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净界法师  2023/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六十一讲)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0三页,丁二、广释。

我们在读诵《楞严经》《法华经》,乃至于《华严经》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诸佛菩萨的身心世界,的确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身为一个初发心的菩萨,刚开始就是对佛菩萨的功德庄严,生起希求好乐的心,我们才从内心发起广大的菩提愿,我们才愿意走在这个充满坎坷而复杂的菩萨道。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当中,随着我们对佛菩萨功德的了解,就更加强我们的信愿,所以对佛菩萨功德的了解,对我们凡位菩萨来说是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存在我们心中的一种希望,也就是支持我们在菩萨道当中,一次一次的挫折当中,又不断进步的一种动力。到底佛菩萨的功德庄严有哪些呢?本论当中提到有两个重要的功德:

第一、涅盘,第二、法身。

这个涅盘的意思是说,当我们生命中遇到了痛苦的障碍,而从痛苦当中解脱出来以后,我们的身心出现一种寂静安乐状态,这种状态叫做涅盘。这样讲的话,广义来说是通于凡夫跟二乘人的。你说凡夫他今天肚子饥饿,他被痛苦所障碍,他把饭吃饱了,他的身心也会出现暂时的寂静安乐;但是凡夫的寂静安乐,是在有为法的因缘条件之下,才能够出现。二乘人当他的心进入到一种偏空的真理时,他也会出现寂静安乐;但是二乘人的寂静安乐,是在无为的空性具足的情况之下,才能够出现。所以凡夫跟二乘人的寂静安乐,都要有条件。

只有佛菩萨内心所成就的寂静安乐,是完全不需要任何的条件,所谓的无住涅盘。对于无住涅盘,古德曾经以一个偈颂来加以赞叹:[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说这个人他的生命体,是在百花的因缘当中这样度过去,但是他是片叶不沾身。就是说他的内心沾不沾,跟外境是没有关系,他自己可以作主的;佛菩萨的寂静安乐亦复如是,他不住生死、不住涅盘。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佛菩萨的寂静安乐,是不受生死跟空性的干扰,他任何时候都能够出现寂静安乐,这是他第一个殊胜的功德。当然第一个主要的因缘是偏重断恶,偏重断恶所成就的一种安乐的果报。

第二种叫法身,法身的内涵简单的说,就是大功德法之所庄严,故名法身。就是佛陀那一念寂静安乐的心,是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无量无边的自在所庄严的。这个法身的功德,我们前面也简略的说过了,这个地方无着菩萨就广泛的开示什么叫做法身的功德。

丁二、广释(分二:戊一十门分别;戊二释诸妨难)

戊一、十门分别(分二:己一嗢柁南颂;己二长行)

己一、嗢柁南颂

这当中有两段:一、十门分别;二、释诸妨难。我们先看第一个,用十科来赞叹佛菩萨的法身功德。首先讲出一个偈颂:

此中说一嗢柁南颂:

相证得自在,依止及摄持,

差别德甚深,念业明诸佛。

这个地方有十段,第一个相,讲到法身的相貌;第二个证得,法身应该怎么证得;第三个自在,法身有几种自在的力量;第四个依止,第五个摄持;第六差别;第七功德;第八甚深;第九念;第十业。总共有十段,来说明诸佛法身的功德。这个偈颂是一个总说,这以下长行就各别解释这十种的差别。首先我们看这个法身的相貌:

己二、长行(分十:庚一相;庚二证得;庚三自在;庚四依止 ;庚五摄持;庚六差别;庚七功德;庚八甚深;庚九念;庚十业)

庚一、相(分二:辛一征;辛二释)

辛一、征

诸佛法身,以何为相?

辛二、释(分二:壬一标数;壬二别释)

壬一、标数

应知法身,略有五相:

当然我们刚开始要了解的,就是他的一个相貌是什么?法身当中有五种相貌,我们看这个科的地方,先了解一下:

壬二、别释(分五:癸一转依为相;癸二白法所成为相;癸三 无二为相;癸四常住为相;癸五不可思议为相)

癸一、转依为相(分二:子一列;子二释)

子一、列

这当中有五科:一、转依为相;二、白法所成为相;三、无二为相;四、常住为相;五、不可思议为相。首先我们看第一个转依为相:

一、转依为相。

子二、释

谓转灭一切障杂染分,依他起性故;转得解脱一切障,于法自在转,现前清净分,依他起性故。

这个转依就是说,它有所转变、有所成就。它所转变的,是消灭一切的烦恼障、所知障。这依他起我们前面说过了,就是我们的心、心所法,简单说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识。我们一念心识这一部分,跟我执、法执相应,那种自私的心情、那种对法执着的障碍,这一部分的杂染分是消灭了,修习我空观、法空观消灭了。再接下来是成就种种的波罗蜜,转得解脱一切障,成就这种无障碍自在转的清净分(这个于法自在下面有一个逗号,这个逗号把它去掉:转得解脱一切障,于法自在转,现前清净分。)这样的心,就是转染成净。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前面讲到无住涅盘,也是以转依为相,其实法身的相貌,主要的第一个也是转依为相,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

古德的意思是说:从广义来说,涅盘跟法身都是转烦恼障、转所知障;但是从他偏重的角度,一般来说是转烦恼障而得大涅盘,转所知障而得大菩提,这有偏重。就是说你内心当中为什么会不寂静呢?一个人经常躁动不安,就是有烦恼,烦恼是障碍寂静的。说你为什么没有种种的功德庄严、没有种种的自在力?那是因为我们缺乏这个波罗蜜的善法,这个所知障是障碍菩提。

所以这个涅盘是偏重在断恶这一部分所成就的,这个法身是偏重在修善这一部分所成就,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把它一个偏重的特色厘清。虽然是转依,但是他内心的转变,第一个是偏重对恶法的转变,第二个是对善法生起的转变,这个地方是有差别。

癸二、白法所成为相(分二:子一列;子二释)

子一、列

前面的转依为相,是这五个相的一个总说;这以下四段是别释。这个白法就是无漏的善法,这个地方无漏的善法,指的是六波罗蜜的善法。

二、白法所成为相。

子二、释(分二:丑一标十自在;丑二配释一一)

丑一、标十自在

谓六波罗蜜多圆满,得十自在故。

诸佛菩萨,他一方面想办法调伏自己内心的烦恼,一方面在广大的人事当中积功累德。这个积功累德当然不会白费,成就他的身心世界有十种自在,他这个六波罗蜜多,刚好是配四种自在。

丑二、配释一一

此中寿自在、心自在、众具自在,由施波罗蜜多圆满故;业自在、生自在,由戒波罗蜜多圆满故;胜解自在,由忍波罗蜜多圆满故;愿自在,由精进波罗蜜多圆满故;神力自在,五通所摄,由静虑波罗蜜多圆满故;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罗蜜多圆满故。

这个地方有十种自在,刚好是配六波罗蜜。我们一个人经常喜欢布施,他的未来的果报有三种自在。第一个[寿命自在]:佛陀的应化身来到世间,他住世的寿命,能够长短自己决定,他这个寿命能够自在。

第二个[心自在]:前面的寿自在是法施,经常用佛法布施,就会招感寿命自在;这个地方是无畏施,这个地方的心自在,就是佛陀的那一念心,不受一切世间法之所染污。我们常说: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你经常用这种安慰、鼓励的言词来开导众生,使令众生离开怖畏;这样你在整个修行当中,就容易得到心自在,外在的这些干扰,你就不容易受干扰。你说:诶,有些人很容易受干扰。这个经常安慰别人的这个人,他不容易受干扰,心自在。

[众具自在]:这个是财施,这个众具指的是生活的资具,他不会匮乏,这个地方就是你因地的时候,喜欢用财物布施。譬如说:佛陀有一个阿罗汉的弟子阿那律尊者,在所有的阿罗汉当中,他的特色就是成就众具自在。他以前在家的时候是个王子,跟这些王宫大臣玩游戏的时候,他今天输了很多的饼干,他跟他的母亲要饼干,他的母亲说:我这盒饼干都被你输光了,饼干已经没有了。阿那律尊者说:这个饼干不可能没有的,应该是随时充满的。结果他母亲说:你不相信,我把这个空盒子打给你看吧。她一打开的时候,这个空的饼干盒又充满了饼干。

阿那律尊者后来出家,他跟那些师兄弟去托钵,当然有时候遇到富贵人家、有时候遇到贫穷人家供养比较差;但是任何一种粗劣的饮食,一进到阿那律尊者的钵里面,就转成甘露味,他的钵里面不允许有这种粗劣饮食出现。有时候吃不完,他把这个钵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分给其他的师兄弟,这个饮食一离开他的钵,又变成粗劣的饮食。

所以这个众具自在,就是说他的生活资具是没有缺乏的,当然这个是跟他的财富布施有关系,这个地方讲布施。这个地方讲持戒,一个喜欢持戒的人,在他未来的生命相续当中,他容易得到两种的自在:一者业自在,二者生自在。这个业自在,指的是他的身口意随心所欲,自然能够成就庄严。我们讲身口意的庄严,一般人意业容易庄严,我内心当中保持清净;但是他讲出的话,别人不见得喜欢听,他的动作别人也不见得看得欢喜,所以口业、身业的庄严是不容易的。

你看忏公师父,我曾经遇到一个在家居士,他是做生意的、做老板,做老板的人都带点憍慢,他说:他第一次到莲因寺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谁是忏公师父,他远远看一个老和尚过来,他就被他那种威严的身业所摄受,然后就很自然的拜下去,从今以后就归依三宝。就是说,一个人持戒久了以后,他的内心调柔清净,调柔清净的时后,他很自然所示现的身业口业,就得到一种庄严自在。当然这个地方的持戒,不是四众戒而已,是那个微细戒都持得很如法的,他的身口意就很自然现出一种高贵的气质,得到这种业自在。

[生自在],这个生指的是在三界受生,能够随愿往生而得自在,他想要到哪里去,他就可以到哪里去:他要到初禅、他要到这个欲界的天,到哪一天都可以的,因为他持戒的关系。我们一般人说这个人很富贵,其实富跟贵是不一样。这个人他喜欢布施,要是这个人不喜欢持戒,这个人他很有福报,资具很丰富,吃得很好、住得也好、穿得也很好,但是你看他就是没有贵气,看起来很俗气。如果你因地的时候,喜欢持戒又不喜欢布施,你这个人会有贵气,但是你的资具不一定会很充足。如果你因地的时候,喜欢布施、又喜欢持戒,你会有福报、又特别有庄严的贵气,他这个自在是因果的招感。

这个佛菩萨在多生多劫的生命相续当中,因为持戒的关系,得到身口意三业的自在,以及这个三业受生的自在。

[胜解自在,由忍波罗蜜多圆满故]。这个胜解的意思,就是说他的内心能够转变一切所缘的境界,比如你看到这个地方有一堆火,热恼的火;但是菩萨说这个火是一个清凉水,它就转成清凉水。为什么呢?因为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他经常修习忍波罗蜜,你用任何的恶因缘去刺激他,他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安忍不动的力量,于诸境缘安忍不动。他每一次受到刺激,就累积一种忍辱的力量,这种忍辱的力量不可思议;等到这个忍辱的力量功德成就以后,他就可以用那个忍波罗蜜的力量,得到胜解自在。你说来到一个不好的环境,他说这个环境是怎么样的,这个环境就随顺他心里所想的,就产生变化。为什么呢?因为他累积一种忍波罗蜜的力量在心中。

我们经常说:心跟境接触的时候,这是一个所缘境,这是一个明了的心,这两个接触的时候,关键点是看谁先动。风动?幡动?结果不是,是仁者心动。你心一动,你这个心就被环境牵引了;你心不动,环境就跟着你走。就是说心跟境到底是谁的力量比较大?就是看谁先动,就知道哪个力量大。

[愿自在,由精进波罗蜜多圆满故]。这个愿就是心中的愿望,前面的胜解是说这件事情已经出现了,我去改变它;这个愿就是这件事情还没有出现,我希望我来生能够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心中有愿望。这个人他如果多生多劫是修精进的,他在修习功德的时候,凡事是有始有终,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人,他做什么事──我只要发愿,我要拜三千佛,三千佛我一定把它拜完。这当中有什么挫折障碍,他完全无所畏惧的,他凡事都是坚持到底,决不放弃。他养成这样的一种力量,这个人他心中不能随便发愿,他一发愿,这件事就会出现,因为他得到愿自在,精进波罗蜜多就会招感愿自在。

[神力自在,五通所摄,由静虑波罗蜜多圆满故]。这个神通力,这个地方指的是五种神通,除了漏尽通以外的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神足通、他心通,这个是由四禅的禅定波罗蜜多所成就的神通。

[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罗蜜多圆满故]。这个般若的法门,你经常听闻佛法如理思惟,会产生两种自在:第一个智慧,这个地方的智慧指的是你能够善知众生根机的差别,你一跟他接触,你就知道这个人的根机是人天种性、是二乘种性、是大乘种性。连阿罗汉都没有这种力量,因为阿罗汉他不想广学法门。第二个法自在,这个法自在是我们能够安立种种的法门来摄受众生,前面是看根机,这个是施设法门。就是说,你这个人经常喜欢广学大乘佛法,听闻角度,他是偏重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娑婆世界这个八相成道的这个丈六比丘相,偏重在讲赞叹这应化身的十种自在。大乘法教如理思惟,你在未来的果报当中,你的智慧会比一般人来得广大,你在观察众生的根机、你在施设种种的教法,会比一般人高明多了,这个就是由般若波罗蜜多所成就的。

这十种自在,在法身当中,他所赞叹的是偏重在应化身,就是从释迦牟尼佛角度,他是偏重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娑婆世界这个八相成道的这个丈六比丘相,偏重在讲赞叹这应化身的十种自在。

癸三、无二为相(分二:子一列;子二释)

子一、列

三、无二为相。

子二、释(分二:丑一无有无相;丑二无有为无为相;丑三无异性一性相)

丑一、无有无相

谓有无无二为相,由一切法无所有故,空所显相是实有故。

这个是法身的第三种相貌[无二]。这个有为法都是对立的,你要嘛就是对、要嘛就是错,要嘛就是有、要嘛就是空;但是法身的相貌是离开对立的,这当中有三种的不二。

我们看第一个[无有]无相,没有[有相]、也没有[无相]的对立,[谓有无无二为相]。一般来说[有相]就是你能够见闻觉知的,比如说这是一张桌子、这是一朵花,你内心能够见闻觉知、能够感受到的;这个[无相]是不可以去见闻觉知的,它是一种虚无的东西,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这两个是对立的。

但是法身呢?它却能够把有相跟无相作一个圆融。怎么说呢?[由一切法无所有故]。从法身的观察,是没有凡夫的这些遍计执,我们讲遍计本空,他没有在内心当中安立一个自我,然后产生一种私心,爱着自我的心,也没有一种法执。从遍计执的角度,它的体性是空的,[一切法无所有故],[空所显相是实有故],遍计执的空,它所显的是一种圆成实性,所显的圆成实性所谓二空真如的体性,这个体性你不能说没有的。在唯识学上说遍计执是不存的;但是依他起是因缘有,是暂时存在;圆成实性是真实有,二空的体性,在唯识的角度不能说没有。

我们这一念心,在处理这一念心的态度上,大小乘是有所不同:小乘对于内心是急于要把它消灭,所以他也没有所谓的安不安住的问题,你看小乘学者很少说内心要怎么安住,内心就是把它消灭,干嘛要安住呢?就是把它消灭掉就好了,灰身泯智了。大乘佛法的心不能消灭,它要转变,但是你要转变之前要先安住,因为你不能消灭它,你就必须要找到一个点来把它安住。

你经常会说:菩萨的这一念心,不能够像凡夫一样放纵、也不能像二乘人断灭,那这个心要怎么安住呢?这个地方就说明,[空所显相是实有故],就是二空真如的体性,你就是住在那个地方。我们一念的心识,住在二空的真如体,你说它是非空非有。这个非空非有,古德讲出一个偈颂来形容它:[觅即知君不可见],但是[不离当处常湛然]。你说它有,你去找它又觅即知君不可见,它没有一个真实的、对立的我相法相可得;你说它没有,它可又是了了分明,不离当处常湛然,它清楚分明的显现出来。这样的偈颂就说明了[由一切法无所有故],但是[空所显相是实有故]。这个地方你就可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丑二、无有为、无为相

有为、无为,无二为相,由业、烦恼非所为故,自在示现有为相故。

我们一般的有为,指的是十法界的染净因果;这个地方的有为,偏重在杂染的这一部分。为什么它不是有为呢?因为它不是烦恼跟业力所成就的。我们的业报身,它就是烦恼跟业力所成就的,它有快乐,但是它这个快乐是夹杂着痛苦。这个法身呢,他是六波罗蜜的功德所成就。[自在示现有为相故],他不是凡夫的有为烦恼所成,但是他又能够随顺他的大悲愿力,显现种种的差别庄严。你看这个极乐世界,有些人说极乐世界就是跟诸天一样!其实极乐世界是法身的大悲愿力所显现出来,它不是凡夫的烦恼业力所成,这个地方要说明一下。看丑三的无异性跟一性相,没有一跟异的对立相:

丑三、无异性一性相(分二:寅一长行;寅二颂)

寅一、长行

异性、一性无二为相,由一切佛所依无差别故,无量相续现等觉故。

这个异性,就是体性是各各差别的,比如桌子跟椅子是不一样,叫异。这个一性呢,就是体性是相同的。这两个相是对立的,但是这个法身可以把这两个对立的相圆融。怎么说呢?由一切佛所依无差别故。一切的佛陀,他所依止的真如是没有差别的,法身是一种功德庄严,但是他的依止是以二空为体。其实涅盘也是以二空为体,涅盘跟法身都是果报,这两个殊胜的功德果报,都是以二空的真如为体。

所以我们讲一切佛所依是没有差别,你不能够说释迦牟尼佛所依止的真如,跟阿弥陀佛所依止的真如不一样,不能这样讲,从他内心的道来说,是佛佛道同的。这个地方是讲非异。[非一]呢,[无量相续现等觉故]。但是从因果的角度来说是有差异,怎么说呢?每一尊佛要成就之前,他一定有很多很多因地的修习。这个地方的相续,指的是诸佛在因地的时候,他五蕴的生命体、他一期相续的生命体,在成就因地的时候,他所发的愿、所修的波罗蜜,乃至于他成就等觉菩萨的时候,他因地的愿跟他的功德是不一样的,所以他所示现的佛身、净土的相貌、种种差别的眷属,这样子来讲,阿弥陀佛跟释迦牟尼佛是不一样的,因地不同。

譬如说:咱们这个义德寺,大家都想要成佛、大家都想要趋进二空的真如,这一点是没有差别的,你不能够说我要进入的空跟你进入的空不一样,不能这样讲,方便是不同,所要趋入的目标是一样;但是过程一定不一样,你看有些人喜欢布施、有些人偏重持戒,你在因地的时候修学不同,以后你的眷属肯定不同。你看有些人他的眷属很有福报,但不一定有贵气;有些人的眷属看起来很高贵,但是不一定很有福报;有些人的眷属又有福报又有贵气。

那这个差别是怎么来的呢?跟你在成就佛道的过程有关系。你有什么样的过程,你就会招感什么样的眷属,就会成就什么样佛的名号。所以这个地方讲[无量相续现等觉故],你在因地的时候,有无量无边这种相续的生命,乃至于成就等觉菩萨,这么长大的一个过程是有差别的,所以就造成一个佛的差别。这个地方讲到非一非异,无着菩萨又用偈颂把它开出来,我们看这个地方,先看第一个偈颂:

寅二、颂(分二:卯一释无异一性;卯二广非一多相)

卯一、释无异一性

释无异一性,先把这个一跟异的相,这种圆融相说明一下:

此中有二颂:

我执不有故,于中无别依,

随前能证别,故施设有异。

我执就是凡夫,他在因地的时候修很多善法,但是他的善法是以自私的心态来修,他不是为了利益有情的心情来修;他这种自私的心态修善法,就累积生命三界流转的果报,就造成了凡夫的生命体是差异的。但是法身以上的菩萨,他的我执已经慢慢消灭了,所以他们已经在生命当中,彼此间找到一个共同的依止点了,就是所有的佛菩萨,比如说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这些菩萨,他们所依的体性,已经不是依止自我,而是依止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地方是没有差别的;

但是毕竟文殊菩萨跟普贤菩萨是不一样。怎么说呢?[随前能证别,故施设有异]。因为能够成就文殊菩萨、成就普贤菩萨,也不是一天造成的,他以前在因地所修行的过程,他能够成就的这个波罗蜜的善法是有差别的,他的发愿是有差别的,所以他成就这个结果的时候,他名号的施设,乃至于他所摄受的眷属,自然是有差异的。所以这个地方,理体上所安住的是没差别,但是从空出假,这个佛菩萨在摄受众生的时候,他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我们看第二段的广说非一跟非多:

卯二、广非一多相

种性异非虚,圆满无初故,

无垢依无别,故非一非多。

我们先说明诸佛菩萨的差别相,诸佛菩萨的差别有四种差别。第一个[种性异]:你说每一个人在成佛的过程当中,他刚开始见佛闻法,他所产生的善根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他是先修人天善法,再转成大乘;有些人是先修二乘法,再回小向大的;有些人是正直舍方便,但修无上道,他是直接通往大乘:所以这个三乘、乃至五乘的种性是差异的,这是第一个,刚开始的这个见佛闻法,他所闻的这个道理、根机是差别的。

[非虚],前面[种性异]是偏重在智慧,这个地方是偏重在福德资粮。他在因地的加行,这种波罗蜜的加行,也是有差别。有些人他刚始偏重持戒、有些人他偏重布施、有些人偏重忍辱、有些人偏重止观,各式各样的差异,这个资粮力是不一样。

[圆满],等到慢慢这个功德圆满以后,成佛了,都施设三乘的教法,但在施设三乘教法的时候,也有偏重的差别。

[无初],这个[无初]就是说,在这么多尊的佛当中,是没有第一尊佛的。我们讲佛佛是前前引生后后,你为什么能成佛呢?你因为见佛闻法嘛。你说:我没有见到释迦牟尼佛。你没有见到释迦牟尼佛的色身,但是他灭度以后,他留下的教法,你看到他的法身也是一样。每一尊佛都要依止前面的佛而成佛,没有一个人能够无师自通的,除了辟支佛以外,你没有佛出世,你顶多顶多成就辟支佛。所以每尊佛都要有前尊佛来作引导,所以这样子讲是没有第一尊佛的,这个是一个圆圈,你找不到起点。

这个地方是讲到佛的这些差别,没有第一尊佛的意思,就是破除在《阿含经》里面,说明世间上只有一尊佛的错误见解。如果世间上只有一尊佛,就是释迦牟尼佛,那就应该有第一尊佛;但是大乘佛法是认为没有第一尊佛,那表示有无量佛的意思。这个地方,无量的佛他所依止,[无垢依无别,故非一非多]。这么多佛的因地、果地的差别,但是他们所证得的我空、法空的真如是没有差别的,所以说非一也非多,是这个意思。

这个(癸三)[无二为相],我们作一个总结。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他解释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这个阿弥陀佛成佛的成佛,蕅益大师有很详细的开示。成什么佛呢?一般来说,

成佛有二种:第一、成法身佛,第二、成应身佛。——蕅益大师

成法身佛是比较容易,你初地的时候你就成法身佛,你在初地当中,你就有能力能到一百个世界,来示现八相成道,你有这个能力;但是你不一定有这样的因缘条件。你要示现成应化身的佛,你必须在成就法身以后,第一个发愿,在清净法身这样一个理体里面开始发愿,你说:诶,这个世间上空气质量很差,我对空气是要求很高的,我以后的国土不能有空气污染。诶,这个水我们经常要用到,喝开水、洗澡都是要靠水,我以后的水要具足八种功德。你可以对你未来的正报、依报有种种的规划,但是你必须要知道一个观念:你规划得愈详细,你要成就这一期应身佛的困难度就愈高。但是没关系,我要盖一个大殿,我随便盖一盖,三年盖起来,也可以;你说我要花一百年盖一个大殿,也可以。

总之,你在应身佛的时候,你是在法身的时候发愿,然后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的波罗蜜,来满足你这个愿,然后你这个愿成熟了,你才有资格示现八相成道,你才能够示现佛身。在你这愿没有满之前,你就算你有能力示现佛身,你不能现佛身,你只能够现菩萨身。就是说,一佛出世,千佛护持,这个佛因缘成熟了,诶,你做他的弟子,护持他,因为你的因缘还没成熟嘛,还没到你表现的机会嘛。等到你的因缘成熟了,你跟你有缘的弟子也成熟了,那别人就开始来护持你了,你就知道应化身是怎么成就的。

你不要说:诶,那个人有能力,他是法身菩萨,他能够在一百个世界。理论上是这样讲,但是你要等因缘条件具足。在经论上说:你如果条件不具足,你今天证到初地了,你很高兴,证得我空、法空的真如,你现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身,结果没有人跟你出家(诃──),你说这件事,是不是觉得很尴尬呢?所以不可以。成就法身不必等待因缘,成就应化身你一定要等待因缘,因为你要跟众生互动,你怎么能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是不是。所以你这个应化身是千差万别的,这就是为什么古德说: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阿弥陀佛在这一期的寿命当中,所成就的依正庄严,的确是困难度很高的。我们见佛的主要因素是见佛闻法,你可以告诉我,哪一个有佛住世的世界,是五尘说法的吗?就我所知道是没有,有的地方色尘说法、我们娑婆世界声音说法、有些地方是靠味尘说法,很少有一个世界是色声香味触五尘都说法,很少,这个道场很少的。

所以阿弥陀佛他成就这一期的功德是很难的,困难度很高的。那这个国土出现了,你得要把握,你没把握的时候,这个阿弥陀佛的因缘消失了,那你要等到下一个人、下一个法身菩萨、或者哪一尊佛再发愿,再成就这个国土,那就不容易了。所以应化身是差别的,但是应化身他所依的这个空性的体是没有差别的。这个道理大家要清楚。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放弃自我主导权,真如才会显现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当然我们...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

第六意识是众祸之门,但也是众妙之门

我们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唯识,对我们内心的状态很容易...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

蕅益大师把佛法的修学的目的以四个字来做一个总结,就...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第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 名言熏习。 这个名就是名字,言...

如何判断内心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别各别说明业果各别的相貌。 我们看...

【推荐】什么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

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什么是依他起性? 我们一个念头起来具足三性,你要正确...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

楞严经中讲有个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时候,先观察...

检讨「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检讨自己的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我们平常不知不觉中,都在...

凡夫性情不定,遇正则正遇邪则邪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

释永信:僧人不要靠神秘来维持佛教形象

导语 寺院本来就是学校,是宣扬人生真理的学校,而且...

【佛教词典】未得意补特伽罗

【未得意补特伽罗】 p0491 瑜伽九十卷十一页云:未得意...

【佛教词典】约二世明十二因缘

四教仪云:次明二世十二因缘者,出大集经,佛为求辟支...

临终之时,阿弥陀佛抢先把我们带走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

每个人进入佛门都各有因缘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缘。近来甘肃一弟子,名郑哲侯...

没人绑住你

三祖僧粲继承慧可的事业,广施法雨,普度众生。 一天...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

我们要想出苦,不是空间处所的改变,苦在心上,得在心...

孝养父母的果报是怎样的

佛经上讲,孝养众生,孝亲是为自己培植福报最快的方法...

毛巾热敷的十种保健方法

中医上讲温则通,通则不痛,用毛巾热敷实际上就是达到...

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心中,没有距离。 观世音大士证得耳...

四种念佛的方法

净土往生的因行,各祖师所强调者虽有不同,但多以信愿...

你只要不随妄转,就有救了

我们不能在因缘所生的一念心识去跟妄想对治,你不是它...

阿姜查回答有关修行的问题

问∶ 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答∶ 修行不...

金子与屎橛

有一块金子,被人做成了屎橛的形状。 人见了问它:你...

证严法师:这才是真布施

布施钱财是为了要做好事,并非一定要捐很多钱才叫做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