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净界法师  2023/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三十五讲)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一九页,子二、由义处。

这一小科是讲到说语义,是所知相的最后一科。这一科是以所知相生命的三种相貌──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跟圆成实相,以这三相来融通大乘的因果叫做说语义。前面讲到由德处,是融通大乘的果地功德。关于大乘的果地功德,前面讲到佛陀自受用跟他受用的功德,有二十一种功德。这二十一种功德会归起来,就是最清净觉,是由一念清净圆满的觉悟所产生的二十一种功德。这个清净圆满的觉悟,是所有功德的根本。什么是清净圆满的觉悟呢?

本论提到两个重点:第一个是遍计本空,第二个是依他如幻。从修行的次第上来说,我们在修行智慧的时候,第一个应该要修学遍计本空的观照。这个观照所面对的所缘境,是我们心中的遍计执,这个遍计执对外境来说是色声香味触法,对内心来说就是一种自我意识。我们应该用空观的智慧,空掉内在的我跟外在的法,使令我们的内心能够趋向清净平等的无住法界──内不见有人,外不见有法,而进入平等无住的法界。这种无住的法界,能够慢慢的培养出清净法身的功德,使佛陀的生命能够超越时空,恒久的住世──这个功德就是由遍计本空所成就的。

成就遍计本空以外,我们应该加修依他如幻。前面的遍计本空,是把我们的生命,回归到我们一念的真如本性;这个依他如幻,则是从清净的本性当中,依止大悲心,生起六度四摄的妙用。这个时候,

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

从清净的心中,积集种种的福德资粮,修习六度的波罗蜜,来成就应身跟报身的功德庄严。这样说的话,这最清净觉主要的修行智慧,一个是遍计本空,一个是依他如幻。一个是把我们的心带回本性,叫遍计本空;一个是在清净的本性当中,彩绘成种种的依正庄严,这就是依他如幻。所以我们整个修行的智慧,基本上就是空观跟假观这两个智慧的交互作用,由这两个智慧的交互作用,慢慢的创造出二十一种的佛功德出来。

子二、由义处(分二:丑一引经;丑二释义)

丑一、引经

前面是讲果地的功德,这个地方讲因地的修行,这当中有两段:第一段是引经,第二段是解释它的义理。这以下引用《大宝积经》,我们看论文:

复次,由义处者,如说若诸菩萨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谓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故;令入一切智智故;自知我今何假智故;催伏慢故;坚牢胜意乐故;非假怜愍故;于亲、非亲平等心故;永作善友,乃至涅盘为后边故;应量而语故;含笑先言故;无限大悲故;于所受事无退弱故;无厌倦意故;闻义无厌故;于自作罪深见过故;于他作罪不瞋而诲故;于一切威仪中恒修治菩提心故;不悕异熟而行施故;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于诸有情无有恚碍而行忍故;为欲摄受一切善法勤精进故;舍无色界修静虑故;方便相应修般若故;由四摄事摄方便故;于持戒、破戒善友无二故;以殷重心听闻正法故;以殷重心住阿练若故;于世杂事不爱乐故;于下劣乘曾不欣乐故;于大乘中深见功德故;远离恶友故;亲近善友故;恒修治四梵住故;常游戏五神通故;依趣智故;于住正行、不住正行诸有情类不弃舍故;言决定故;重谛实故;大菩提心恒为首故。

这个地方,无着菩萨引用《大宝积经》,来说明菩萨在因地要成就三十两种法门,才能够成就菩萨的功德。这当中有一个总说,谓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故,这一句话是三十二种功德的总称。

身为一个菩萨,他的基本精神,就是要使令一切的有情众生,生起利益安乐的希望。首先我们讲一切有情,菩萨发愿的对象是针对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只要是有生命,都是菩萨所要利益跟安乐的对象,包括天上的飞鸟、地上的众生。这当中,菩萨应该怎么去帮助众生呢?这以下讲出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利益,第二个是安乐。在次第上,菩萨应该先给众生种种的安乐。这安乐的意思,就是菩萨应该假藉财物跟种种的资具来摄受众生,使令他现生的生命得到安乐。他现生的生命得到安乐以后,他对佛法才能够产生欢喜心跟恭敬心。

所以菩萨应该先用种种的事物资财摄受众生,使令他安乐。接下来就应该用佛法的教授,使令他内心产生光明的智慧,让他知道什么该作,什么不该作,让他具足判定是非、防非止恶的力量,这就是利益。这个利益就是从他身心安乐当中,再进一步培养他的观照力。这时候的利益,它所加被的不是今生而已,还包括他来世的安乐。

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他面对一切的有情,许下一个心愿,希望一切有情安乐,也希望一切有情利益。这样的心情是什么心情呢?是增上意乐,这个意乐的意思就是一种希望。为什么把希望加上一个增上呢?

我们作一个说明。几年前,美国有一个很大的企业公司,要招聘一个业务经理,它是要求有十年以上的实务经验,这个时候有五十多位企业的高手来参加,总经理亲自面试,结果有一个中年人被选上。他被选上以后,他觉得很惊讶,因为他觉得:其实大家实力都差不多,为什么会选上他?上班以后,他问总经理说: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应征,你选择我来上班呢?总经理说:其实你们的整个基本数据是很接近的,但是你有一点跟他们不同。我问这些人对成功的看法,他们都一致表示他们非常希望要成功,只有你说你一定要成功。

(哈──)所以当一个人说:我很希望把〈楞严咒〉背起来,这个人的〈楞严咒〉可能就背不起来。我们回顾过去很多很多的希望,其实都落空了,我们过去很多很多的希望,都是在犹豫不决当中,丧失很多机会。就是我们没有把这个希望转成一定,这是我们生命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若我们永远活在希望当中,我们永远一无所有,这就是一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所以佛陀的慈悲,加上一个增上,就是他这种希望,是有付诸行动的力量。所以宗大师说:其实所有的众生,都想要使令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你看天人他在天上,看到人世间在造业,他也觉得很可怜;但是他只是我希望你们离苦得乐,他只是起这个念头,那他一辈子就在那边希望。只有菩萨叫做增上意乐,他能够把他的希望付诸行动。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希望,只是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但是增上的希望,他会从心中而付诸身业跟口业的行动,差别在这个地方。也就是说,菩萨应该要把使令一切有情安乐跟利益的希望,实际的去实践,这个是整个菩萨的一个基本精神,谓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故。这是菩萨整个三十二法的总标,这以下有三十二个别释。我们看今天的《补充讲表》,有三张。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为菩萨。这是出自《大宝积经》。大宝积的意思,就是佛陀教导菩萨如何来积集广大的珍宝、教导菩萨如何修学种种的法门,叫《大宝积经》。这当中有三十八句,出自《大宝积经》,无着菩萨把它汇归成三十二法,再把三十二个法浓缩成十六种业,这业是下面的业,我们先看第一个: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一(1)令入一切智智故(一展转加行业)

这个地方先说明整个菩萨道的一个目标。我们在引导众生的时候,会施设很多的方便;但是所有的方便,都是要使令一切有情,证入圆满的无上菩提。这无上菩提就是一种中道的智慧,就是你不管施设什么方便,你要使令一切有情,能够正确的观察一切的生命是即空、即假、即中,这叫做一切智智,这叫做辗转加行业。这个地方,菩萨必须要施设方便,不是看到一切有情,都给他中道智慧,不是这个意思。你必须要依止方便,使令他辗转的增上。

这个地方,智者大师的意思叫做为实施权,为了真实的功德而施设方便。但是为实施权,不要忘了权不能离实,你的方便不能离开你最终的目标,就是你施设的方便,不能跟你最终的目标相抵触,叫做令入一切智智故。这个地方,是说明整个菩萨道的最终目标,就是你因地没有走之前,先把你最后的目的、这个点标出来。这个过程当然有很多很多的方便,但是目标这个点不能错,令入一切智智故。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二(2)自知我今何假智故(二无颠倒业)

当我们对一切有情的目标是确定的,我们希望众生生起中道智慧,成就大般涅盘。这个时候,我们要不断的去自知,不断的去反省自己:我给众生的方便是不是正确的?我有没有产生错误颠倒的智慧?你本来是应该给他这样的方便,结果你是不是施设错误了?菩萨应该不断的用佛法的智慧来观照自己,是不是在施设方便的时候有所错误?这个假智就是错误而颠倒的智慧,也就是说菩萨应该注意自己要安住在无颠倒业。有时候这个众生你应该摄受,结果你诃责他,他本来内心已经是极度惭愧,你又诃责他,使令他挫折感更深;有的众生你应该诃责他,你却一再的姑息:这都是菩萨所犯的错误,就是你没有安住在正确的方便。做为一个菩萨,每天要不断的反省自己:我今何假智故,有没有安住在错误的方便当中呢?这是菩萨每天要自我反省的。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三(3)催伏慢故(三不待他请自然加行业)

菩萨经过长时间的修习智慧,包括修习根本无分别智,进入到我空、法空不思议的平等法界,有时候也广学种种方便的假观,所以菩萨变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对生命的观察,是比一般众生来得微细而且深远,他往往能够看到即将发生的事情。我们生命当中,一个人一定要等到事情错误以后,他才看得出来,这个人一生当中没有什么成就,大乘佛法也没有什么成就。

一个菩萨要能够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出来,他能够知人所不能知,见人所不能见,这个不是神通,这个是一种智慧的抉择判断。菩萨经过长时间的自修跟听法以后,他心中产生智慧,就容易高慢,因为他往往能够洞察先机,所以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而产生一种高举的现象。这个时候,菩萨应该善自调伏自己的憍慢,要修习无我观。其实我们这一念智慧,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没有真实的自我,只是平等法界的一个明了心性而已,这个时候叫做不待他请自然加行业。这个不待他请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为诸众生不请友。照正常的仪轨,菩萨要摄受众生、为众生说法,都应该要众生主动来启请,菩萨才能说法。但是有时候众生活在颠倒当中,他怎么能够启请呢?这个时候菩萨知道:我这个时候来摄受他,对他一定有帮助。

所以菩萨能够不必等待众生的启请,主动的降下自己的地位来摄受他,使令他得到利益。这等于是菩萨降低自己的身分,本来你应该等待别人的启请,但是对方不知道怎么启请,这个时候菩萨能够不待他请,主动的来摄受众生。他能够这样做,是催伏慢故,菩萨不断的在调伏自己,所以他不会觉得自己是高举的、与众不同。这个催伏慢心,我空观是很重要的根本观。我个人的体会:你每天不断的拜佛,这个拜佛它的殊胜处,就是你那个头刚刚着地的那种感觉是不错的,那个头慢慢慢慢的从上而下,当头跟地上接触的时候,那种感觉会让你慢慢趋向于无我。所以头着到地上,这样的动作,对修无我观是很有帮助。一个多拜佛的人,他能够催伏慢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便。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四(4)坚牢胜意乐故(四不动坏业)

菩萨对于度化众生的意乐,要不断的加强,使令它坚强牢固,而不为一切恶逆的因缘之所动摇,这叫不动坏业。这个不动坏,在古德的注解上说:不要因为有情行种种的恶业,而动摇菩萨利益安乐有情的心情。也就是说,菩萨花了很多很多的精神体力来教化众生,哦,众生果然是有改变,开始受三归五戒去修行了。但是没多久,遇到恶因缘,他还是放逸了。菩萨看到这样子,切不能够动摇信心,因为生命的重点在过程,他曾经在佛法当中栽培善根,这个善根是不会失掉的。

我们不要用结果来论断成败。就是说只要他曾经用功过,这个生命就值得珍惜,那种力量是存在的。所以菩萨不要被那些成败的结果那个风吹来吹去,所以你应该安住自己的意乐,你做你该做的事就好。乃至众生曾经有三分钟、五分钟听法的因缘,有拜佛的因缘,这样子都值得庆幸,所以菩萨应该安住在坚牢胜意乐故,不要为外在一时的成败所动摇。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五(5)非假怜愍故(无染系故)

前面是意乐的坚定,这个地方是这个意乐当中不能有杂染,利益众生不能有杂染。什么叫杂染呢?就是一种虚妄的怜悯心。这个虚妄的怜悯心,在古德注解上说:就是这个意乐当中夹杂著名闻利养的心情,所以无染系故,就是心不系缚在名闻利养的杂染中。这个名利心是这样子,我们经常说名利是不会诱惑人,是自己被它所迷惑──色不迷人人自迷。一般人为什么跟名利接触的时候会产生爱着呢?

这当中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们对名利心产生错误的认识,我们总是觉得这个名闻利养,是常住的、不坏的。我今天得到别人的恭敬,我永远会得到别人的恭敬;我得到这个利养,这个利养永远属于我的:所以名利的价值,来自于我们对它产生常见,它才有价值存在。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对名闻利养应该修无常观,就是说以四相观之,这个名闻利养它是生、住、异、灭。没有错,它会生起来,它也会相续;但是它会随时间而变化,变化以后,最后消失掉。你今天得到别人的赞叹,过几年以后,别人把你忘得一乾二净;你得到这个利养,你随时会失坏。

所以这个名闻利养,当我们用无常观来看它的时候,它的价值感就消失掉。其实名利之所以迷惑人,是因为我们用常见的思想把它包装得很好。你把常见的包装拿掉以后,其实它的真实相是生、住、异、灭的,那它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所以说无染系故,菩萨应该在意乐当中,在清净的利益有情的意乐当中,善巧的把名利的杂染心,透过无常观,把它一一的消灭掉。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五(6)于亲非亲平等性故(于恩非恩无爱恚故)

前面是对外在名利的调伏,这个地方是内在的一种情感。菩萨当然是有情感,但是要克制自己的情感。怎么克制呢?就是对于亲厚的众生,对自己比较亲厚的众生,或者对自己比较不亲厚的众生,你应该要平等的教化,不要随顺自己的情感来教化众生,这样子容易造成人我的对立。

我们一般人做事情有两种选择:第一个,做你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一个值得赞叹的菩萨;第二个,做你想做的事情,这是生死凡夫。我们现在的思想一直在退步当中,你看古代的人,他们的生命当中,很能克制自己的感情,都是做自己该做的事。现在强调民主自由,诶,我自己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其实这个思想是伤害我们很深的,这个都是在鼓励我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你整个生命都在情感当中,那你这个生命肯定是放纵烦恼的。所以这个地方讲于亲、非亲平等心故,就是菩萨应该要善调自己的情感,做自己该做的事,平等的教化众生。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五(7)永作善友乃至涅盘为后边故(于生生中恒随转故)

这个地方是讲菩萨在度化众生,应该有始有终。永作善友,乃至于众生进入到涅盘才能够停止,即于生生中恒随转故。一个人名利心太重、情感太重,他心中的包袱就会比较多,压力就会大,他就很难能够长时间的行菩萨道。所以第七跟第五、第六有关系的。一个人内在的情感淡薄,外在的名利心也淡薄,他做什么事就能够比较持久,这个是很正常的,所以这个第五叫无求染业。内心当中不要去追求无常败坏的这些杂染的名利,还有内在生灭一时的感觉,应该要有目标、有次第的去实践自己的理想。

这整个七段当中,前面的七句都是属于自我充实、培养正念,我们可以把这个地方当作菩萨的第一个阶段,自我充实、培养正念。这个时候菩萨应该要在寂静处,好好的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培养心中的智慧观照。由智慧观照当中,调伏慢心、加强意乐、消灭对名利的执取、善加克制自己的感情、增加自己的耐性等等,这个都是一种心地法门。看第六个法: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六(8)应量而语故(9)含笑先言故(六相称语身业)

这第六法以后到第十二个法,是菩萨开始历事练心,积集资粮。前面是自我充实、培养正念,那是心地法门;这个时候,菩萨从心地法门开始出来,付诸身业、口业的行动,开始从执事的历练当中,去积集自己的福德资粮。

第八[应量而语故],菩萨在教诫众生的时候,应该要应量的教诫,不能讲得太少,讲得太少他不明白;但也不能讲得太多,你教诫得太久,他心生厌烦,就产生不了反省的效果。所以菩萨教诫众生,应该应量而语,应该适可而止,达到效果就应该收了。

第九[含笑先言故],菩萨对一切有情众生,应该主动的含笑,这个含笑就是面带微笑,主动的跟众生打招呼。为什么菩萨要跟众生打招呼,而不是众生跟菩萨打招呼呢?因为菩萨是经过长时间的自我充实、培养正念,他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他也可以说是有福德资粮的人。这个时候,他整个生命的因缘,是在众生之上,如果他经常保持严肃的样子,众生就不敢亲近。所以一般来说,上位的人要主动的跟下位的问候,这是比较容易,因为下位的人,他实在是不敢亲近上面的人,圣意难测!所以这个时候,身为上位的菩萨,应该要主动跟众生打招呼,培养一种亲切的气氛,这叫做相称语身业,这样的语业跟身业,是相称于自己的菩提心。

我们一开始就讲过:你为什么要修习这么多功德呢?你所积集一切功德,只为了一个目的。你为什么要拜佛?为什么要去调伏烦恼?为什么要去诵经?就是一个目的,谓于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故,你就是希望能够帮助众生,才做这么多的事情。既然是这样子的话,我们表现出来的身业、口业,应该要称合自己的心意。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七(10)无限大悲故(七于苦于乐于无二中平等业)

当菩萨历事练心的时候,面对三种有情众生,应该要平等的对待。什么叫三种有情众生呢?第一个是苦恼的众生,有些众生前世没有修习善业,而造了很多罪业,所以他身心是安住在苦恼当中;有些众生他前生积集很多布施、持戒的善业,所以他的生命安住在安乐当中;或者是无苦无乐的中庸当中。这个时候,菩萨应该要平等的来面对。也就是说,有些人他特别喜欢摄受福报大的众生,有些人他特别喜欢摄受苦恼的弱势团体,其实这都是有所选择的度化,都是不对的,菩萨应该要平等的面对一切有情。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八(11)于所受事无退弱故(八无下劣业)

菩萨不但是要平等大悲,最重要是能够对于所承当的事物,没有退缩、怯弱的心情。就是你做什么事,要有承当的勇气、要有承当的勇气。过去我曾经参加斋戒学会,斋戒学会参加十天以后,忏公师父要我跟这些学员长开一个检讨会。忏公师父坐在旁边,我们大家讨论:这次斋戒会办得怎么样,很多的优点、也有很多很多的缺点值得改进的。最后讨论结果,完毕以后,请忏公师父作一个总结。忏公师父只讲了一句话,他说:敏则有功(敏就是很敏感的敏,不过这个地方的敏是很努力的意思,勤勉。)。我们先不论得失,只要你肯尽心尽力,这就有功德。

所以忏公师父经常讲一句话说:我们不怕做错事,就怕你不做事。就是说一个菩萨,我们不怕你做错,没有人第一步就踏得很对,而是要不断的修正自己;但是你什么事都不敢做,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这个是有明显的声闻种性在里面。所以一个菩萨于所受事无退弱故,遇到事情,先不要管你做得好、做得坏、做得多、做得少,只要你肯踏出一步,这个就值得欢喜,就表示你这个人至少已经有承当的勇气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无下劣业。这个下劣业,古德说:什么叫下劣呢?就是声闻人,他但求自度,于利他的事业,心生退却,谈到利他的事情,不要说做,他内心当中就害怕,这个就是声闻种性,叫下劣种性。菩萨应该要培养自己承当的能力,遇到什么事情,不要怕!尽你的力量去做,什么事情都要跨出第一步。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九(12)无厌倦意故(九无退转业)

菩萨教化众生的时候,一定要有耐性、长久性,不要有厌恶疲倦的心情,做了几年,不做了,这个就是退转。其实这个十二跟十一,十一是承当,十二是持久,相对来说,十二是比十一困难,这个勇猛心易发,恒常心难持。这个退转,一直是困扰很多凡位菩萨的一个共同问题。我们可以要求一个人发心去做执事,发心去弘法;但是要他持久,就是有困难。这个地方的问题点在哪里呢?

孔夫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做事情有三种人:下等人他知道怎么做,知之者,他知道怎么做这也算不错,这是下等人;好之者,就是他不但知道,他还有一种希望要去做,这是中等人;第三个是他已经乐在其中,开始做而且乐在其中,这是上等人。所以,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办事情有三种人。这个地方,孔夫子的意思是说:在你的事业当中,不管你愿意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菩萨业,你希望写文章、整理资料做幕后的功臣,或者你愿意站在讲堂弘扬佛法,或者你愿意做什么利他的事都好。

你要记住一句话:你对于你所做的事情要保持欢喜,要从这个地方得到法喜、得到乐趣,你才能够持久。如果你对于你的菩萨事业,永远保持在勉强当中,这个是没有办法持久的。所以你一定要在你所从事的利他事业当中,从中得到乐趣,这个是非常重要──无厌倦意故。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十(13)闻义无厌故(十摄方便业)

菩萨有了承当力,有了长久的恒常心以后,就要不断的听闻正法,来成就自己摄受众生的方便。这个听闻正法,在古德的解释当中,正法包括了一切的佛法,也包括了一切的世间学问。因为众生他所需要的不完全只是佛法,这世间的因缘也不可以废弃,所以菩萨应该要广学一切的佛法、世间法,得到种种的善巧,叫摄方便业。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十一(14)于自作罪深见过故(15)于他作罪不瞋而诲故(十一厌恶所治业)

菩萨对于自己在身口意当中出现的罪过,要自我反省,而深自诃责。我们也说过,菩萨不是发了菩提心就开始历事练心,他是有经过自我充实、培养正念的前方便,所以他是心中有了观照力,才开始历事练心。有了观照力的人,跟凡夫活在妄想当中不同。有了观照力以后,他遇到过失的时候,他会产生惭愧,诃责自己,让自己的过失一天一天的减少,就是于自作罪深见过故,这个深见就是他的观照力没有失掉,自我反省的能力是时时存在的,经常用经律论的道理来观照自己。

于他作罪不瞋而诲故,当然他观照自己,他也很容易观照众生有过失,众生有过失,我们不应该对以瞋心,应该要加以种种的教诲。在表面上,菩萨对众生有时候是折服、诃责、处罚,也可能是摄受。不管折服、摄受,菩萨都不能够安住在瞋心,这叫做厌恶所治业。这个所治业就是所对治的过失,可能是身业的过失、口业的过失、意业的过失,这个所治就是过失。厌恶就是远离,菩萨应该要善巧的使令自己远离过失,也应该使令一切众生远离过失,你要有这种能力。总而言之,就是于自作罪深见过故,于他作罪不瞋而诲故,就是要使令自己跟他人远离过失。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十二(16)一切威仪中恒修治菩提心故(十二无间作意业)

这叫做无间作意业。菩萨应该在一切的行、住、坐、卧四种威仪当中,经常保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正念,就是你不断的要作意这件事情。第十六于一切威仪中恒修治菩提心故这一条,《瑜珈菩萨戒》讲得比较少,《梵网经》倒是满强调这个观念,来历事练心,所以《梵网经》要求菩萨,不能经常忘失菩提的心念。

比如说你看到一只蚊子,要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发菩提心,同生西方、同成佛道。就是说,对每一个众生,你都要想办法让自己释放出对他的善意,不管这个善意对他是不是有实际的效果,重点是菩萨应该在这样的因缘当中,不断的来修治自己的菩提心,总而言之,菩萨从自我充实,到最后的历事练心,开始付诸行动。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于自作罪深见过故,这个地方我再说明一下。一个人如果没有反省观照的心,说实在的,别人怎么劝谏也是没有用的。所以一个人要改过,他自己要没有觉悟的心,要别人帮他改过,几乎是不可能的、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你自己不想改,说实在没有一个人能够让你改过,不可能。所以佛陀在《律》上说:

如人自照镜,好丑生欣戚。

你自己不照镜子,谁把镜子拿给你都没有用。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不断的自我反省,因为这是远离过失的方法。这个地方我必须说明,你一定要在历事练心之前,有一段自我充实、培养正念的阶段。如果你还活在妄想当中,就出来历练,这样是满危险的。因为你没有产生自我反省的力量,这样你在创造善业的时候,也在累积过失,到最后可能就功不偿失了。好,我们先讲到这个地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放弃自我主导权,真如才会显现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当然我们...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

第六意识是众祸之门,但也是众妙之门

我们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唯识,对我们内心的状态很容易...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

蕅益大师把佛法的修学的目的以四个字来做一个总结,就...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第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 名言熏习。 这个名就是名字,言...

如何判断内心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别各别说明业果各别的相貌。 我们看...

【推荐】什么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

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什么是依他起性? 我们一个念头起来具足三性,你要正确...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

楞严经中讲有个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时候,先观察...

检讨「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检讨自己的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我们平常不知不觉中,都在...

凡夫性情不定,遇正则正遇邪则邪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

释永信:僧人不要靠神秘来维持佛教形象

导语 寺院本来就是学校,是宣扬人生真理的学校,而且...

【佛教词典】未得意补特伽罗

【未得意补特伽罗】 p0491 瑜伽九十卷十一页云:未得意...

【佛教词典】约二世明十二因缘

四教仪云:次明二世十二因缘者,出大集经,佛为求辟支...

临终之时,阿弥陀佛抢先把我们带走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

每个人进入佛门都各有因缘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缘。近来甘肃一弟子,名郑哲侯...

没人绑住你

三祖僧粲继承慧可的事业,广施法雨,普度众生。 一天...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

我们要想出苦,不是空间处所的改变,苦在心上,得在心...

孝养父母的果报是怎样的

佛经上讲,孝养众生,孝亲是为自己培植福报最快的方法...

毛巾热敷的十种保健方法

中医上讲温则通,通则不痛,用毛巾热敷实际上就是达到...

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心中,没有距离。 观世音大士证得耳...

四种念佛的方法

净土往生的因行,各祖师所强调者虽有不同,但多以信愿...

你只要不随妄转,就有救了

我们不能在因缘所生的一念心识去跟妄想对治,你不是它...

阿姜查回答有关修行的问题

问∶ 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答∶ 修行不...

金子与屎橛

有一块金子,被人做成了屎橛的形状。 人见了问它:你...

证严法师:这才是真布施

布施钱财是为了要做好事,并非一定要捐很多钱才叫做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