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净界法师  2023/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四十二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三六页:

辛二、修道及究竟道位(分二:壬一结前起问;壬二略辨正答)

壬一、结前起问

我们这一段是讲到大乘的唯识止观,修习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道次第。前面辛一是说明从一个资粮位到加行位、见道位,就是从凡夫的有所得的心情,来开始修行的内涵。这以下的修道跟究竟道,就是到圣人以后,他是如何修行呢?说明修道跟究竟道的菩萨,是如何来修习止观的。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结前起问,第二个略辨正答。先看问:

如是菩萨已入于地,已得见道,已入唯识,于修道中云何修行?

这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他经过凡夫的四寻思、四如实智,这个时候已入于地,已经成就了初欢喜地。入欢喜地的时候,他内心当中已经是见到圣道,见到了二空平等的真理,这叫做道,因为这个二空平等的道理,能够趋向涅盘。这个时候在修道当中,他的功德还有很多还没有圆满,他内心当中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法门无量誓愿修,所以他有很多很多的功德还没有圆满,这个时候他应该如何来修行呢?提出这个问。

壬二、略辨正答(分二:癸一先说修道可得转依;癸二后明欲证精勤加行)

癸一、先说修道可得转依(分二:子一显意言境及由方便;子二显经长时方得转依)

子一、显意言境及由方便

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先说修道可得转依,第二个后明欲证精勤加行。先说明修道的转依,这当中分两段:第一个显意言境及由方便,第二个显经长时方得转依。先说明他内心的状态,跟他所采取的方法,再说明修行时间。先看显意言境,这个意言境是说这个菩萨内心是什么样的意境?他这个意境是怎么产生的?什么方便产生的?看论文:

于如所说安立十地摄一切经皆现前中,由缘总法出世,后得止观智故;

这个菩萨在见道位以后,他怎么修呢?他的修行内涵,正如佛陀在大乘经典当中所说的十地法门,《华严经》讲十地就讲得很清楚,十地菩萨每一个都有他相应的修行法门。这以下作一个简单的总相说明。十地菩萨的内心是什么相貌呢?摄一切经皆现前中,就是十地菩萨的一念心,他不管攀缘什么法界。

比如说他念阿弥陀佛也好、持〈大悲咒〉也好,他每一个法门都能够摄持一切的义理,使令这个义理都能够清楚的现前,在一念心当中,能够转大法轮,这是不可思议的意境。他能够摄一切经皆现前中,他不管是修什么法门,都能够摄持所有大乘的经义,使令它现前。他怎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由缘总法出世,后得止观智故,其实他一方面观察一切法的总相,所谓的空性体性,一方面攀缘一切法差别的假观,他也是修空观、假观而成就的。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同样是空观、假观,这两个法门是完全一样,内涵是一样;但是为什么凡夫修空观、假观的时候,障碍重重;圣人修空观、假观的时候,是摄一切经皆现前中?因为我们凡夫修空观、假观的时候,内心有很多的情感在障碍我们,所以空、假二观的智慧不能够在内心很自在的开展出来,就是有烦恼障。我们在凡夫的时候,修了很多很多的善根,拜佛、诵经、持咒,但是这个善根的力量都不明显。

为什么呢?都被烦恼抵消掉了。这个烦恼的干扰太厉害,就是这个心动得太厉害。动得太厉害,你就很难把这个东西种下去。所以菩萨他诵《华严经》,他的读本跟我们是一样的,就是如是我闻……,他也是诵《华严经》,但是他诵《华严经》的时候,他能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只要读诵一个偈颂,就能够总摄佛陀一切的法门现前。

在《华严经》,佛陀讲一个譬喻说:凡夫修习佛法的善根,就像一艘船刚开始要离开痛苦的此岸,离开的时候很困难,你看这个船要离开港口很困难,它努力的往外面跑,但是地心引力又把它吸回来,就是烦恼它不同意你修行。你所有戒定慧的修行,烦恼没有一个同意,所以我们修行人,经常陷入矛盾当中。在家居士他不会矛盾?因为他就是随顺烦恼,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旦你要修行,你的心就有两种功能:一个是趋向于戒定慧的,一个是要你随顺烦恼,你内心当中,这两个状态不断的在冲击,真妄交攻。

就好象这个船要离开港口的时候,这个马达是要船往外面跑,地心引力却是往里面吸的。但是当这艘船一旦离开港口,到了大海的时候,马达可以关掉,船自然的一日千里,所以菩萨的修行非常轻松。所以有时候我们讲成佛是三大阿僧祇劫,一听就很可怕。

其实蕅益大师说:成佛之道最可怕的是三界生死这一段。就是你要离开港口这一段是最困难的,这艘船只要一离开港口,后面没有地心引力的干扰,它是一日千里。所以《华严经》上说:初地的菩萨,他一念之间跟佛法的相应,超过他以前在凡夫位的时候,资粮、加行、通达修一大阿僧祇劫所有的功德,比不上初地菩萨一念的相应。二地的菩萨一念的相应,就超过所有初地菩萨所有的功德,就是说他内心当中没有障碍。

所以为什么我们在凡夫的时候,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说:虽然阿弥陀佛的净土是三根普被,也摄受凡夫、也摄受法身菩萨,但是真正受益的是生死凡夫,因为三界这一关最难跳出去,这一关跳出去了,其实你的成佛之道后面是一帆风顺,那个是自然的。你整天吃饭、整天睡觉,善根就是不断的增长,因为他没有负面的阻力,没有烦恼的阻力。所以这个地方说:初地菩萨,他任运的修习空、假二观,就能够在一念心当中,摄一切经皆现前中,无量无边的法门,他修习布施、具足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所有的功德都具足,那是一个不思议境。

子二、显经长时方得转依

经于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数修习故,而得转依。

你看这个不可思议的功力,都还要经过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长时间的修行,才能够去转变他根本的生命相貌。什么叫转依?从本论来说有

两个转依:第一个是转烦恼障得大涅盘,成就断果;第二个是转所知障成大菩提,成就智果。

这叫转依,两种转依果,这个都是要经过无量阿僧祇劫的修行。

癸二、后明欲证精勤加行

为欲证得三种佛身,精勤修行。

为什么要这样用功呢?因为菩萨要成就三身:法身、报身跟应化身。法身、报身偏重在自受用,应化身是他受用。因为小乘的学者,他只追求偏空涅盘,他不追求三身;但是菩萨为了成就三身的缘故,所以必须要长时间的修行,这是他的目的。到这个地方,是把大乘止观,从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的凡位修行,乃至于修道位的这种圣位的修行都讲过了。

戊三、现观差别(分二:己一问;己二答)

己一、问

这个地方是作一个比较。现观就是真实智慧的现前。真实智慧当中,有小乘的智慧跟大乘的智慧,这个地方作一个差别、比较。

声闻现观、菩萨现观,有何差别?

小乘的学者,他观一切法空,入一种无所得的状态;大乘的菩萨,也观一切法空,内心也安住在无所得。同样是无所得,大小乘有什么差别?提出这个问。

己二、答(分二:庚一总标数;庚二别列释)

庚一、总标数

答当中:第一个总标,第二个别释。先看总标:

谓菩萨现观与声闻异,由十一种差别应知。

大乘的空观跟小乘的空观,这当中有十一种差别。当然大小乘是有交集的,大乘的空观跟小乘的空观都是无所得,这个是相同的;但是在相同当中,有十一种不相同的地方,这是菩萨应该了知的,叫差别应知,菩萨应该要知道这当中的差别,你才能够简别。

庚二、别列释

我们先看这十一种差别:

一、由所缘差别,以大乘法为所缘故;

二、由资持差别,以大福智二种资粮为资持故;

三、由通达差别,以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

四、由涅盘差别,摄受无住大涅盘故;

五、由地差别,依于十地而出离故;

六、七、由清净差别,断烦恼习,净佛土故;

八、由于自他得平等心差别,成熟有情加行无休息故;

九、由生差别,生如来家故;

十、由受生差别,常于诸佛大集会中摄受生故;

十一、由果差别,十力、无畏、不共佛法,无量功德果成满故。

这当中的十一种差别,我们分成两段来说明:第一段是总说,第二段是别释。我们看总说的地方,由所缘差别,以大乘法为所缘故。小乘空观的所缘,主要是四谛法门,就是苦、集、灭、道,而这当中的所缘还偏重在苦谛。小乘佛法修空观的动机,是缘苦而发动的,就是观察无常,他感觉到生命是变化流动的,所以他感到非常强烈的不安稳性,他认为生命没有安全感。所以从苦谛的无常当中,他要找一个没有变化的涅盘来安住,所以小乘佛法的空,是缘四圣谛而引生的,特别是这当中的苦谛。

大乘佛法的空,其实是缘一切的法门,所以智者大师说:大乘的空观是缘道谛,他为了要广修一切法门,才修空观。因为你要修一切法门,一定要空作基础,以有所得的心是不可能成就一切法门的。

小乘的空观是缘苦谛而发动,

大乘的空观是缘道谛而发动。

《梵网经菩萨戒》说,菩萨的空观是什么相貌?说是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你看菩萨的空观,他是依止在现前一念心性,他是有明了性的,在一念心性的平台当中,方便勤庄严,就是断恶、修善、度众生。什么叫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简单的说,就是他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谛而不动。菩萨的空观能够断恶,而且能够修善、度众生,他能在空观里面去修习善法,又能够以无所得来度化众生。

这一点声闻人做不到,声闻人的空观只能够断恶,离苦断恶这样子而已,他的空就是这样,他的所缘境就是苦谛。这是第一个总相的差别。也就是说小乘的空,基本上是偏空的,它不能有妙用;大乘的空是真空妙有,这是最主要的差别,就是所缘差别。

第二个别释。由资持差别,以大福智两种资粮为资持故。这个资持就是资粮力的差别。就是这个空观,它背后的靠山有差别,叫资持。这个空观是什么东西在资持它呢?小乘的空观主要是靠出离心跟四念处的善根,他从苦谛当中,产生厌恶生死、欣求涅盘的出离心,依止出离心,修行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四念处,以四念处的智慧来资持他空性的智慧,所以它是一个由少善根、少福德的资粮所产生。大乘空观的背后,是由菩提心跟六波罗蜜的广大福德、智慧两种资粮所资持。所以它这个空观背后的资持点、背后的靠山是不同,一个是广大的福德智慧,一个是微小的四念处善根,这两个有差别。

三、由通达差别,以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前面是说明背后的资持,这个地方是说明它前面的通达点。小乘的空观,它只能够证得补特伽罗无我,就是我空法有,小乘知道五蕴的生命体是流动变化的,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自我,这一点他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对于一切因缘所生法,所谓杂染的生死、清净的涅盘,这样的执取是非常的严重坚固。

所以小乘的法执、对立性,是非常严重坚固的。所以我们说阿罗汉为什么不敢来到三界?其实以阿罗汉的功力,他四果证得无生的功力,他来三界流转是不会退转的,他是有实力可以来的。那他为什么不来三界呢?

其实在经论上说:主要是他心理上有障碍。他心理上有什么障碍?我说明一下。他在因地的时候,修习厌离三界苦果的这个观法,是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看三界就像火在燃烧一样。当然刚开始的时候这是一个妙法,但是当他以这样的观法把三界厌离以后,留在心中的那个印象,对他行菩萨道变成是一种障碍。

所以为什么菩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一定要依止一念心性作平台,然后观察法门是如梦如幻的,这个法门是暂时借用的,以如梦如幻的法门,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把这个烦恼调伏了,这个能对治的法门你也要把它忘掉,因为有的法门你不把它忘掉,以后你要成佛,这个法门会变成障碍。

譬如说厌离三界,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其实小乘的学者,他有足够的功力来三界度化众生,对他没有任何的伤害,他的实力是够的,但是他内心当中,对三界害怕的阴影挥之不去,所以对他要积集广大的福德智慧,造成严重的伤害。就是他的法执太重,把杂染的生死法、清净的涅盘法,那种对立性、真实性看得太严重。所以菩萨能够如梦如幻,看到三界是如梦如幻的火,他知道其实这个火是心随境转。你说它是火,但是你观察它是一个温暖的火、冬天温暖的火,它就不会伤害你。

所以大乘菩萨能够观察万法唯识,境是由心所变现的,所以它这个思考模式,比小乘高明。所以我们在思考事情的时候,同样在断烦恼,有些思考模式你用了以后,要适可而止。你用得太厉害,虽然这个药吃下去很有效果,但是你要注意它以后会有后遗症,有些法门你用的时候没有后遗症。所以我希望我们在修习佛法的时候,对治烦恼,你当然要用药,但是你用猛药的时候,你要注意!你不能够只是看眼前的利益──我把这个烦恼断掉就好!这个药性本身,在你成佛之道会不会产生后遗症,这个你也要评估。

小乘学者,他的我空法有,使令他在修习善法、度化众生、成就成佛之道的后半段……,就是小乘的前半段他走得很顺利,他离开三界了;但是他后面要从空出假,广修一切福德、广度一切众生、趋向万德庄严佛果的时候,他的后半段就很难走下去,因为他的法执障碍了他。大乘没有这个问题,他到了初地走得很快,二地更快,这个地方有差别。通达,就是他后劲的通达是有差别的。

四、由涅盘差别,摄受无住大涅盘故。这个涅盘就是一个不生不灭的依止处、一个安乐处。小乘的涅盘叫做偏真涅盘,他这个涅盘是偏在真谛,对世俗的因果是没有交集的。所以小乘的涅盘,基本上只能够自受用,不能说我的涅盘跟你共享、我这个大般涅盘摄受很多众生来我这个地方,不可能。大乘菩萨的涅盘叫做无住大涅盘,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也就是说菩萨能够假藉母胎来到三界里面度化众生,你看他到处跑来跑去广度众生,但是他的内心还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还是涅盘。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涅盘是无住。他不决定在生死、也不决定在涅盘,他永远是走中道的路线,他的涅盘是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妙用。

五、由地差别,依于十地而出离故。小乘的空观,这种空观非常可惜,没有大地的资持,而大乘的空观有大地的资持。这个大地有两层意思:第一个不动义,你看这个地,人车在大地上跑来跑去、动来动去的,大地它永远不动;第二个大地有荷负义,负载众生,所有的人、所有的房子、所有的树木都要依大地,大地它能够无怨无悔的来承当一切众生、荷负众生。这当中随着他内心的功德增加,他从初欢喜地到法云地,他地地不动的力量,使他对众生的承当荷负的力量增长,依止这种承当力来出离烦恼障、所知障。

我曾经听一个老和尚开示,他把菩提心解释成责任感,这个责任感就是菩提心。我觉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想要去做,因为这个事情做了以后对我有好处,依止对自己有好处的动机做这件事情。当你度化这个众生,这个众生对你没有好处的时候,你一定把他放弃掉,因为你一开始的动机,就是以一种好乐心去度化他。但责任感不同,我对你有责任感,你对我好,我对你也有责任感;你对我不好,我对你也有责任感:这责任感是超越好坏的,这叫大地。你看那个大地,你用干净的东西丢到大地,大地也是如如不动,也是荷负你,不论你怎么样,它就是不动。所以菩提心是建立在责任感,而不是建立在彼此的感情,感情是变化的,靠不住的。所以这个地方叫地,不动,在不动当中生起它的责任感。

小乘的空观,它对众生是没有责任感的。在经论上说:小乘的学者在空性的涅盘当中,其实他很清楚的知道,他过去的眷属在三界流转,受了很多痛苦的折磨,他很清楚。他的内心当中没有悲悯心,因为他认为这不是我该度化的,他没有这个责任感。其实他不是不知道,他很清楚的知道,因为他内心当中的空里面没有大地。菩萨的空性当中有大地,他有名利不可争、义务不可辞,他对弘扬佛法、度化众生有责任感。

六、七、由清净差别,这六跟七是合并,都是属于清净。这个清净有两个:一个是自受用的清净,一个是他受用的清净。先看自受用:断烦恼习故,断除烦恼习气的差别。什么叫习气?就是说事实上他没有这个烦恼,但是表面上看他好象有这个烦恼。

比如说这个杯子,以前装酒,现在用水洗干净,但是你闻这个杯子还是有酒的味道。比如说,你看难陀尊者,难陀尊者以前贪爱的烦恼很重,但是他修小乘的四念处、我空观以后,他已经把烦恼的根断掉了,因为没有我,谁起烦恼?心若灭时罪亦亡。但是你看难陀尊者看到女众时,还是上下打量。你看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以前瞋心很重,他证得我空以后,瞋心的烦恼消灭,但是舍利弗尊者他的身影,映到一只鸽子身上时,鸽子还是会恐惧,就是因为他的习气还在。

菩萨是断烦恼、也断习气,这一点是断得彻底,净佛土故。小乘的空观,他没有理想要成就一个佛的净土;大乘菩萨不是,他观一切法空,他总是想:以后要把自己福德、智慧的资粮,庄严一个净土,盖一个道埸,成就一个国土,把有缘的众生摄受来这个地方修学,他有一种要成就净土的目标。一个是自受用的清净,一个是他受用的清净,这个清净是有差别的。

八、由于自他得平等心差别,成熟有情加行无休息故。小乘的空观是自他不平等,他的空是有法执的对立;大乘菩萨的空是自他平等,他对一切众生的感受是感同身受的,所以他能够生起成熟有情的加行,他为了要使令众生的善根成熟,不断的努力,假藉方便度化众生,而且是尽未来际没有休息的。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一个菩萨能够长时间的度化众生,他的心一定要安住在无所得的平等心;一个人感情太重,他度化众生好坏的心太强烈,他一定会产生很大的挫折感,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注意。我们经常看到经典上,赞叹菩萨没有休息,其实他不是勉强,是任运的,因为他内心平等,所以他就能够不断的做下去。

九、由生差别,生如来家故。这个生就是安住。小乘的空观不能安住在真如、真如家,小乘的空是心外求法,他的空是安住在心外的一个法上,他那个空是一个法。大乘的空是安住在内心,叫做现前一念心性、叫真如。所以佛陀在经典上说:小乘他不是真佛子,叫外子,只有菩萨才是真佛子。因为他没有生如来家,没有安住在真如的家。

十、由受生差别,常于诸佛大集会中摄受生故。这个地方是讲果报。菩萨的受生在因地的时候,他能够在十方诸佛的大集会中,这个大集会是实报庄严土,他能够摄受,莲华化生。你看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只要还没有入无余依涅盘之前,他的果报都是业报身,他不能生到实报庄严土,他只要还没有达到四果之前,甚至于他在有余依涅盘,没有入涅盘之前,他那个老病死的身躯是不能够解脱的。菩萨不同,因为长时间福德、智慧资粮的加持,他生在大集会中实报庄严土。

十一、由果差别,十力、无畏、不共佛法,无量功德果成满故。这个地方讲他受用的果,前面是讲自受用的果。菩萨的一念空性,具足了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无量的功德成就。不像小乘的空,是空空荡荡的一个素法身,什么都没有;它有万德庄严的:这是有差别的。

佛陀在《法华经》上说:生死凡夫就像一个乞丐,在三界流转,你作不了主,你自己也不能生产事业、也没有资产。没有资产怎么办呢?向人家乞求,完全靠你因缘的业力。因缘好,讨一顿饭吃;因缘不好,这一顿饭就饿肚子。

就是我们生死凡夫,流转三界中,内心没有一个依止处,随业流转,就像乞丐。小乘的圣人好一点,叫做大富长者家中的清洁工人,他能够除粪,把厕所扫得很干净,把三界的爱烦恼、见烦恼消灭了,还得到这个大富长者的照顾,有房子住、有正常饮食的提供,他觉得很满意了。大乘的菩萨,他掌管这个大富长者所有的珍宝,做当家师,准备继承佛位、准备继承大富长者的阶位。所以从这个譬喻就知道,小乘观一切法空跟大乘观一切法空,他的万德庄严是有差别的。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清楚。

我们应该这样说,成佛之道的确有两个选择,这两个都是佛说。你可以先享受后痛苦,先甘后苦──先离开三界,反正小乘的方法很快,六生、或者是四生、或者六十小劫;但是你要是用小乘的方法修学,后面的路你就很难走下去,所以叫做先甘后苦。所以小乘一旦回小向大,他要适应大乘中道思想,就很困难、很难适应的。大乘菩萨前半段很难走,因为你要一个生死凡夫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对凡夫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要求。但是这个菩萨,从刚开始的摇摇晃晃不断的调整,等到他正常以后,他后面的路就走得很快,初地以后那个船开得很快。看你是要选择哪一条路!

有人把众生分成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这种人永远活在过去,他没有现在、未来,这种人叫下等人。你看一般的工人,他内心当中,他以前做什么,他现在就做什么,他一天过一天不思进取,活在过去。第二种人是中等人,他活在过去、也活在现在,这种人一般来说都是做中阶的干部。他有过去的经验,但是他也随时不断的调整自己,作状况的处理,就是他活在过去、也活在现在。

上等人是活在过去、又活在现在、又活在未来,他未来有理想目标:我现在做得不够好,但是我未来有一个理想,我绝不放弃。这种人大部分都是做老板,老板都是活在未来。(呵──)你看老板一天到晚在工厂现场走来走去,这公司没有希望。一个老板要想想这公司未来要怎么办?十年后要怎么经营?所以你要走大乘路线,你实在要有一点目标才走得下去,否则你看到三界的痛苦,你就会害怕。当然你也可以不要害怕,你求生净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到这个地方,是把大乘空观的庄严殊胜,跟小乘单纯的空观作一个比较,勉励我们应该要坚持这一条路,不要退大取小。

丁二、颂(分二:戊一自颂前义;戊二引余颂证)

戊一、自颂前义(分二:己一四寻思;己二四如实智)

己一、四寻思

前面的丁一是长行,这个地方偈颂。偈颂有两段:第一个自颂前义,这是无着菩萨自己做的偈颂;后面第二段是引余颂证,引用其他的经论。先看自颂前义:第一个四寻思,第二个四如实智。先看四寻思:

此中有二颂:

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

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

我们刚开始修四寻思的时候,就观这个名──心中的思想,由这个思想产生了种种的义相,这两个是互为客,这个互为客,客人当然是不决定,主人是决定的。就是你的思想影响外在的作用,外在的作用又会牵动你的思想,这两个相互作用,但这两个都是其性,它的体性都不决定,这应该要想一想,都是你的心变现的。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于二就是自性跟差别,这两个你也应该推论,都是你心中的思量所假立的。所以四寻思的意思是先破名跟义,然后自性差别自然消失掉。

己二、四如实智

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

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

真实的智慧──这个遍计本空的智慧现前的时候,我们观察外境的这些差别作用是没有体性的,这个是破所取相。义被破了以后,能分别的名、自性、差别也可以破除。为什么破除呢,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因为彼义相不存在,能分别的名、自性、差别也不存在,这样子就悟入了唯识三自性的道理。这个偈颂,等于是先破外境的所取相,再破能取相,这个前面说过了,这只是一个复习。

戊二、引余颂证(分二:己一教授二颂;己二别五现观伽陀)

己一、教授二颂(分二:庚一现观边;庚二真现观)

庚一、现观边(分二:辛一先遣义想观唯自心;辛二印空所取能取亦无)

辛一、先遣义想观唯自心

这当中有两段:教授二颂、别五现观伽陀。二颂当中先看现观。现观当中先看第一段,先遣义想观唯自心:

复有教授二颂,如《分别瑜伽论》说:

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

义相既灭除,审观唯自想。

一个菩萨在禅定的寂静心中,观影这个影是外境的影相,看这个是好人是坏人、是得是失,你应该思惟:其实是你心中的联想。这条绳子,你看它是蛇,你就产生害怕,它就扮演蛇的角色;你观察它是蚯蚓,你内心就产生慈悲心:所以它是你自己定义的,观影唯是心。你知道外境的体性是不决定的,你能观的心──心中的联想也慢慢消除,内心就安住在无分别智。这个地方是观察外境是无自性。第二个是内心也是无自性:

辛二、印空所取能取亦无

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

庚二、真现观

后触无所得。

为了对治外境的执取,菩萨开始不再向外境追求,安住在内心,他已经知所取非有,知道这个外境的执取是没有意义的,一切法是因缘生嘛,好坏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能取的心这种智慧的观照,也觅之了不可得,最后后触无所得,就入了这个现观。触就是证入,就证入了无所得的平等法界。就是先对治外境的执取,再舍离能观的智慧,这个时候能、所双亡,唯是一心,入平等法界,就证得无所得的真如。这个地方是把前面资粮位、加行位的修学到见道位的过程,再作一个重颂。

这个止观,是一个心地法门,就是要经常的要观照自己。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你去看一个修行人,如果他自己不想改变,你怎么讲都没有用。一个人要颠倒,佛菩萨来也是没有用。所以你不修止观,你不想修观照力,那你的生命就不会改变。你三十年前是什么样的心态、你是什么样的命运,你现在也是什么命运,顶多你修一点福报而已。一个人要改变,是什么要改变?就是他本身有在观照。你做错了,别人点你一下,有观照的人,马上能够自己觉悟,然后改过。

所以所有的改变,都是在于自己的觉悟,别人只是点一下。为什么有些人别人只是点一下,他就能改变?有些人点了半天,也没有改变?因为他内心没有观照力。所以你看菩萨劝谏,讲三次就好了,讲多了也没用,徒增烦恼、结恶缘而已。所以你一定要自己去观照,别人讲的话你才听得进去。临命终的时候,你说我颠倒了,我可能去执着某一个人跟事;但是为什么有些人被临终关怀时,讲几句话,诶,他就醒过来了?有些人颠倒,你怎么讲都没有用?因为他内心的执取非常坚固,你怎么讲都没有用。

所以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个情况──你自己想改变。你自己不想改变,谁也不能让你改变,释迦牟尼佛也不能让你改变,因为你活在妄想当中,谁也没有办法,你要往火坑跳,谁也没办法。我们下一堂课马上讲到菩萨广修六波罗蜜,成就广大的福德资粮,你看菩萨修善、成就功德之前,先产生内心的观照。你自己要有反省的力量,否则你这个菩萨道资粮力一修下去,谁也不能改变你,这个地方错就一直错下去。

所以你看菩萨修六度之前,先成就观照力,然后再产生行动力。就是你有这个观照,你在行动的时候,你随时可以微调一下。一个有观照力的人,起码今生不会有重大的过错,会有过错,但不会有重大的过错。一个人今生会产生重大的罪业,一定是没有修观照力,因为这个罪业不可能马上产生,所有重大的罪业都是点点滴滴的,今天做一点,没事;明天再做一点,也没事;愈做愈大胆,然后罪业愈造愈大、愈造愈大。为什么他这个罪业在生命当中能够连续那么久呢?我相信一定很多人点过他,但是有什么用!他自己不观照,谁点你也没有用。

所以说,你内心当中有真实在观照,我们不敢说你没有过错,但是你起码不会有重大的过错,因为你有小过错就可以调整过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真实的行六波罗蜜行动之前,菩萨要先修观照,有了目标以后再修观照,然后再采取行动,是这个次第。这个地方大家要想一想它的差别。好,我们讲到这里。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上课提到大乘菩萨的修法,是先修戒、再修慧、修禅定。请问想修大乘的行者是否应先修戒、后修解门、再修行门?

【师父答疑】:这个解门跟行门,你不可以这样分开来。因为你都不行门、不拜佛,你心静不下来,你解门也读不下去。所以我不同意把解门跟行门切开。这段时间完全解门、这段时间完全行门,其实这样的分法是不对的。你可以不成就禅定,但是你要成就寂静的力量。如果你没有行门,完全看书,我看你身体也受不了,没多久就高血压。(哈──)因为看书都是分别。因为行门它是安定,你拜佛、持咒都是无分别,安定,而且这当中有佛力的加被,你念佛,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念〈大悲咒〉,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这些都可以灭罪。一个人如果不从行门上作忏除罪障、积集资粮,你修习解门,你身体的病痛障碍特别多。你光是自己的障碍就冲不过去,不要说度化众生!

所以我觉得解行不能分开,解行是不能切割的。禅定跟智慧是可以有次第,我们刚开始偏重智慧,这是对的。因为你没有智慧,遇到禅定你就迷惑,它的诱惑力太大。但是你虽然修智慧,你这个智慧也要有一点寂静的力量,就是行门的定课。我再强调行门的定课不是寂静而已,如果只是寂静,那跟外道差不多,这当中有不可思议的三宝加持力,你在拜佛、念佛的时候,有三宝灭除罪障、增加福报的力量,那是我们所有佛弟子的根本,就是归依。如果你对念佛、持咒产生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你都不相信,那你连三归依都不如、你连佛弟子都不是。佛法是重智慧,但是它这个智慧刚开始是带一点宗教情操,就是对三宝的归依,你相信三宝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

所以我认为行门跟解门是不能分开的,而且初学者行门的时间要多于解门的时间。你妄想那么重,你听佛法也听不懂。其实佛法是这样,我自己读佛学院读了三年半,佛法跟读世间的学问不同。读世间的学问,你读科学,你一本书要读到通。佛法你读一句算一句。你说我这一堂课都昏沉,突然醒过来听到一句,诶,不错。明天要是打瞌睡,醒来又听到一句,也不错。诶,这个点点滴滴的累积,听十年下来你也开悟了。(呵──)为什么开悟呢?因为我打妄想、昏沉、掉举的时候,我总有空档,我不可能一天到晚打妄想,总有空档。(哈──)这个佛法就在空档的时候渗进去。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佛法的善根不可思议,你只要让它渗进去,它就永远不会出来,这个三宝的力量不可思议,叫金刚种子。只要你在妄想的空隙有佛法的力量进去,就不可思议,它就慢慢增长,你就会慢慢觉得:诶,我这样做是不对的。

所以我刚刚讲:一个人要改变,一定要自己觉悟──诶,我昨天这样做是不对,我应该要调整一下自己。诶,你就慢慢进步。为什么进步呢?就是那个观照力慢慢现前。为什么观照力现前呢?你就是打瞌睡醒过来的时候,听到这几句话。所以修学佛法不要太急躁,好象一定要每一堂课都听得懂。我今天听两句、明天听三句,点点滴滴,不思议心,不思议变,佛法的善根不可思议,它永远不会退失。所以说刚开始,先拜佛、修忏、修习福报,但是行门可以比解门稍微多一点,这两个都需要。

0:00 / 0:00
摄大乘论1
摄大乘论2
摄大乘论3
摄大乘论4
摄大乘论5
摄大乘论6
摄大乘论7
摄大乘论8
摄大乘论9
摄大乘论10
摄大乘论11
摄大乘论12
摄大乘论13
摄大乘论14
摄大乘论15
摄大乘论16
摄大乘论17
摄大乘论18
摄大乘论19
摄大乘论20
摄大乘论21
摄大乘论22
摄大乘论23
摄大乘论24
摄大乘论25
摄大乘论26
摄大乘论27
摄大乘论28
摄大乘论29
摄大乘论30
摄大乘论31
摄大乘论32
摄大乘论33
摄大乘论34
摄大乘论35
摄大乘论36
摄大乘论37
摄大乘论38
摄大乘论39
摄大乘论40
摄大乘论41
摄大乘论42
摄大乘论43
摄大乘论44
摄大乘论45
摄大乘论46
摄大乘论47
摄大乘论48
摄大乘论49
摄大乘论50
摄大乘论51
摄大乘论52
摄大乘论53
摄大乘论54
摄大乘论55
摄大乘论56
摄大乘论57
摄大乘论58
摄大乘论59
摄大乘论60
摄大乘论61
摄大乘论62
摄大乘论63
摄大乘论64
摄大乘论65
摄大乘论66
摄大乘论67
摄大乘论68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一切法的生因有内种跟外种

这个就是讲到种子有两种因:一个是生因,生起的生,它...

机深教浅,效果适得其反

疏文:增结者,《净名经》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发露...

【推荐】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么

问: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运那他改的是什么? 净界法师...

「相随心转」要如何转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

大安法师:万法唯心

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七岁,他看到佛钵就很高兴啊,他就过...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

先找到根本,才有资格修学

我们看现瑞许说: 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

【佛教词典】非得差别

【非得差别】 p0714   俱舍论四卷十八页云:非得、如...

【佛教词典】法施设建立

【法施设建立】 p0763   此声明处六相之一。瑜伽十五...

莲池大师法语开示

卍 生死事大。 卍 吾但知念佛,无他术也。 卍 龙树于...

灾难的启示与佛教的无常观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

荣辱不惊的老子

过去的圣人多生于乱世,所以,他们会成为圣人。比如老...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问: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慧律法师答: 癌症的起因目...

随各人施心大小,所感得饭菜不同

外在六尘是讲依报的环境。看六尘这当中有六段:色、声...

究竟坚固的「首楞严」

首楞严经,意思就是说此经所讲的道理,就是究竟坚固。...

传印长老:号召全国佛教界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热心公益

编者按: 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于2011年7月在...

坦诚地面对一切人,才不会心有挂碍

很多人不能安心修道,根本原因在于对解脱的信念不够强...

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

摄受十方一切有情不思议净土

此前六讲给大家介绍了一共有九种的净土视野,种类。若...

两个和尚

有二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周安士《欲海回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