师说:不要啊,人生不能够追求完美啊!这个物极必反。人生带有一点缺陷,不容易遭到天灾。我后来想一想,那个时候对这个道理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现在慢慢觉得,这个观念很重要:人不能够让你的生命十全十美。

像我之前(呵──)的寮房,因为我在学院做执事有一段时间,常住慈悲,给我一间个别的寮房。我对我的书房很满意,我对我的佛堂也很满意;我的寮房当中,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地板──东边破一个洞,西边破一个洞。我的学生,来我寮房讨论佛法的时候,他就说:监院哪!你这地板应该换一换,铺上一个柚木地板多好。我说:不可以啊!(哈──)我现在能够在普贤院安然的住,就是靠这些地板支持着我。就是说,我这个房间里面唯一的缺陷就是它,那你这个换好了以后,所有的都圆满了,月圆则缺,花开则谢,物极必反。

我们一个人少欲知足,就是你有智慧的观察:其实人生带一点缺陷,这个人生才能够正常而持久。诸位要知道,我们前生造了善业,但是也造了罪业,我们必须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呵──)。这句话你要听懂,你就知道为什么要少欲知足。就是说,你一定要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你把罪业释放的管道全部塞住,那不吉祥的事情就即将会出现,乐极就会生悲!你要能这样子想,你很自然的就少欲知足,不追求圆满,这个地方有缺陷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就有缺陷,迟早要去了解这个真相。所以我们在少欲知足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修假观,知道祸福相依,带有一点缺陷,这个人生才是真实的。

第三个阶段的少欲知足,就是从假入空,观察这一切的因缘法,都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在空性当中,没有所谓的少欲知足可得。第三种安住空性而少欲知足,这个凡夫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我们尽量的要求自己尊重佛制,或者是观察人生因缘,尽量让自己少欲知足,这样在你的今生当中,就容易产生乐受。同样的环境,你的心态改变,就容易产生快乐。这个地方,所谓的受用缘起就是这个意思。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承当以前所造的业力,来创造这一期果报!

看第四科阿赖耶识决择。这个地方,是大科当中的第四科,我们看《讲义》的第十一页,把这个大科稍微的疏通一下。我们讲到所知依,一切有情众生的生命根源,用六个角度来分析,六门分别:第一个是阿赖耶识句义,先讲到阿赖耶识的名称,它的名称是怎么来的?阿赖耶识的意义何在?第二个阿赖耶识异门,它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说阿陀那、或者心,小乘当中也讲到穷生死蕴等等,引用经典来说明阿赖耶识的不同名称。第三科是阿赖耶识的体相,它的自体跟相状,这个地方讲到阿赖耶识三相:它的自相,就是它的自体,就是阿赖耶;它的相状有因相跟果相。这阿赖耶识,等于是讲它的三相。现在我们讲到第四科阿赖耶识决择,就是更加深入的观察阿赖耶识。好,我们回到《讲义》。

丁四、阿赖耶识决择(分三:戊一结前问后;戊二略标离阿赖耶识染净不成;戊三广显染净不成)

戊一、结前问后

这一科阿赖耶识决择是讲什么大意呢?从义理上来看,应该说是决择阿赖耶识。这个决择就是依止智慧,来加以观照。观照阿赖耶识,在观照什么呢?我们前面在观察阿赖耶识的时候,都是习惯用它是一个因、也是个果,它跟阿赖耶识互为因果,主要是偏重在这样的缘起法。这个地方,我们是把缘起法的因果,更深入的了解:它有杂染的缘起跟清净的缘起,它是杂染法生起的根源,也是清净法生起的根源,那这样子呢,我们应该加以决择决择、观察观察!是这个意思。好,分成三科:一、结前问后;二、略标离阿赖耶识染净不成;三、广显染净不成。先结前问后,一方面继承前面,一方面启动后来:

如是已安立阿赖耶识异门及相。复云何知如是异门及如是相,决定唯在阿赖耶识,非于转识?

我们前面讲到阿赖耶识的异门跟三相,我们怎么知道这个异门跟三相,一定要在阿赖耶识才能成立呢?而不是在六转识成立呢?先提出一个问。

0:00 / 0:00
摄大乘论1
摄大乘论2
摄大乘论3
摄大乘论4
摄大乘论5
摄大乘论6
摄大乘论7
摄大乘论8
摄大乘论9
摄大乘论10
摄大乘论11
摄大乘论12
摄大乘论13
摄大乘论14
摄大乘论15
摄大乘论16
摄大乘论17
摄大乘论18
摄大乘论19
摄大乘论20
摄大乘论21
摄大乘论22
摄大乘论23
摄大乘论24
摄大乘论25
摄大乘论26
摄大乘论27
摄大乘论28
摄大乘论29
摄大乘论30
摄大乘论31
摄大乘论32
摄大乘论33
摄大乘论34
摄大乘论35
摄大乘论36
摄大乘论37
摄大乘论38
摄大乘论39
摄大乘论40
摄大乘论41
摄大乘论42
摄大乘论43
摄大乘论44
摄大乘论45
摄大乘论46
摄大乘论47
摄大乘论48
摄大乘论49
摄大乘论50
摄大乘论51
摄大乘论52
摄大乘论53
摄大乘论54
摄大乘论55
摄大乘论56
摄大乘论57
摄大乘论58
摄大乘论59
摄大乘论60
摄大乘论61
摄大乘论62
摄大乘论63
摄大乘论64
摄大乘论65
摄大乘论66
摄大乘论67
摄大乘论68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一切法的生因有内种跟外种

这个就是讲到种子有两种因:一个是生因,生起的生,它...

机深教浅,效果适得其反

疏文:增结者,《净名经》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发露...

【推荐】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么

问: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运那他改的是什么? 净界法师...

「相随心转」要如何转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

大安法师:万法唯心

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七岁,他看到佛钵就很高兴啊,他就过...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

先找到根本,才有资格修学

我们看现瑞许说: 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

【佛教词典】非得差别

【非得差别】 p0714   俱舍论四卷十八页云:非得、如...

【佛教词典】法施设建立

【法施设建立】 p0763   此声明处六相之一。瑜伽十五...

莲池大师法语开示

卍 生死事大。 卍 吾但知念佛,无他术也。 卍 龙树于...

灾难的启示与佛教的无常观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

荣辱不惊的老子

过去的圣人多生于乱世,所以,他们会成为圣人。比如老...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问: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慧律法师答: 癌症的起因目...

随各人施心大小,所感得饭菜不同

外在六尘是讲依报的环境。看六尘这当中有六段:色、声...

究竟坚固的「首楞严」

首楞严经,意思就是说此经所讲的道理,就是究竟坚固。...

传印长老:号召全国佛教界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热心公益

编者按: 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于2011年7月在...

坦诚地面对一切人,才不会心有挂碍

很多人不能安心修道,根本原因在于对解脱的信念不够强...

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

摄受十方一切有情不思议净土

此前六讲给大家介绍了一共有九种的净土视野,种类。若...

两个和尚

有二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周安士《欲海回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