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净界法师  2023/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四十讲)

讲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三0页:

丑二、悟入依他起性(分二:寅一乘前双问;寅二依问别答)

寅一、乘前双问

我们这一段讲到大乘的止观,大乘止观它的一个主要重点,就是修学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当我们想要从痛苦当中得到解脱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知道为什么会有痛苦。从大乘佛法的因缘观来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就是这痛苦是内心引生的,不是外境引生的。也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经常生起一种不平等的单向思考,落入有所得的好坏得失当中,所以我们产生了很多的痛苦。这个时候,佛陀要我们修四寻思,用这种双向的否定思考,使令我们安住在一种平等的、无分别的内心状态,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讲的破遍计执。

当我们破遍计执以后,我们知道一切法没有好坏得失的概念,它只是一个因缘。这个人、这个事,只是我生命当中要实践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一个历练对象,如此而已。它没有所谓的好坏,它只是你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一个所缘境界而已。这样菩萨才能够没有罣碍、没有恐怖的去做该做的事情。这是前面的大意,就是破除对外境的执取。

以下的悟入依他起,其实它的内涵是进一步破除对内心的执取。前面是破所取相,这个地方是破能取相。分两段:一、乘前双问;二、依问别答,也是一个问跟答。我们看问的部分:

于此悟入唯识性中,何所悟入?如何悟入?

我们前面已经破了所取相,现在我们想要进一步悟入唯识性更深一层的内涵,就是破除能取相。破能取相这当中有两个问:第一个是何所悟入?第二个是如何悟入。何所悟入是说明悟入的浅深差别,如何悟入是说明悟入的方法。悟入的方法是一个总说,何所悟入是别说,它的浅深差别。我们看答:

寅二、依问别答(分二:卯一答何所入;卯二答如何入)

卯一、答何所入(分二:辰一标列三性;辰二释入所依)

辰一、标列三性

依问别答当中分两段:第一个是答何所入,第二个是答如何悟入。何所悟入是说明悟入的浅深差别,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标列三性,第二个释入所依。先说明三种体性是我们应该悟入的,看论文:

入唯识性,相见二性,及种种性。

事实上我们在修唯识观,唯识观的一个次第,是先破所取相,再破能取相,最后才悟入平等法界。这当中有三种性是应该悟入的:第一个入唯识性,第二个相见二性,第三个入种种性。前面的入是通于下面三段,悟入的意思。这个地方是把我们在修唯识观,所要悟入的三种体性,先作一个总标。下一段会详细的说明什么叫唯识性?什么叫相见二性?什么叫种种性?我们看一三一页:

辰二、释入所依

若名、若义,自性差别假、自性差别义,如是六种义皆无故;所取、能取性现前故;一时现似种种相义而生起故。

我们在破除的时候,刚开始先破除外境的执取。外境怎么有呢?是若名、若义,自性差别假、自性差别义,有六种的义相。这六种义相我说明一下,古德解释六种义相就是:名,名言;名有名的自性;名的差别,这三种。第二个义;义有义的自性;义的差别,也是三种。名、名自性、名差别,义、义自性、义差别。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名言,由不同的名言产生不同的义相,而创造了自性跟差别,这个前面都破除过了,破除外境的执取。

第二个所取、能取性现前故,所取、能取是说,我们现前一念心识,当它不生分别的时候,它是平等平等,没有能所的对立;但是你心一动,不管往好的地方动、或者往坏的地方动,它就落入一种对立,能分别的心、或者叫能取的心,一个是所取的境。我们这一段其实所要破的是第二段,就是这种能取、所取的对立,内心的对立。前面是对外境的执取,现在是进一步把内心对立的心、有所得的心,用观照的智慧把它抹平。所以这个能取、所取的心,这种现前的对立,应该要悟入、要把它消灭的,这是第二段。

第三段一时现似种种相义生故,其实第三段是一个总结,把前面外境的执取跟内心的执取相互的作用,就创造很多很多相似的义相,这个相似的意思就是虚妄,很多很多虚妄的义相就生起。就是我们刚开始心一动的时候,产生能所,然后能所的交互作用,就产生很多很多的相似义相,这个都是遍计执的相貌。

这个遍计执我们再说明一下。遍计执的生起就是我们心中的联想──名言。就是我们经过不同教育的熏习,还有我们自己虚妄的分别,这两个和合,每一个人产生不同的联想,而这个联想就会主导你的行为、主导你命运的差别。

比如说我们这个现实人生,一般的价值观有三种:情、理、法三种。情,身为一个众生,心中的喜怒哀乐谁也不能否定,每一个人都有情感;但是情感是最危险的东西,当这个情感失控的时候,这个世界要大乱。所以每一种文化,其实都是在调伏我们的情感。身为人类跟动物不同,动物把饭吃饱了找一个地方睡,它的情感不必去调伏,因为它的生命不想提升;但是人道的众生,你没有用文化来调伏情感,那这个世界就会大乱。

我们可以从美国的文化和中国文化,对情感的调伏作一个说明。西方文化在调伏情感,他们的教育方式、思考方式,是用法来主导这个情,这个理是被法所收摄,它是以法为主,他们的思考是这样的。你看在美国,现在要订一个法令:我们上车以后,每一个人都要系安全带。当初这个法令要定的时候,很多人起来抗争,甚至于发生肢体的暴动,打得头破血流。他说:为什么要订要系安全带呢?国家说:这是为大家好。我们不必你为我好,我们自己可以作主。双方面就抗争,到最后,这个立法只要通过、颁布,经过国会的辩论,通过以后,到了第二天,不管你同不同意,美国人只要这个法令订下去,第二天每一人上车,就把安全带系上。他们的情感可以被这个法所收摄,因为他们从小就是这样的教育,他们的联想是这样,他们是以法来调这个情。

中国社会不同,中国人的社会是以理来调伏情感。你看我们开车就知道,你看到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又宽又大,如果这个法令说:这个地方限速六十公里(呵──),没有人开六十公里的,大部分都是开八十、一百,顶多到了有照相的地方,稍微停慢一点,大家都停下来,你看大家都停下来,你就知道前面有问题了,过去以后大家加快。所以中国的法令只要不合理,这个法律就没有存在价值,中国人是用理来摄这个情感。所以中国人常说:你这个人不讲道理。我们很少说:你这个人不合法。所以当一个国家里面,它的名言、名字,经常出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是他们固定的思考:这件事情不合理,我不做。所以中国人是一个讲理的社会。

你看只要是一个公众人物,不管政治家、企业家,在美国,很多都是钻法律漏洞,他做的事情合法,但不合乎道德的情理,一般人可以接受。他没有犯法嘛!他不合理,那是他的私生活,这个我们管不着。美国人可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存在。在中国社会,你身为一个公众人物,你虽然摆明了合法,但是不合乎天理人心,那你为世所不容,你迟早要下台。所以我们要知道,美国是一个处处讲法的社会,它的思考是这样,所以美国人他们的思考是一种定量的分析、定量的分析。美国人做什么事情,他强调数据、精准。中国人是讲理的,他是偏重在定性分析,他重视概念原则。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这两个不同名言,所产生不同的社会相貌。

从佛法的角度,这都是遍计执,只是因为遍计执的方向不同,所以带动了不同的生命现象,所以这个叫做一时现似种种相义,而生起故。就是你刚始接受这样的教育,所以有这样的文化、有这样的思考,所以这个社会普遍就有这样的一个价值观、有这样共同的行为、有这样共同的命运产生。我们生命的缘起,是这样产生的。好,了解生命缘起之后,我们以下开始要对治了:

卯二、答如何入(分二:辰一喻先所执;辰二喻此依他)

辰一、喻先所执(分二:巳一譬绳上蛇;巳二显义无有)

巳一、譬绳上蛇

应该怎么办呢?怎么悟入这样一个真实相?这个地方有两段:一、喻先所执;二、喻此依他。先说明先所执,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譬绳上蛇,第二个显义无有。先讲出一个譬喻:

如暗中绳,显现似蛇。

我们凡夫的遍计执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在这黑暗的地上,有一条绳子盘绕着,因为光线不清楚,我们的心透过六根去接触这条绳子的时候,出现一个蛇的影像:唉呀,这是一条雨伞节!接着我们就产生很多联想:这条雨伞节是有毒的,会伤害我的,我应该赶快逃避它。这样的一个联想,都是因为从这条绳子产生蛇的影像以后,才有这么多的联想,当然就会有不同的行动、有不同的结果。这所有的联想,都是从绳子的错误认知而产生的。我们看第二段显义无有:

巳二、显义无有

譬如绳上,蛇非真实,以无有故。

当我们在黑暗当中,我们把光明打开,透过智慧的观照,把电灯打开,唉呀!这条绳子根本不是蛇。蛇非真实,蛇的体性是我们的妄想捏造出来的,以无有故,因为它的实体是不存在的,是我们一念的联想才有的。这个地方的譬喻,从这条绳子变成蛇的联想,是说明我们的心去接触这个依他起的果报,其实没有一个人真正活在当下的因缘,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联想当中,从一个受用的果报来说。

所以智者大师作一个譬喻说:凡夫的心接触财色名食睡的时候,这个五欲,每一个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如果这个五欲的感受是真实的,应该每一个人都一样,其实不同,每一个人的感受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智者大师讲一个狗啮枯骨的譬喻说:一只饥饿的狗,它总是认为向外追求是快乐的。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干枯的骨头,已经没有味道了,这个时候,狗去啃这个骨头,七啃八啃,就把自己的舌头咬破,流了很多的血。它吃到了自己的血说:唉呀,这个骨头真是甜美。其实它所吃的不是骨头释放出来的血,是它自己流出来的血。

这个比喻是说:我们睡觉的时候、我们得到财富的时候、我们得到饮食、很多五欲快乐的时候,其实这些都不能给你快乐,是你自己产生很多的联想,而这个联想给你快乐,你自己的妄想给你快乐,因为五欲不是功德相。你要是在三宝当中修行,念佛、念法、念僧,这个宝,那是一个法喜相,那真是有功德,它的确能够释放到你心中,产生寂静安乐。但是我们在世间法上的快乐,其实都是自己的联想创造出来的,就好象我们看到绳子,有些人以为是雨伞节、有些人以为是龟壳花、有些人以为是青竹丝,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其实都是活在自心的妄想当中,所以这个地方叫做喻先所执,就是前面我们所破的执着。这个地方,是破除对外境一种不平等的执取。这以下第二段是我们正式所破的:

辰二、喻此依他(分二:巳一譬见绳时应灭绳觉;巳二显入唯识识觉当除)

巳一、譬见绳时应灭绳觉(分二:午一见绳起觉;午二依细觉除)

午一、见绳起觉

这个地方有两段:第一段譬见绳时应灭绳觉,第二段显入唯识识觉当除,先讲譬喻,再合法。看譬喻,譬喻当中,见到绳子的时候,应灭绳觉,我们看论文: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我们前面以无分别智,来破除心中对外境的联想,这个时候慢慢的了解到彼义无者,这个心外的义相是不可得的,所谓的好坏得失、长短方圆,都是我的联想创造出来的,这个外境的义相是不存在的。这个时候,蛇觉消灭,外境的执取消灭,但是绳觉犹在,你只要起观照,这个心就是不平等,还是有对立的,所以依他起这种观照的有所得的心、微细的心,这种绳子的觉还存在,因为我们看到绳子,就表示它不是桌子、不是椅子,因为它的本质是麻。但是麻可以编织成绳子,也可以编织成桌子,也可以编织成椅子,绳子是麻其中的一种作用。如果我们只是在绳当中产生执取,这个时候还是一种微细的法执。所以说这个时候,虽然破了这个绳错误的理解,但是还存在绳子的执取,这个时候应该再进一步破除。怎么破除呢?

午二、依细觉除

若以微细品类分析,此又虚妄,色、声、香、味、触为其相故。此觉为依,绳觉当灭。

我们怎么去面对这个绳子的执取呢?你要进一步观察,用各式各样差别的品类来分析。说这条绳子是什么品类所成的呢?是色、香、味、触,它是由颜色、香气、味道、触觉这四种法所构成,离开这四种法,这条绳子就不存在了。所以以这四种法当作依止,加以分析、观察,这个时候对绳子的执取就慢慢消灭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正式的看到麻,悟入了圆成实的平等性。这个地方是讲出譬喻,从看到蛇,然后回归到绳子,回归到麻。这以下合法:

巳二、显入唯识识觉当除(分二:午一除迷乱觉;午二依真实觉)

午一、除迷乱觉

如是于彼似文、似义六相意言,伏除非实六相义时,唯识性觉。犹如蛇觉,亦当除遣。

当我们在破除心中的联想,我们开始用双向联想,去对治单向的联想,使令内心平等,这个时候就伏除了外境六种义相的差别,生起了唯识性觉。唯识性觉就是说,你那个能观照的心的执取还在。这怎么办呢?你要观察其实能观照的心,它也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因缘,因为你听闻佛法、如理思惟,才有这个观照力。这个时候你对这个观照力,应该慢慢的让它保持平等,这个时候犹如蛇觉,亦当除遣,它也是一个因缘所生法,它的本性也是毕竟空寂的。我们在破除遍计执,是由外而内、由粗而细,刚开始对治外境的执取,然后到最后能观的智慧也要把它舍离。

有一个禅师,他长时间闭关修行,很有心得。有一个同参道友去参访他说:禅师啊,你这几年的修行,意境如何?这个禅师说:我刚开始住茅蓬修行的时候,我的心中丢掉了一头牛。慢慢慢慢我这几年,我心中丢掉一把火(哈──),是这样子,这是我的意境。我们刚开始是用那个火把的光明,把这个牛慢慢调伏,这个牛就是向外攀缘的一个外境的执取。你刚开始能够调伏对外境的执取,是你心中的平等观,你经常用双向否定的思考,把你不平等的单向思考抹平;但是到最后,那个双向思考也要舍离,这火也要舍离。所以我们学《唯识三十颂》,一个人要入圣位,说是

《唯识三十颂》: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就是到最后智都无所得,你能观的智,当初是在破遍计执,这个遍计执被你破坏以后,你能观的智也要把它抹平。所以这个地方讲:犹如蛇觉,亦当除遣,这个唯识的信解、这种观照智,也要慢慢的把它除遣。最后,我们看总结:

午二、依真实觉

由圆成实自性觉故。

这个地方就开始悟入圆成实,悟入到一个平等不二的法界。外道的修学,它的重点在修禅定。但是诸位要知道,一个人要修禅定,他要成就禅定,一定要远离外境的执取,所以前半段的工作──破除外境的执取,佛弟子跟外道是相同的,方便不同而已。禅定是心中有一个所缘境,然后远离对外境好坏得失的执取,外道是用止的力量来脱落外境的干扰,佛弟子是用观,差别在这里,但是结果都是要先脱离外境。

但是外道成就禅定以后,他脱离了外境的执取,他内心那个禅定的心力、那个执取,能观的那个禅定没有消失掉,所以外道得禅定都产生大我的思想,他有自在力!佛弟子不同的是,他从双向的观照力,破除外境以后,他能观的智也要舍离,才能够入平等法界。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知道,否则会变成一种大我思想。这一段的悟入依他起,是破除能取的心,能观照的智慧也要慢慢的调伏。

丑三、悟入圆成实性(分二:寅一结前起问;寅二显义正答)

寅一、结前起问

透过前面的破所取相、破能取相,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这当中有一个问跟答。我们先看问的地方:

如是菩萨,悟入意言似义相故,悟入遍计所执性;悟入唯识故,悟入依他起性。云何悟入圆成实性?

菩萨修习大乘止观,他刚开始是以平等观──双向思考的观法,来破除内心对外不平等的联想,这个时候悟入了遍计所执性,最后再观察能观、所观其实唯是一心,把能分别的心也舍离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悟入圆成实性呢?提出这个问,我们看回答:

寅二、显义正答(分二:卯一长行;卯二颂(意证长行无分别名))

卯一、长行(分三:辰一释先因缘;辰二显正现见;辰三成已悟入)

辰一、释先因缘

若已灭除意言闻法熏习种类唯识之想,尔时菩萨已遣义想,一切似义无容得生。故似唯识,亦不得生。

我们刚开始是灭除意言。怎么灭除呢?根据对大乘法义熏习种类的唯识之想。就是依止对法义的熏习,然后产生如理思惟,这样来灭除心中不平等的联想,这样菩萨就遣除了六种义想的对立,这个时候一些相似的希望义想都消灭了,内心当中保持在心有境空,外境的执取破坏了。

故似唯识,亦不得生,这个时候我们再进一步观察我们那一念心,觅心了不可得,这一念心也是因缘生,它的本性也是空寂的,故似唯识,亦不得生,这个时候能观的心也不可得,进入到心境双亡,把这个能观的心也舍离。

辰二、显正现见

由是因缘,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于法界中便得现见相应而住。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

透过前面止观的因缘,破除所取相、破除能取相,这个时候,菩萨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他从有所得的心,安住在一切义(这个地方一切义,古德解释叫真如),是一种平等的法界。内心当中,能取、所取平等平等,唯是一心故,真如现前。这个时候的内心是什么智慧呢?安住真如是什么智慧呢?无分别名,就是无分别的智慧现前。这个时候对于一真法界当中,产生一种现见的无分别智现前。这个现见是指能观的智,无分别智现前;这个相应是所观的理,平等法界的一真法界的理现前。

这个时候,能观的智跟所观的理,是平等平等,如如智照如如理,如如理起如如智,现见相应平等而住。这个时候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他能观的心跟所观的智,已经没有对立,都是平等平等。所谓的平等就是说能、所双亡,唯是一心。这个时候菩萨内心当中,真实的根本无分别智已得生起。

所谓的无分别智,只是一个名称来形容,我们不要听到无分别智,好象又一个有所得的东西存在。无分别智的意境,简单的说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不能讲话的,它是一个不思议境。所以《金刚经》说:一个成就无分别智的菩萨,他不会说我得初地、我得二地,那你还是有所得,他没有这样的想法,他内心当中是没有任何念头,他观一切法是平等平等,那个时候是不可思议的,不能够用言语去表达的。

辰三、成已悟入

由此菩萨名已悟入圆成实性。

这是说出我们修大乘止观成就的一个功德相貌,来给我们作参考,它是一种无分别的境界。什么叫做无分别呢?是能缘、所缘平等平等,唯是一心。这是说明悟入圆成实的相貌。到这个地方是长行,这以下我们看偈颂,把前面的观念作一个总结:

卯二、颂(意证长行无分别名)

此中有颂:

法补特伽罗,法义略广性,

不净净究竟,名所行差别。

我们知道生命的现象,是由思想所带动的,由思想创造业力,由业力招感果报,这个思想就是名言。这个偈颂的前面半个偈颂,是说明名言的自性,它的自知体性;第二半段的偈颂,说明名义的差别。先看名义的自性,法补特伽罗,在自性当中又分成两个:一个是杂染的自性,一个是清净的自性。什么叫杂染自性呢?我们凡夫的名言,刚开始是法跟补特伽罗。这个补特伽罗,简单的说就是众生、或者讲人,有中国人、美国人,各式各式样的人。这个人是能受用的人,这个法是所受用的五蕴诸法──色、受、想、行、识。我们刚开始的相貌,就是以能受用的补特伽罗去受用五蕴,而产生很多很多凡夫的妄想名言,这是流转门,是名义的一个杂染的体性。佛弟子的名言是依止智能的观照,前面是依止妄想。清净的名言是怎么产生的呢?

第一个法,法是能诠,你要听闻,从语言文字每一个文字当中,去学习这个法──有戒、定、慧的法,三十七道品的法,等等。从法的思惟当中,产生一个真理的了解叫义,对于业果、空性、真如的义产生理解。这个法跟义,有略、广体性的不同。法有略,有些人是一个简略概念性的了解,有些人是详细的、广泛的了解,这个法跟义有略广的不同。最后是性。前面的法、义、略、广是一个枝末法门、对治法门,这个地方是回归到现前一念的本性,根本法门。

总而言之,我们智慧的生起,是从法、义、略、广,乃至对内心心性的体会而生起的,这个都是一种清净的名言。所以这个名言的体性,有一个是补特伽罗跟法的交互作用,跟法、义、略、广、性的产生。这是说明凡夫名言的体性,这以下说差别。

不净、净、究竟,这个差别有不清净的名言,凡夫这种六凡法界的思想是不清净的;也有清净的名言,就是法、义、略、广、性是清净的。这清净当中又有究竟的,合乎诸法实相;跟不究竟的、偏空的,不合乎诸法实相,是方便的:有不净、净、究竟的差别。这个讲到十种:法、补特伽罗、法、义、略、广、性,不净、净、究竟,有十种的名言,这些名言都是我们内心活动的境界。

这个地方的意思是说,佛法的修学,特别是大乘止观,这个地方告诉你一个观念:什么叫大乘止观?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名言破名言,借假修真。说这个凡夫在颠倒当中,为什么他会颠倒?因为他用这个名字言说在思考。佛菩萨看到我们,非常的悲悯我们;但是他所觉悟的真理,是不能直接传输给我们,不可以的。这中间要有个桥梁,就是靠语言文字,佛陀创造很多语言文字,我们的心接触语言文字以后,诶,开始产生一种观照的智慧,这观照智慧运转的时候,就把我们错误的名言消灭,最后我们把能消灭名言的清净智慧也舍离了。

讲一个譬喻:我们现在在这个痛苦的此岸要到彼岸,这怎么办呢?坐船。船不是彼岸,是的!但是这个船,它可以慢慢的引导你到彼岸,然后你才把这个船舍离掉。你说你刚开始就不坐船,你怎么到彼岸去呢?所以这个地方是说:凡夫的内心,名所行差别,凡夫的内心一定要依教起观,依止名言而生起观照。

所以你一天当中的修行,诸位如果反省一下:你就是早上起来拜拜佛、念念佛、持持咒,过一天。完全修止,没有生起观照,那表示你的生命没办法突破。就是你以前是什么生命,你现在还是什么生命;你以前内心看到什么境界,生起什么联想,你现在也生起什么联想。你的修行就是在这个联想当中,加强这个力量,就加强一个福报力,如此而已,多一个福报力而已。

因为你过去的错误联想,你都没有对治,它就不会消失;就是假借名言,破除名言,这个工作你没有做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出家很久了,心灵还是跟刚出家没有多大的差别,因为你没有去调整它,你只是在三宝当中多一个信心、多一个善业力,如此而已。所以这个地方是说:一定要假借名言的思考,来破除错误的名言,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这样。名所行差别,以清净的名言,破除杂染的名言。

子三、入所知相(分三:丑一结前顺标;丑二广入行相;丑三出名见道)

丑一、结前顺标

前面是说明悟入了真理圆成实性,这以下说明悟入真理的相貌是什么。

如是菩萨悟入唯识性故,悟入所知相。

丑二、广入行相

悟入此故,入极喜地。善达法界,生如来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

丑三、出名见道

此即名为菩萨见道。

这个菩萨,他透过大乘止观,观察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破除心中错误的联想,保持因缘的存在,来当作自己历练的对象,这个时候悟入了唯识的实性,他知道:能念、所念唯是一心,悟入了平等法界。悟入此故,入极喜地,这个时候悟入二空平等的法界,内心大欢喜、大欢喜。

为什么呢?把心带回家,过去一直在妄想的因缘当中,如今回归到真实清净的家,所以出入胜境,心生欢喜。当然欢喜只是一个总相,他为什么会欢喜呢?因为他有两种的功德:第一个从作用上来说,善达法界,生如来家,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善能通达一真法界。就是过去的思考都是对立的,现在是平等的,他能够通达平等的一真法界,他永远去做他该做的事,他不会再去做他喜欢做的事,这个时候生如来家,他的菩提心变得更加的坚固,能够真实的弘护正法,承当如来的家业,这个是约他的妙用。

他的体性呢,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他这个时候回归到三世诸佛的平等心性,我们说他已经把心带回家了,此即名为菩萨见道,这个就是见道位。见道位菩萨的一个功德相,他从一个对立的心思联想,回归到平等的一真法界,这个就是菩萨见道。

我们从凡夫开始修行,从胜解行地到见道位这样的一个阶段,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刚开始修学的思想,你内心当中多用否定的名言就没错,多用否定的名言。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不是那个也不是这个,它是否定门入,肯定门出。先否定,到了初地以后开始肯定,从空出假,那就开始肯定。

所以这个地方的止观,它是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当然念头真正打死了,这个生命就断灭了!这个打死的意思就是转变的意思,转识成智,把一种有所得的对立概念,转成一个无所得的平等概念。

把一切法当作自己历练的对象,不要生起单向得失好坏的思考,它只是一个因缘,如此而已。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0:00 / 0:00
摄大乘论1
摄大乘论2
摄大乘论3
摄大乘论4
摄大乘论5
摄大乘论6
摄大乘论7
摄大乘论8
摄大乘论9
摄大乘论10
摄大乘论11
摄大乘论12
摄大乘论13
摄大乘论14
摄大乘论15
摄大乘论16
摄大乘论17
摄大乘论18
摄大乘论19
摄大乘论20
摄大乘论21
摄大乘论22
摄大乘论23
摄大乘论24
摄大乘论25
摄大乘论26
摄大乘论27
摄大乘论28
摄大乘论29
摄大乘论30
摄大乘论31
摄大乘论32
摄大乘论33
摄大乘论34
摄大乘论35
摄大乘论36
摄大乘论37
摄大乘论38
摄大乘论39
摄大乘论40
摄大乘论41
摄大乘论42
摄大乘论43
摄大乘论44
摄大乘论45
摄大乘论46
摄大乘论47
摄大乘论48
摄大乘论49
摄大乘论50
摄大乘论51
摄大乘论52
摄大乘论53
摄大乘论54
摄大乘论55
摄大乘论56
摄大乘论57
摄大乘论58
摄大乘论59
摄大乘论60
摄大乘论61
摄大乘论62
摄大乘论63
摄大乘论64
摄大乘论65
摄大乘论66
摄大乘论67
摄大乘论68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一切法的生因有内种跟外种

这个就是讲到种子有两种因:一个是生因,生起的生,它...

机深教浅,效果适得其反

疏文:增结者,《净名经》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发露...

【推荐】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么

问: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运那他改的是什么? 净界法师...

「相随心转」要如何转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

大安法师:万法唯心

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七岁,他看到佛钵就很高兴啊,他就过...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

先找到根本,才有资格修学

我们看现瑞许说: 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

【佛教词典】非得差别

【非得差别】 p0714   俱舍论四卷十八页云:非得、如...

【佛教词典】法施设建立

【法施设建立】 p0763   此声明处六相之一。瑜伽十五...

莲池大师法语开示

卍 生死事大。 卍 吾但知念佛,无他术也。 卍 龙树于...

灾难的启示与佛教的无常观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

荣辱不惊的老子

过去的圣人多生于乱世,所以,他们会成为圣人。比如老...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问: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慧律法师答: 癌症的起因目...

随各人施心大小,所感得饭菜不同

外在六尘是讲依报的环境。看六尘这当中有六段:色、声...

究竟坚固的「首楞严」

首楞严经,意思就是说此经所讲的道理,就是究竟坚固。...

传印长老:号召全国佛教界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热心公益

编者按: 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于2011年7月在...

坦诚地面对一切人,才不会心有挂碍

很多人不能安心修道,根本原因在于对解脱的信念不够强...

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

摄受十方一切有情不思议净土

此前六讲给大家介绍了一共有九种的净土视野,种类。若...

两个和尚

有二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周安士《欲海回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