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净界法师  2023/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十六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六页。

寅二、等引地(分二:卯一总辨色无色界初生位;卯二 别显无色界生已位)

卯一、总辨色无色界初生位(分三:辰一辨由染生;辰二辨染所摄;辰三结种子体)

辰一、辨由染生

我们前面讲到生命的转变,是约着欲界的众生;这以下是约着色界、无色界禅定的众生,来说明这个生命的转变。这当中分两科:一、总辨色无色界初生位;二、别显无色界生已位。先说明色界、无色界出生的状态,这当中分成三科:一、辨由染生;二、辨染所摄;三、结种子体。先看第一科辨由染生,说这个色界、无色界的果报体,事实上是由染污的心识所生的,看论文:

若从此没,于等引地正受生时,由非等引染污意识,结生相续。

假设一个人从欲界死亡,这个欲界众生虽然是欲界的果报体,但他经常的修习禅定,由这个禅定业力的资持,他来生投生到等引地──色界、无色界的果报,从一个欲界散乱的心识,而转成色界、无色界一个禅定的心识,它是怎么转变呢?由非等引染污意识,结生相续。除了求生净土以外,一般人的死亡都是要经过中阴身,在中阴身的时候,它是一种非等引的染污意识。非等引就是说,他毕竟是一个欲界的众生,所以这个时候,他生起的爱取,是一个散乱心的爱取。

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散乱心的爱取?在《成唯识论》当中讲到:即使你是一个成就禅定的众生,你死亡的时候,你不能在禅定中死亡,不可以!你一定要从禅定出来,进入到一个乱心位,在散乱的阶段才能死亡。不要说是一个凡夫,就算是一个成就四禅八定的阿罗汉,你死亡之前,你可以入三禅、二禅、一禅,但是你最后一定要从初禅出来,进入到欲界的散乱阶段才能死亡,因为禅定的时候不能死亡。所以即使你成就了禅定,但是你死亡的时候,这个中阴身是非等引的染污意识,它是散乱心相应的。这个时候,在散乱心的染污意识的爱取滋润之下,第六意识消失,下一剎那产生第八识的和合识,然后再产生一个结生相续,一个新生命的开始。当然色界、无色界,没有所谓的胞胎,他是化身。

辰二、辨染所摄

此非等引染污之心,彼地所摄。

他在临终中阴身即将死亡的时候,去刺激阿赖耶识投胎的那个染污心,是彼地所摄,虽然非等引是散乱,但是它的性质是色界、无色界相应的。我们作一个说明:我们前面也说过,你来生能够到哪一个果报,业力是一部分,临终的正念才是一个最重要的主导作用。一个人能投生到色界,除了平常经常打坐、累积禅定的善业以外,他临终的中阴身所引生的染污意识,那个爱取的心,一定是爱着色界、无色界的三昧乐。他对于色界、无色界的果报体,充满了希望、充满期待,而心中是厌恶世间有漏的五欲果报,一定是有这种心情才有办法投胎的,才有办法把这个禅定的善业,滋润而转成一个强大的业力。所以说,虽然它是非等引的染污之心、是散乱的染污心,但是它的体性是跟色界、无色界相应的,他是爱着禅定,厌恶世间粗重的五欲,那这个地方就有一个问题:

辰三、结种子体

离异熟识,余种子体,定不可得。

他是一个欲界众生,怎么能够在临终的时候,生起色界、无色界的染污意识呢?这个种子体,如果离开第八识,就不可得。这句话怎么说呢?小乘的学者,他一直认为不需要第八识,生命就能够相续。这个生命的相续,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心念要相续。你说你不用安立第八识,那你这个念头怎么相续呢?你怎么把前一念的功能传递给下一念呢?说你念佛:诶,你刚出家的时候,念佛的功力跟现在不同,那你怎么说这几年来修持的力量能够不断累积呢?

小乘的学者说:那很简单,前念转给后念,这个前念要消失之前,赶快把这个功能传给下一念,第二念再传给第三念,这样子善恶的功能就能够相续下去了。但是这个地方有问题:因为我们在欲界的时候,不管是起善念、恶念都有中断,你造善的时候,不可能永远造善,偶尔也会起恶念,会打妄想、起烦恼!一个再恶的众生,他不可能永远起恶念,他有时候也起善念。他临终的时候,怎么知道一定会生起一个色界、无色界的爱取呢?这个爱取的功能从哪里来的?假设没有阿赖耶识,这个人身的种子就不可得,那就变成要靠运气了。

所以,合理的解释就是说:离开了第六意识的造作,它的背后有一个不造业的阿赖耶识,它把你今生所起的善恶念全部收集起来,等到临命终的时候,看哪一个心念强,就表现出来。所以说,假设你说是前念引生后念,而这个善恶念都有中断,那欲界的众生要投生到色界的时候,那是一个很大的心识转变,从一个欲界的散乱心,要转成一个色界的禅定心,那临终的时候,他好乐色界的心情,这个种子的自体,是怎么生起的?因为他禅定的心被中断了。所以说,离开阿赖耶识,能生起这个色界心情的种子,是不可得的,就这个意思。好,我们再看下一段:

卯二、别显无色界生已位(分二:辰一约染善心难;辰二约出世心难)

辰一、约染善心难

这个地方是约着无色界,前面是总说色界、无色界。无色界它有特别的情况,因为它没有业果色,所以他的心灵活动,又占了更重要的角色。这当中分成两段:一、约染善心难;二、约出世心难。首先约着染污的善心,染污当然是有所得,但是他那个禅定的心,毕竟是能够招感安乐果报的善心。我们看论文:

复次,生无色界,若离一切种子异熟识,染污善心应无种子,染污善心应无依持。

假设有一个人,他前生是一个欲界,来生就变成无色界,这样的心情转变太大了!欲界是一个有男女欲望、饮食欲望、睡眠欲望的心情;他到了无色界以后,这种欲望都消失了,他有事没事就希望入禅定,享受清净的三昧乐。从一个欲界的心情转成一个无色界的心情,假设没有阿赖耶识这个一切种子的异熟识,这种染污禅定的善心,就没有生起的因缘,而且染污善心的现行就没有一个依止处了。就是说,他前生是欲界,今生变成无色界,假设前念转给后念,你就这么刚好,转到最后临终的时候,刚好转到这个无色界!那这样子就不合道理了。

比如说,我们看文昌帝君的故事。文昌帝君他十七世做一个读书人,苦读圣贤之书,久修圣贤之道。在十七世的阶段当中,他内心的状态是知书达礼,是善良的心识,后来到第十八世的时候,就出了状况。所以这个世间法是无常的,这生命是水流,它有时候碰到石头,有时候很顺畅。他到第十八世的时候,碰到了大石头,他因为投生为汉高祖、戚夫人的儿子,因为权利斗争,被吕后所杀。他被吕后杀死的时候,他就是赵王如意,他非常不甘心,他起了邪念:我一定要变成毒蛇来报仇。结果就变成大蟒蛇。变成大蟒蛇的时候,他的心情有所不同,那是一个愚痴的、高慢的、狂妄的心情,到处去伤害鸡、鸭、鱼等畜。

这个时候,我们从缘起法来判断:他前十七世是这么善良的心情,第十八世怎么会出现一个蟒蛇的心情呢?如果说是前念传递给后念,那他十七世传的都是善念,怎么传到第十八世变成恶念了呢?所以说,你只有靠第六意识是不能足以解释的。应该说:有一个大仓库,他以前曾经有恶念的种子,因为他发了邪愿,把他恶念的种子刺激、成熟;那他那个善心呢,他前十七世的善心也没有消失掉,现在变成种子位隐藏,是这样子的。

就说你今生修行,你发心修习戒定慧,或者你在家、或者你出家,就算你今生没有往生,今生失败了,但是你今生点点滴滴的功能,没有消失掉。比如说,你今生六十分是往生,你考五十八分,唉呀,真可惜!没有考上;但是你来生再来的时候,修行会比一般人轻松:就是这五十八分没有失掉,只是它变成一种潜伏的状态。那你来生的时候,你就觉得:诶,为什么持这条戒,别人很困难,我很简单?我在念佛的时候一下就进入状态?所以说,生命是累积性的,而累积的状态,有时候起现行,有时候是种子位,而这些都必须要靠阿赖耶识生灭门的一个根源,才能够建立生命的相续。所以离开了一切种子异熟识,这种禅定的善心,没有生起的因素;这些禅定的善心,没有生起现行的依止,不可能有这样的一个转变。

辰二、约出世心难(分二:巳一依前三无色辨;巳二依非想非非想处辨)

巳一、依前三无色辨

前面是约着有漏的禅定的善心,这个地方是约着无漏的智慧来问难。这当中分两科:一、依前三无色辨;二、依非想非非想处辨。在无色界的四空定当中,它分成两类:第一个是约着前三的

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

来说明,第二个是单单约着非想非非想处来说明。先约着[前三]的无色界来说明:

又即于彼,若出世心正现在前,余世间心皆灭尽故,尔时便应灭离彼趣。

无色界的众生跟我们不同,我们欲界众生有果报体的障碍,但是无色界的众生没有业果色。假设一个三果的圣人,他生到了无色界,在这禅定当中,修习四念处的无常、无我的智慧会现前,这个时候,他这些有漏的有所得心都消失了,光明跟黑暗不能共存,清净心跟染污心是不能同时存在的,所以他清净心现前的时候,就应该赶快进入涅盘!假设没有第八识的话,他的心情已经变成一个清净的心、出世的心了,那他应该要赶快进入涅盘!但是他还是一个无色界的众生。

这个地方是说:虽然第六意识的变化很大,但是我们生命主要的决定因素是第八识。当第八识这一期的果报是人的时候,就算你已经成就了阿罗汉出世的心情,在你今生的果报还没有受完之前,你的果报体还是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因为有阿赖耶识,就是阿赖耶识的业力还没有释放完毕。所以这个地方说:假设没有阿赖耶识,这个无色界的出世心──我空的智慧现前的时候,他应该要赶快的灭离彼趣,远离这个无色界的果报而趣向涅盘,但事实上他没有办法进入涅盘,因为他还有剩余的业力要受完。

巳二、依非想非非想处辨(分二:午一离二趣灭离 ;午二难非所依处)

午一、离二趣灭离

这当中分成两段:一、离二趣灭离;二、难非所依处。看离二趣灭离:

若生非想非非想处、无所有处,出世间心现在前时,即应二趣,悉皆灭离。

假设一个人生到非想非非想处,这个非想非非想处的禅定太深,古德说为三昧酒所醉,所以他的内心极度暗钝,不能够在这个地方起观。所以这个时候,他要入于下一界的无所有处定,在无所有处定当中,生起一个出世的智慧──无常、无我的智慧,这个时候,他的果报体是非想非非想处,但是他入的是无所有处定,但是他生起的心是出世心。如果说没有阿赖耶识,他应该二趣悉皆灭离,非想非非想处跟无所有处都应该灭离,因为他这个时候的心是出世的心,是无漏的心,是无所得相应的。这以下提出一个总结,这是不合道理的。

午二、难非所依趣

此出世识,不以非想非非想处为所依趣,亦不应以无有处为所依趣,亦非涅盘为所依趣。

因为这个无所得相应的清净心,它不能以非想非非想处为所依处,不可以!因为非想非非想处这个果报是有所得的,是杂染性的;他也不能依无所有处,因为这个也是杂染性;当然也不能依涅盘,因为这个出世的心,这个时候还是因地,还是一个生灭法,它有时候现前,有时候不现前,而涅盘是不生不灭的,不能有生灭相,它是一条直线的,不能有断续的。这样子的话,问:一个圣人入了出世心,这个时候,这个出世心还是一个有为法、还没有成功的时候,他不以欲界果报为依止处,也不以涅盘为依止处,那他依止谁呢?就是依止阿赖耶识,暂时由阿赖耶识来保存。

我们修行,在本论当中它的思考,它一直要你住在阿赖耶识来思考。为什么呢?当然,你能够入真如门那是最好的,有时候我们从真如门出来,面对这个有为的对立法,这个阿赖耶识是一个重要的思考。你一个人不住在阿赖耶识,你就会在果报中打转,你会被一时的感受(快乐、痛苦)、一时的思想这种情绪所干扰。你经常住在阿赖耶识,你就知道: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

在阿赖耶识当中,有很多杂染的业力,我必须消除;有很多清净的功德,我必须建立。因为有这样的思考,你就会[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对于这个果报──阿赖耶识释放果报的时候,你不要太在意。当然果报的刺激也不能太严重,基本上吃、穿、住的所需足够以后,所有的果报体,佛法的意思:我们在面对果报的时候,要把那种感受降到最低;但是因地你要很小心,你每一件事情要做之前,要非常精准的思考,菩萨畏因,因为你的每一个因地的造作,都会保存到阿赖耶识,对你临终的正念都有主导的影响。

所以说,你经常依止阿赖耶识来思考事情,你会对今生的果报放弃,我们可以这样讲:你不放弃今生,就没有来生,可以这样讲。你花了很多的精神体力去经营今生,你的来生不可能庄严,你要追求果报,你一定会放弃因地,这两个在菩萨修行的时候,不能两全。你要追求果报,你就要花很多精神体力,在眼前的果报里面去努力;你要追求来生,你一定要注意你的因地:什么事情对你来生会有帮助?所以说,生命就是一个抉择,你要追求来生,肯定要放弃今生;你觉得今生很重要,你就要牺牲来生,就是这样子。你能够生起这样的思考,就是观察阿赖耶识,你要依止阿赖耶识而住。前面所说的,都是约着生命存在的时候,来说明阿赖耶识的一个角色;这以下说明死亡的时候:

子二、约死位辨

又将没时,造善造恶,或下或上,所依渐冷。若不信有阿赖耶识,皆不得成。

这个地方是约着死亡的时候。一个人即将死亡的时候,我们所造的善业、恶业都会表现出来。假设是善业起现行,这个善业是轻飘的,所以这个温度是从脚下开始冷起;如果是恶业起现行,这个恶业是粗重的,你的温度是从头部开始冷起。为什么会有这种状态呢?就是因为寿、暖、识相依持,就是你这个业力跟温度是被心识所依持。假设你不信有阿赖耶识,这个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你死亡的时候,第六意识已经梦觉了,那谁来摄持这个业力、谁来摄持这个温度呢?只好说是阿赖耶识。如果没有阿赖耶识,不可能有温度的变化,不可能!这个地方是约着死亡的时候,来说明阿赖耶识的一个角色。最后作一个总结:

癸三、结

是故,若离一切种子异熟识者,此生杂染,亦不得成。

所以我们在观察这个果报的时候,假设你不观察到阿赖耶识,这个有漏果报的相续就不能成立了,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是在生命刚开始的投胎,是靠阿赖耶识投胎;成就生命以后,也是靠阿赖耶识来执受;死亡的时候,也是由阿赖耶识带着我们的业力离开这个生命去投胎的。所以在整个果报的生命相续当中,阿赖耶识是非常重要的。

辛二、辨二清净(分二:壬一世间清净,壬二出世清净)

壬一、世间清净(分三:癸一问;癸二答;癸三结)

癸一、问

前面的三杂染是讲到杂染的因果,这以下是讲到清净的因果。清净的因果有两段:第一个是世间的清净,第二个是出世间的清净。世间的清净是招感世间暂时的安乐,出世间的清净是成就涅盘究竟的安乐。先看世间清净,这当中有三段:一、问;二、答;三、结。先看问:

云何世间清净不成?

世间的清净,就是我们依止这个有所得的心,所创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种善业力。假设没有阿赖耶识,这样的善业力不能成立,这种清净的缘起不能成立的。先提出一个问,以下回答:

癸二、答(分三:子一举事;子二申难;子三释例)

子一、举事

这当中分成三段:一、举事;二、申难;三、释例。先举事,举出一个事项说明:

谓未离欲缠贪、未得色缠心者,即以欲缠善心,为离欲缠贪故,勤修加行。

假设有一个人,他心中还不能放弃世间五欲的贪着,还是一个欲界的心情,他还没有生起色界禅定相应的心情,就是说他心中目前的状态,对五欲还是有所爱乐的心,这个色界的心还没有生起。但是这个人很难得,他想进步,这怎么办呢?他要进步,他一定要借假修真,他一定是依止现前带有欲望的心,要依止这个带有欲望的心,他为了要离开这个欲望,而勤修止观的加行,他的起点就是由一个欲望的心开始修行,修习止观。这个地方主要是修习观,观察这个欲界的果报,是不净、苦、无常、无我的;观察这个色界的禅定是清净美妙的:这个时候,厌恶欲界、好乐色界,不断的这样修习止观,这个时候,他的心情有变化了。好,我们看申难:

子二、申难(分二:丑一约界地难;丑二约过现难)

丑一、约界地难

申难当中分两段:一、约界地难;二、约过现难。约界地难:

此欲缠加行心,与色缠心,不俱生灭故,非彼所熏。为彼种子,不应道理。

他刚开始的时候,是依止欲界的烦恼来修止观,最后成就了色界的心。问题是:他从欲界的心转成色界的心,怎么转变呢?如果没有阿赖耶识这个仓库,你说由前念来带动后念,欲界的心跟色界的心,它是前后的一个因果关系,[不俱生灭],它不能同时的作用,你今生是依止欲界的心来修加行,来生变成色界的心,这两个是不同时间的前后关系。前后的关系就不能构成熏习,熏习一定要同时同处,这样子,这个欲界的心能够生起色界的心,来当做一个能生的种子,这是不合道理的,因为这个是有前后关系的。

丑二、约过现难

又色缠心,过去多生余心间隔,不应为今定心种子。唯无有故。

一个人的成功,除非这个人非常精进,否则要成就一个比较殊胜的果报,都是要好几生的努力。他能够成就禅定的心,也不是今生的努力而已,他在多生多劫当中,都是累积很多禅定的种子。假设这个种子不是保存在阿赖耶识,而是保存在第六意识,靠着前念传给后念,那这个地方就有问题。因为过去多生余心所间隔,生生世世流转,他有时候可能因为某一个罪业,到三恶道去了,那这种禅定的心被很多因素所中断,不能够生起禅定的种子。为什么呢?唯无有故,因为现在已经不存在,中间的间断太多了。这以下[释例]:

子三、释例(分二:丑一释;丑二例)

丑一释

先解释正义,再作一个比况。

是故,成就色缠定心,一切种子异熟果识,辗转传来,为今因缘;加行善心,为增上缘。

真实的道理应该是说:这个人能够成就禅定的功德,[一切种子异熟识,辗转传来,为今亲因缘]。他多生多劫当中,点点滴滴的这个禅定的善业,多生多劫可能经过地狱、饿鬼,但是他的功能没有失掉,一生一生的累积,到现在业力终于成熟了,这个业力是亲因缘;他平常修习止观,这个[观]临终的时候,对禅定的果报生起好乐是[增上缘],因为这样好乐的心情,去滋润他禅定的心,最后在禅定得果报,这样才是合乎道理的。这以下比况:

丑二、例

如是一切离欲地中,如应当知。

这种道理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就是在一切的离欲地当中,你要从初禅变成二禅,也是这个道理。你首先要先修习二禅的善业力,然后临终的时候,必须对二禅的果报生起好乐、对初禅的果报生起厌离,这个道理都是这样子的。最后作总结:

癸三、结

如是世间清净,若离一切种子异熟识,理不得成。

这种善业力跟正念力的相互作用,都必须有一个仓库,所谓的一切种子异熟识,才能够使这个果报累积,乃至于表现出来。就是说,一个果报的产生,除了善业力,还有临终的正念力。你说这个正念力,可以由第六意识来主导;但是这个善业力,这个多生多劫,一定要阿赖耶识来保存。为什么不能靠第六意识?因为第六意识它做的事情很多,它有时候修禅定、有时候去做一些有的没有的,它这个善心被中断了,虽然中断,但是它的功能被保存下来,这个保存功能就必须靠阿赖耶识。所以没有阿赖耶识的话,我们的生命就变成不决定了。这个地方是说明,你要成就色界的禅定,一定是有禅定的善业力,还有临终的观照力。

壬二、出世清净(分二:癸一问;癸二答)

癸一、问

这当中有两科:一个问,一个答。先看问:

云何出世清净不成?

为什么没有阿赖耶识,出世间的涅盘不能成立?以下回答:

癸二、答(分二:子一出世心;子二灭定识)

子一、出世心(分二:丑一引教正难;丑二广释闻熏习)

丑一、引教正难(分三:寅一引教;寅二正难;寅三结过)

寅一、引教

回答当中分两段:一、出世心;二、灭定识。先看出世心,这当中分成两段:一、引教正难;二、广释闻熏习。引教正难当中分成三段:一、引教;二、正难;三、结过。先引教,先引用圣教量:

谓世尊说:依他言音,及内各别如理作意,由此为因,正见得生。

我们都知道,出世间的功德,最重要的就是智慧。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是没有方向性的,它只是一个善业力,它可能会在人天得果报,也可能会到净土得果报,也可能趋向涅盘;而这个善业力的主导性就是正见,一个清净不颠倒的智慧观照。从有漏世间的果报要转成出世间的功德,这样一个清净的正见是怎么产生的呢?在圣教量,佛陀很明确的说明,有两个因素:第一个,依他言音:你必须要依止诸佛菩萨、历代祖师所开示的法语,就是你要有闻慧。听闻这样的法以后,第二个,及内各别如理作意:你必须把这个法当中的义理,在心中如理的思惟观察,一次又一次的去消化这个文字,而转成你心中的智慧,透过闻思的智慧相续的作用,你最后的功德,清净的正见才能够生起。所以你这个智慧,它是有传承的,不是说你两个眼睛一闭,就能够想出来的,它是依他法音,依止这个法音的道理再思惟的。

寅二、正难(分二:卯一依如理作意相续心难;卯二依出世心难) 卯一、依如理作意相应心难(分三:辰一设征;辰二出过;辰三申难)

辰一、设征

正难当中分成两段:一、依如理作意相续心难;二、依出世心难。先说明如理作意相应心难,如理作意是一个因地的修行,这当中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的设征:

此他言音、如理作意,为熏耳识?为熏意识?为二俱熏?

我们一个功德的成就,必须要相续,不是说你修行五分钟、十分钟就能够成功的。我听闻法音以后,再如理作意,这个闻、思的智慧如何相续呢?好,你说是靠耳识,是靠耳朵来听,靠第六意识来思惟:是耳识熏习?或者意识熏习?或两个都熏习?提出这个问。

辰二、出过

若于彼法如理思惟,尔时耳识且不得起,意识亦为种种散动余识所间。

这个地方,耳识跟第六意识,都不能扮演摄受这种善功能的角色。为什么呢?因为第六意识在如理思惟的时候,这个是独头意识,前五识不能活动,所以你耳识不能起现行。就算第六意识,你有时候修止观,有时候做一些世间的善法,所以这个第六意识,也是被这个善法的扰动所间断,不能相续。所以它们两个都不能扮演摄持清净善法的功能。

辰三、申难

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灭过去,定无有体。云何复为种子,能生后时如理作意相应之心?

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说,你在如理作意开始思惟法义的时候,跟过去听闻法义的时候,这两个的相互作用,是有前后差距的。也就是说,你可能去年听到某一个法,那个时候你没有很特殊的感觉;但是这个法不管你有没有感觉,这个法进入到你的阿赖耶识这个仓库保存下来,等待你以后备用。两年后,你遇到一个障碍,这个时候,突然间这个法的力量生起来了,引导着你在所有障碍当中突破过去。这个时候,假设没有第八识来做仓库,你这个闻思的智慧是久灭过去,那是以前闻思的,怎么能够生起后来如理作意的相应之心呢?你听闻的时候,跟你如理作意的时候,在表现出来时候,有前后的距离,如果没有阿赖耶识,怎么能够保存呢?这个地方就会有问题。

就是说,如果我们修人天的善法,甚至于你修小乘的教法,会发觉你马上可以用得到,因为它本身对生命没有全盘的了解,它只是告诉你如何破除眼前的障碍;但是大乘佛法是把全盘的染净因果告诉你,有的法你马上用得到,有的法你可能不是马上用得到。但是你到了净土以后,诶,突然间你有个智慧现前,那可能是你在某一生当中,听到某一部经、某一部论所得到的收获。所以你在栽培善根,跟善根起现行的时候,是有中间的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如果没有阿赖耶识是不能成立的。

卯二、依出世心难(分二:辰一出过;辰二申难)

辰一、出过

又此如理作意相应,是世间心;彼正见相应,是出世心,曾未有时俱生俱灭。

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思惟法义、听闻法义,心中还是夹带着凡夫的有所得心,都还是有漏,虽然这个善根的本质是无漏,但是我们心情是有漏(法是无漏的,心是有漏),最后的结果变成无漏。就是说,你前面的因地是有漏,后面是无漏,如果说没有阿赖耶识来保存,完全靠第六意识,这个地方就矛盾了:怎么有漏的心会变成无漏的心呢?也就是说,我们在因地的时候,用有漏的心来修无漏的法,这个时候两个都存在,有漏的功德归有漏的善根种子,无漏的妄想归无漏,这是各自独立的,那一定要靠阿赖耶识才有办法成立的。

辰二、申难

是故此心,非彼所熏。为彼种子,不应道理。

所以这个有漏的心不能熏习无漏的正见,既然不被熏习,功能就不能得到传递,它能够生起无漏的正见,没有阿赖耶识是不合道理的。看最后的结过:

寅三、结过

是故出世清净,若离一切种子异熟果识,亦不得成。此中闻熏习,摄受彼种子,不相应故。

所以假设我们没有第八识阿赖耶识,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就圣道,因为我们都是依止有漏的心来修学圣道。如果完全靠第六意识,这个善恶的功能不能明确的区分,这样子无漏的善根就永远不能现前,一定是有这个阿赖耶识。你虽然修学这个法是无漏的,你也打妄想,但是进入到阿赖耶识的时候,你第六意识是错综复杂的,有时候起善心、有时候起恶心,所以第六意识是变化很多的。有时候你很想修行、有时候懈怠放逸,但是不管你第六意识多么的变化,进入到阿赖耶识的时候,它在保存种子的时候,是清楚分明的,它是归类的──无漏的善根归到无漏的种子;净土的善根归入到净土的种子;三恶道的造作,归类到三恶道的种子:这十法界的种子到了仓库的时候,是分得很清楚,就等待你临终的时候,看你生起什么样的念头来滋润它。所以一定要有阿赖耶识,才能够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的相续。这个地方是约着出世间的功德来说明。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我简单的回答几个问题: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摄大乘论》跟《大乘起信论》的修习次第,两论当中的差别如何?又如何汇通?

【师父答疑】:我们今天从大乘的角度来说,修习大乘它是一个广大的菩萨道。简单的说,

菩萨道有两个重点:一、云何应住 二、云何降伏其心

云何应住是讲到根本问题,云何降伏其心是讲到枝末的对治法门。《大乘起信论》比较偏重在真如门,偏重在不生不灭、不洉不净、不增不减离诸对待的不二法门,所以你读《大乘起信论》,很容易会被里面的文字,进入到一种入不思议境。就像智者大师讲观不思议境,智者大师希望我们修行者,尽量有空的时候、静坐的时候,你一天当中最好有一次的机会,放下那种善恶对立,把有所得的心把它放下,进入到一种没有对立的状态──不思议境,这个时候是真如门,这个叫真如三昧。

但是这个不思议境你也不能待太久,待太久会有什么过失呢?《大乘起信论》后面就说:真如三昧,菩萨待太久会有两个过失:第一个不乐众善,你这个善恶对立消失了以后,你对于无量波罗蜜的善法会不生好乐,产生懈怠;第二个忘失大悲,你会忘掉众生有很多的苦恼。所以,你有时候要无住、要生心,这个时候从真如门又回到了阿赖耶识,又看到了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又恢复到十法界的因果,开始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广大行。

所以我们一路走来,看这个本论,它讲到离诸对待的真如门讲得少,但是它是从阿赖耶识的角度,来告诉你如何返妄归真。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大乘起信论》偏重在真如门,这是事实;《摄大乘论》偏重在生灭门,就是你要修广大行。菩萨如何断恶、修善、度众生,那你要看《摄大乘论》,它讲得详细。它只是在培养正见就讲那么详细,你看它后面如何修行,它每一个戒定慧的修行都讲得很详细。但是你经常在生灭门中打转,有时候菩萨也会感到疲惫;这个时候,你可以入不思议境,入真如门。

所以这两个门都很重要。你入了真如门,你会相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对成佛的可能性,会更加的有信心。所以《大乘起信》,虽然是四种信心──佛、法、僧、根本,但是它重点在信根本,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它要你相信你的本来面目,跟诸佛是没有差别的,所以成佛是可以做到的。你经常入真如门的人,你菩萨的戒体会坚固。当然你不能够只有戒体,你要依体起行;当你要开始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时候,那你就要靠《摄大乘论》,它告诉你怎么做。所以这两部论,我个人觉得是相辅相成的,要修真如门,要看《大乘起信论》;要修生灭门,那就要看《摄大乘论》,告诉你怎么做才是如法的。所以这两个,我认为一个是偏重在无住,一个是偏重在生信,这两个法是相辅相成的。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有一个法师对居士开示说:大乘非佛说,念佛无法往生。这群居士有疑惑来请问,身为一个出家人要如何回答,才不会犯到说四众过?

【师父答疑】:我们身为一个法师,当然是以法为师,以法师人。如果这个法师有这样的邪见,我觉得我们应该开显正义,你应该告诉他说:这种思想是错的!在经论当中,历代传承的祖师当中,智者大师、蕅益大师、印光大师是怎么说的。我们不要看现代人是怎么说的,现代人完全是依止他的妄想在说事情。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就看你愿意相信谁,这是重点。

就是说,你的知见主导你的修行,当然你不能押错宝(哈──)。你相信这个世间人说的大乘非佛说,你相信他,但是你要承当你相信的所有果报,如果你相信他能够带你离苦得乐,那你就相信他。你相信智者大师、蕅益大师能够带你离苦得乐,你就相信智者大师、蕅益大师。他讲出违背祖师传承的话,我觉得应该要把这个正义讲出来,否则这个众生就生生世世受到伤害,但是我们讲的时候是依法,我不对这个法师个人作任何的人身攻击。

佛教界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思想,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提出他的看法,当然他也必须为他的思想负责。就是说他这样讲,那是他个人的事情;但是佛菩萨、历代祖师不是这样讲,我们在法义上要讲出来,但是尽量不要作人身的攻击。他这个人为什么这样讲,我没有任何意见;但是这个说法是错的,这个法是错的。我们就依法不依人,尽量把人跟人之间的我相、人相的对立拿掉,在法上可以辩论;但是人没有必要。

就像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的序当中,有人问他说:《阿弥陀经》已经有很多人作注解,你老人家为什么还要作注解呢?是不是要跟人家争高下?蕅益大师说:我作这个《弥陀要解》,不敢与二翁竞异,但是亦不必与二翁强同。不敢与诸翁竞异就是说,我跟历代的这些善知识对经典的诠释,我个人没有想要争胜负的心情;但是在法义上,每一个人有权利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也不必与诸翁强同,在法上,每一个人会因为不同的思考而得度,譬如横看成岭、纵看成峰,如此而已。

所以身为一个法师,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我同意你可以跟我有不同的看法;但幷不表示你这个人就怎么样,不表示这样。就是说你的依止点是什么?现在佛陀已经不在了,我们也不知道谁说的是对,有些人说大乘非佛说,有些人说大乘是圆满的教法,那就看你愿意相信谁,你要把你的法身慧命交给哪一个善知识,你就跟着他走。在这种情况之下,我认为我们在法义上要争执,但是个人不必作任何的评论,这样子就不犯到说四众过。

【学员提问】:法师上次提到端坐念实相,端坐应作何解释?

【师父答疑】:这个端坐就是坐姿,行、住、坐、卧的坐姿。因为初学者,刚开始要从坐姿上去修行,尤其是你要入真如门。在日常生活躁动的状态当中,你顶多能够依止阿赖耶识断恶、修善、度众生,在对立法上造作;如果你要入不思议境,你刚开始不端坐,我看很难。因为你身体一动,心念就动;心念一动,就是对立──善恶的对立、好坏的对立、生灭的对立。所以刚开始在这个实相,应该是偏重真如门,那种离诸对待的不二法门,所以刚开始端坐是对的。

【学员提问】:若是教理不深入,念佛能不能达到理一心不乱?

【师父答疑】:不可以达到理一心不乱!你顶多达到事一心,因为理一心是破除对待。你刚开始的时候,能念的心、所念的佛:我是业障凡夫,弥陀是万德庄严,我对你通身靠倒,以这样的思考,成就事一心不乱。但是我相跟佛相这之间的对立没有消除,你总是觉得你是卑贱的,佛是尊贵的。当然这个思考是不错,这个是生灭门里面最高的境界;但是如果你要入理一心,这是不可以的,你一定要能念、所念性空寂,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是不二的,那才能够入理一心。那你从生灭门要进入到真如门,你要懂得方法,而这个方法就是教理引导你。所以你如果不明白不二的思想,你是不能达到理一心的,但是我保证你会往生。

【学员提问】: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了伤,这是否也属于因果的报应,或只是不小心,跟因果无关?

【师父答疑】:这世间上跟因果无关,那他为什么会受伤呢?你说:唉呀!他去打球受伤了。那为什么别人打球不会受伤?这个打球只是一个增上缘,就是他有这个罪业嘛。你看有些人被蚊子叮到了,他就很严重;有些人被蚊子叮到没有事,他没有那个业!所以这个蚊虫都是增上缘。我们学《摄大乘论》学到现在,你要经常思惟: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所有的染净因果,离开了阿赖耶识都不能成立、都不能存在。不可能有一个果报,不是从你自己的阿赖耶识表现出来,不可能!当然你说这个风水不好,我生病了,这都是增上缘,有些人住进去不会生病,因为他没有那个业。

所以说你一个菩萨在思考,一定要经常住在阿赖耶识来思考事情,你只是住在有为的这些五蕴的感受──色、受、想、行、识,那你迟早起颠倒。一个人要是起颠倒……,我觉得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他可能会有过失,也可能会做得不够好,这都可以理解,凡夫菩萨是带着烦恼障、业障修行,这可以理解;但是一个菩萨最不能原谅就是起颠倒,因为你没有希望了,你的目标已经错谬。

就是说,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烦恼会障碍我们,罪业会障碍我们,身体的老病痛也会障碍我们;但是我的目标很清楚。我现在有障碍,但是我知道我要往哪个方向走,你这个人有希望,因为你没有失掉正见。一个人失掉正见,你已经是邪知邪见、天魔外道,你说你修习善法有什么意义呢?我看没什么意义了!这个善法是没有方向性的,它不晓得是引导到哪个方向,不知道!但是肯定那个果报不会庄严。

所以说,你说这个人伤害是不是跟因果报应有关系?肯定有关系的!所以我们学《摄大乘论》会觉得:无着菩萨他是从很多微细的角度,不断的来建立你大乘的正见,他就是不厌其烦、点点滴滴的在你的心中,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把善根种下去(哈──)。那你就是不断的熏习,慢慢慢慢你的思考就改变了;而你的思考改变以后,你的心跟环境接触的时候,你那个观照力就会现前。虽然在你眼前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是你觉得这都无所谓,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你心中不起颠倒,所以虽是逆境不怕。一个人最可怕的是起颠倒,那佛都救不了你。

所以六祖大师讲一句名言,他说: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一个人起颠倒的时候,就算是盖了三千大千世界的宝塔,那顶多是魔业,福何可救?福报也救不了你。这个地方,我希望我们在研究《摄大乘论》,尽量用这个思考来面对种种的因缘,用这个思考来观照。

0:00 / 0:00
摄大乘论1
摄大乘论2
摄大乘论3
摄大乘论4
摄大乘论5
摄大乘论6
摄大乘论7
摄大乘论8
摄大乘论9
摄大乘论10
摄大乘论11
摄大乘论12
摄大乘论13
摄大乘论14
摄大乘论15
摄大乘论16
摄大乘论17
摄大乘论18
摄大乘论19
摄大乘论20
摄大乘论21
摄大乘论22
摄大乘论23
摄大乘论24
摄大乘论25
摄大乘论26
摄大乘论27
摄大乘论28
摄大乘论29
摄大乘论30
摄大乘论31
摄大乘论32
摄大乘论33
摄大乘论34
摄大乘论35
摄大乘论36
摄大乘论37
摄大乘论38
摄大乘论39
摄大乘论40
摄大乘论41
摄大乘论42
摄大乘论43
摄大乘论44
摄大乘论45
摄大乘论46
摄大乘论47
摄大乘论48
摄大乘论49
摄大乘论50
摄大乘论51
摄大乘论52
摄大乘论53
摄大乘论54
摄大乘论55
摄大乘论56
摄大乘论57
摄大乘论58
摄大乘论59
摄大乘论60
摄大乘论61
摄大乘论62
摄大乘论63
摄大乘论64
摄大乘论65
摄大乘论66
摄大乘论67
摄大乘论68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一切法的生因有内种跟外种

这个就是讲到种子有两种因:一个是生因,生起的生,它...

机深教浅,效果适得其反

疏文:增结者,《净名经》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发露...

【推荐】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么

问: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运那他改的是什么? 净界法师...

「相随心转」要如何转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

大安法师:万法唯心

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七岁,他看到佛钵就很高兴啊,他就过...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

先找到根本,才有资格修学

我们看现瑞许说: 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

【佛教词典】非得差别

【非得差别】 p0714   俱舍论四卷十八页云:非得、如...

【佛教词典】法施设建立

【法施设建立】 p0763   此声明处六相之一。瑜伽十五...

莲池大师法语开示

卍 生死事大。 卍 吾但知念佛,无他术也。 卍 龙树于...

灾难的启示与佛教的无常观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

荣辱不惊的老子

过去的圣人多生于乱世,所以,他们会成为圣人。比如老...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问: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慧律法师答: 癌症的起因目...

随各人施心大小,所感得饭菜不同

外在六尘是讲依报的环境。看六尘这当中有六段:色、声...

究竟坚固的「首楞严」

首楞严经,意思就是说此经所讲的道理,就是究竟坚固。...

传印长老:号召全国佛教界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热心公益

编者按: 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于2011年7月在...

坦诚地面对一切人,才不会心有挂碍

很多人不能安心修道,根本原因在于对解脱的信念不够强...

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

摄受十方一切有情不思议净土

此前六讲给大家介绍了一共有九种的净土视野,种类。若...

两个和尚

有二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周安士《欲海回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