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净界法师  2023/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五十七讲)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九0页,庚十三、三智差别。

我们前面一大段,讲到菩萨六波罗蜜的法门,也就是说,菩萨根据六度的法门,来积集福德跟智慧两种资粮,而趋向无上菩提。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事实上这六度的法门,是通于五乘的修行。也就是说,你看二乘人,事实上他也是修习六度;你看人天乘的人──一贯道、基督教,也是修六度。这个地方,大家就提出一个问题:那菩萨的六度跟其他乘的六度,有什么差别呢?本论当中,提出了菩萨的六度有两种的差别。

第一个,菩萨的六度有增上的功德:菩萨在修习六波罗蜜的时候,他对自己的菩提心是有增上的功德。你每一次的持戒,你的菩提心就增上;你每一次的布施,你的菩提心也会增上,这一点是其他乘所没有的:他在六度当中,能够使令自己不断的辗转增上,而趋向无上菩提。

第二个,菩萨的六度有解脱的功德,它能够让你在烦恼障、所知障当中得到解脱,这一点也是其他乘所没有的。为什么菩萨修习六度,能够产生增上、产生解脱的功德呢?因为菩萨修习六度的时候,他有一种甚深的观照。我们大家都知道,每一个法门在修行的时候,你用不同的观照,它会有不同的结果。菩萨是用什么因缘来观照,能够产生这样的功德呢?

我们简单的说明一下。菩萨在修六度的时候,是两层的观照:第一个是因缘观,观察整个十法界的因果,我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一点,在因缘观,我们前面增上戒学菩萨的戒法当中,就讲得很清楚,从因缘观而生起一种增上的功德。第二个是菩萨能够修习真如观,观察我空、法空的真如,这个时候能够成就解脱。这一部分,在菩萨的增上心学跟增上慧学,对菩萨的真如观有详细的说明。

所以菩萨因为透过因缘观跟真如观的观照,能够使令整个六度,变成能够产生增上跟解脱的力量,这一点是大乘的六度跟其他乘所不同的地方。我们现在这一科是讲到[增上慧学],[增上慧学]当中,讲到无分别智的差别相貌有十六段,这个地方讲第十三段:

庚十三、三智差别(分二:辛一引喻;辛二配显)

辛一、引喻(分四:壬一约无言说及言说喻;壬二约无了别及了 别喻;壬三约无分别及分别喻;壬四约无领受及领受喻)

壬一、约无言说及言说喻

三智差别,讲到加行智、根本智跟后得智的差别相貌,这个地方有引喻跟配显,我们先说譬喻。譬喻当中有四段:我们先看第一段约无言说及言说来作譬喻,心中有言说跟没有言说,来譬喻三种智慧的差别。

如哑求受义,如哑正受义,

如非哑受义,三智譬如是。

第一个,讲到哑巴,就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他向人家请求种种的法义,也就是说他这个时候对法义还没有完全了解,正在请求;这样子是比喻加行智,加行智在带相观空的时候,他心中对于真如理还没有完全明白,对真如也不能够实际的加以言说,所以叫做如哑求受义,他不能够真实的了解义理,也不能宣说的,他要有所宣说,一定要依止古德的名字来学习,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如哑正受义:这个哑巴正在受用种种的义相,他已经了解义相,但是他不能言说;这个是比喻根本智契证真如理的时候,他心中很清楚分明的跟真如相应,但是这个时候是离一切言说相,不会说话的,这个是譬喻根本智。

第三个,如非哑受义:一个会说话的人,他已经受用义相了,他不但能自己受用,也能够安立名词加以表达,这个地方指的是后得智。三智譬如是,这个地方,是约我们嘴巴表达的这一部分,来分别这个三智的差别。

壬二、约无了别及了别喻

前面约嘴巴的说话,这个地方约心中的了别。

如愚求受义,如愚正受义,

如非愚受义,三智譬如是。

(这个地方二智写错了,应该三智譬如是。)说一个没有读过书、没有知识的愚痴人,他现在正向人请求种种的义相;这个地方也是一样,这是比喻加行智。如愚正受义:一个愚痴的人,他内心已经了解义相,但是他这个时候,因为没有读过种种的书籍,也不能表达;这个地方是譬喻根本智。第三个,如非愚受义: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能够通达义理,又能够生起种种的宣说,这个地方是譬喻后得智。三智譬如是,这个地方是约心中的了别,来分判三种智慧的相貌。

壬三、约无分别及分别喻

这个地方是约前六识的计度分别跟没有计度分别来作一个说明:

如五求受义,如五正受义,

如末那受义,三智譬如是。

比如说我们讲前五识,前五识跟色、声、香、味、触接触的时候,那是一种直觉的反应,它不带言说相,它不能去形容这个五尘的相貌,不可以形容的,这个指的是加行智。它在求,当然也没有得到真实的义相,还在求嘛。第二个,如五正受义:前五识清楚的看到种种的义相,但是也不能言说,这个是譬喻根本智。第三个,如末那受义:这个地方的末那,古德说是指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跟前五识配合的时候,了别外在的人事因缘,它也能够生起计度分别,安立种种的名言,为人家描述、宣说,这个地方是譬喻后得智。三智譬如是:这个地方是约着计度分别来说明。

壬四、约无领受及领受喻

这个地方是约法义的领受。

如未解于论,求论受法义,

次第譬三智,应知加行等。

比如说一个菩萨,他对某一部论的法义不能明白,那他怎么办呢?他有三种次第:第一个求论,第二个受法,第三个受义。我们说明一下。刚开始他求论,他是向人家请教这个论的法义,正在请教的时候,是比喻加行智;这个时候他受法了,能够通达种种的名相,能够背诵种种的名相,但是不能宣说它的义理;第三个受义,他不但通达名相,也能够明白当中的道理,来作种种的宣说,这个受义就是指后得智。次第譬三智:我们透过这四个譬喻,就知道这三种智慧的差别相。

辛二、配显

应知加行等。

应该知道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的相貌,就像前面所说的情况一样。我们菩萨在观照的时候,有因缘观跟真如观。在果地上,我们讲根本智、后得智,其实因地上就是因缘观跟真如观,一个是有分别,一个是无分别。比如说,一般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是这一念心去分别弥陀的功德,因缘观你一定是要分别的,因为你要增上,因缘观是让你增上的,在所缘境当中种种的增上。那你在念佛的时候,你很清楚的信愿具足,对弥陀功德的信心、发愿,这一念心的作用,是一种善业的作用。

但是你有时候要想一想,想什么事情?你不能老是活在因缘观,你想说:你这个善念,你要问一句话说:你从什么地方来?这句话很重要。就是我现在念佛的心,是从什么地方来?我们的心,一般来说是向外的,不管是攀缘杂染的相貌、或者攀缘清净的相貌,都是向外。这个时候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时候,你的心开始向内观照,逆流照性,你就回归到你最初清净的本来面目去了,就回到你的整体生命。

《楞严经》把这个个体生命──我们这个因缘观的分别心,跟你的本来面目,作一个譬喻,它说:就像这个大海跟一个小波浪。大海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深广大海,它打到石头,突然间出现一个小波浪,它也会打到另外一个石头,又生起另外一个小波浪。我们现在这一念心,你是一个女人、或者是一个男人,你现在的心是什么?是一个小波浪。就是你整个清净的本性当中,被业力碰触以后,创造你现在的心念,这个心念是生灭的,它不是你的本来面目;但是你要增上,还得靠这个心念;但是你这个心念的本性是清净的,你又回到你的整体生命,又回到大海去。

所以当你死亡的时候,你现在的心念又回到大海;这个时候,它又创造另外一个心念,你来生可能是一个转轮圣王,又创造一个转轮圣王的心念,你又用这个转轮圣王的心念,来行菩萨道,断恶、修善、度众生,增上;死了以后,这个心念又回到大海去:就是有时候依体起用,有时候摄用归体。当然有人会说:那我为什么要回到我的本来面目,我就活在当下就好?很多人讲修行活在当下,其实活在当下这句话是不够的。活在当下,你的心念只会增上,没有办法解脱。

我们在现前的因缘当中活动,会产生很多的执取,你一定要把心带回家以后,《楞严经》说:一个人能够把这个小波浪回归到大海,再从大海回到小波浪,经过这个过程,你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

再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你心中的执取会淡薄很多,你知道今生只是无量波浪其中的一个水流而已,它不是你生命的全部,它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当然你今生有今生的责任义务要了,但是它毕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而已。所以,我们在修菩萨观的时候,你的因缘观产生增上、真如观产生解脱,这两个要交互作用、交互观照,一个是破执,一个是增上。

庚十四、二智譬喻(分二:辛一闭目开目喻;辛二虚空色像喻)

辛一、闭目开目喻

前面是三智,这个地方把根本智跟后得智拿出来作一个譬喻,把这个差别作一个譬喻。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是闭目跟开目的比喻:

如人正闭目,是无分别智,

即彼复开目,后得智亦尔。

说一个人的眼睛有两种状态:在睡觉的时候,你的眼睛闭着,你就看不到一切法的相貌;这个指的是无分别智契证真如的时候,当你把心带回家的时候,是一切法不可得,那是回归到清净的本性上去了。但是你睡醒了,眼睛一张开,哦!又看到种种人事的境界,又开始去断恶、修善、度众生;这个时候后得智亦尔,又是属于我们的因缘观。就是从打开眼睛跟闭上眼睛,来譬喻真如观跟因缘观。

辛二、虚空色像喻

应知如虚空,是无分别智,

于中现色像,后得智亦尔。

比如我们讲虚空,虚空有两个特性:第一个它是清净无染,第二个是广大无边。所以我们经常说:虚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个清净跟广大,是比喻无分别智。我们这个分别心、生灭心,都是一个有相的、单向的执取;但是你回归到无分别智的时候,你内心是回到大海,广大的所缘境,所以它能够调伏执着,因为它的所缘境是广大的。

[于中现色像,后得智亦尔]。你在虚空当中现出种种房子、树木的色相,这个就是后得智了,这菩萨那一念的菩提心当中,开始思惟怎么去断恶、修善、度众生,完成今生的使命,这个是后得智。

庚十五、无功用作事

这个地方是有人提问:因缘观能够产生增上的功德,但是这个真如观、无分别智,它完全不能分别,菩萨修习无分别智,对菩萨根本不能增上,那修无分别智干什么呢?有人提出这样质疑。无着菩萨就回说:无分别智的妙用无穷。

如末尼天乐,无思成自事,

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

讲出两个譬喻,说天上有两种的宝物:第一个是摩尼宝珠,这个[末尼]就是如意的意思,你能够向摩尼宝珠乞求,所求如意;第二个是天上的乐器。这个摩尼宝珠跟天上的乐器,无思成自事:它们都没有明了性,摩尼宝珠本身不能分别,天上的乐器也没有人弹奏,它本身也没有分别,但是它们能够成办自己的事业。摩尼宝珠能够让你所求如意,天上的乐器能够演奏种种美妙的音乐,它们两个都是没有分别,而能够生起这么多的妙用。

前面是比喻,这以下合法。[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我们要知道一件事:三世诸佛能够成就广大的事业,到十方世界,月印千江,百界做佛,同样一个法身现出无量无边的应化身,那一定是要有无分别智,才有办法做到的[常离思亦尔],那是远离我们凡夫这种个体生命的执取。

所以《楞严经》上说:我们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凡夫的生命,我们追求一个波浪,但是却放弃了整个大海。就是说,我们太重视今生的生命,把今生的生命看得太重要了,把今生的得失看得太重要,产生种种的执着。你太重视今生的生命,你就失掉了无量的生命。佛陀他是怎么样呢?佛陀放弃了个体生命,结果得到了无量生命。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思惟。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个,你追求今生的安乐,个体生命看得很重要,但是你死亡的时候,所有的希望全部破灭。这个个体生命、这个波浪,这个大海打到石头的时候现出一个波浪,这个波浪也不会太久,它掉到海里的时候,又消失掉了,你临终的时候,就会非常的恐怖不安。第二个选择,你放弃今生的个体生命,追求无量大海的生命,就像佛陀一样,[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这样子的话,你就要远离对今生的执取。

所以这个地方是说,一个修无分别智的人,才能够真正产生广大的佛事,你的心胸才能够开阔。这个是说明佛陀无功用的妙用,当然这个无功用主要是要无分别智、真如三昧的加持。

庚十六、甚深(分二:辛一境智甚深;辛二法性甚深)

辛一、境智甚深

这讲到无分别智的意境是甚深的。这个地方的甚深有两段:第一个境智甚深,第二个法性甚深。一个是能缘的智慧甚深,一个是所缘的法性真如是甚深。

非于此非余,非智而是智,

与境无有异,智成无分别。

这一段我们分成两小段,先看无分别智的所缘境。无分别智的所缘境是什么呢?非于此非余,非于此这个此指的是依他起性。无分别智的所缘境不是依他起性,因为依他起是有相的境界,凡夫都是在依他起产生执取,就产生了障碍。所以无分别智,它不是攀缘依他起;但是它也非余,它也没有离开依他起,因为你修习空观,也就是在人事的因缘当中,观察它无自性,而安住在空性。

古德讲一句话:[见相离相]。见相跟离相这二句话,你要把它合在一起讲;如果你认为见相跟离相是矛盾的,那你就没办法修无分别智;那是你同时见相,同时又离相,诶,这个就是[非于此非余]。[非智而是智],这个地方是讲能观的智,它不是一般的智,因为这个智慧都是要分别──观察、抉择、分别,它不是智,但是它又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抉择,它是一种不起于相的智慧。

[与境无有异,智成无分别]。这种智慧的甚深,它跟所缘境是没有能所差别的,如如智契证如如理的时候,是能所双亡,没有差异的,所以我们安立它叫无分别,因为它能分别跟所分别都是如的相貌。这个地方是赞叹无分别智的殊胜,它能够见相而离相,能够能所双亡,趣向一如。当然这个地方所谈的,都是说能观的智慧是甚深的,这个地方讲无分别智所观的真如法性也是甚深的。

辛二、法性甚深

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

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

所以我们要知道:你修无分别智的时候,你要了解一个道理──一切的缘起法,它的本性是没有分别。这个观念很重要。我们修无分别智,不是说一切法本来是有分别,那我们修无分别智,把它变成无分别,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说它本来是有分别的,那我们自己一厢情愿的把它观成无分别,不是这样,这样就不合道理了,这样就变成颠倒了。

而是说,一切法本来就是无分别,我们修无分别智,刚好跟它的本来面目完全相随顺,这个地方你要了解,一切法本来就没有分别。那为什么会有分别呢?因为[所分别无故],这是第二段,因为我们自己安立了名言,产生了很多的想象,这一切法就产生分别了;但是这个分别,从真实义来看是不存在的,是活在每一个人的妄想当中。

比如说,我们今天看到桌上有一盘榴莲。这个榴莲是──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它没有什么义相存在;但是你看到榴莲以后,你把它想像成:诶,这个榴莲的味道是甜美的,它的性质是滋养的,哦!它的义相就出现一个正面的义相,就会推动你想要去吃它。如果你看到这个榴莲,你想象这个榴莲是臭秽的、性质是刺激的,你马上会离开那个地方。所以你说它是什么性质呢?[所分别无故],因为它所缘的义相是不存在的,所以就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但是你不管怎么想,这些在真实义上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无分别智无,这第三段。

什么叫做无分别智无呢?古德解释说:既然一切法本性是无分别,而且是恒常的现前,那我们凡夫为什么不能看到这个清净的本性呢?如果一切法本性本来就现前,那应该每一个都能够契证真如,为什么我们没办法契证呢?这个地方的答案是说:因为我们无分别智无,我们缺乏无分别智的智慧,随顺妄想而转,就把真相给遮盖了。所以无分别智的意思,就是把我们心中的妄想消灭掉,看到诸法的真相,这个就是无分别智的目的。这个地方的观念,这句[无分别智无故]是很重要。

一切法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变化?主要就是因为它没有真实相,所以给大家很多想象的空间。我们人跟人之间的相处,我们经常会讲一句话说:解决问题,我们之间有障碍,要解决一下,沟通一下。其实解决问题,只是对了一半,有些问题是不能解决。比如说:有些事情是有对错的,这个在因果上是有对跟错的,那应该解决,大家把话讲清楚、说明白,这样子就把问题解决掉了,因为这个在经论上的戒定慧里面,有明确的规定、有教理的印证,这个事情,大家可以把话讲清楚、说明白,解决问题。

但是有些问题,是没有标准的答案,通通对,只是个人看法不同而已,这样子,诸位要知道,人跟人之间就不能解决问题,叫做化解问题。诸位你可能会觉得有些事情,人跟人之间有些事情把话讲清楚了,会比较好;有些事情话不能讲清楚比较好,话没讲清楚,彼此间的差异还能够互相包容,达到一定的平衡跟默契。有些事情把话讲清楚了以后,大家扯破脸,永远形成对立。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一切法本性是没有分别,问题是大家都捏造很多很多的想法在心中。而这个想法,如果不牵涉到对错的,其实不要去碰触,让修行者自己慢慢提升、慢慢提升。

所以诸位研究戒律,你知道这个七灭诤法,其中有一个,佛陀告诉我们:如草覆地。就是这件事情很难处理,佛陀告诉用这个草把它盖起来。我刚开始出家的时候想:佛陀怎么这么消极呢?事情应该要讲清楚、说明白!我们以前受西方教育,就是说什么事情请你过来,你怎么样,我怎么样,讲清楚。其实这样子,可以处理一部分的问题;有些问题真的是不要处理,通通不要动,不要动的时候,还能保持一定的平衡。大家不断的提升自己,从个体生命慢慢回到整体生命,把心带回家,慢慢慢慢悟到真如理的时候,大家看到生命是如梦如幻的,这个时候,大家会一笑置之。

但是程度不够的时候,你去碰触这个,尤其是法执的问题,很容易就引起诤议。所以你要读到这句话:[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其实你在人世间的相处,你就知道很多事情是不能解决的,只能够化解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让时间慢慢的淡化,这个是最好的方法。

己二、释三智别(分三:庚一加行智;庚二根本智;庚三后得智 )

庚一、加行智

前面是讲到三智差别的相貌,这地方是说明三智个自的品类。我们先看加行智:

此中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谓因缘、引发、数习生差别故。

加行智就是一种观照的智慧,假藉名言的观照,叫四寻思。这个寻思的智慧,有三种因缘会生起。第一个是因缘生:因缘生指的是,你过去生曾经听闻大乘佛法,有这样的正见善根,所以你今生遇到大乘佛法,很自然的产生欢喜好乐的心情,这个是过去正见的善根。第二个引发:你在过去生当中,曾经修习无分别智的止观加行,有这个思慧,这个就不是正见了,而是正念。所以你前生有这样正念的善根,你听到大乘佛法,很快的就随顺悟入。第三个数习生:数习生是指你今生能够听闻、又能够修习止观,使令它增长。所以这个加行智,有三种的因缘可以生起。

蕅益大师在菩萨戒,讲到大乘善根,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菩萨种性有两种。一种菩萨种性是不坚固的:就是说你发了菩提心以后,很容易退的,就是你只有过去的善根,而今生没有数数的栽培;或者你前生没有善根,今生才开始栽培的:这种善根都是容易退的。有一种菩萨种性的善根是坚固的:就是你有因缘生跟引发生的前生的栽培,又有今生的数数熏习,这样子菩萨的善根就坚固了。所以这个加行智,有三种差别。

庚二、根本智

根本无分别智亦有三种,谓喜足、无颠倒、无戏论无分别差别故。

这个根本智也有三种的品类:第一个是喜足无分别。这个地方,古德的解释有一点不太一样,我们就根据天亲菩萨的解释。天亲菩萨说这个喜足,是指胜解行地的菩萨。这个菩萨,他透过闻、思的智慧,能够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内心产生一种欢喜、满足的心情,这就是喜足。这个喜足,就是形容菩萨跟真如相应的那种相貌,就是我们一个人从小波浪回到大海的时候的那个心情,感到非常的欢喜跟满足。这个讲胜解行地菩萨的无分别智。

第二个是无颠倒无分别。这个地方,古德是一致认为是小乘四果的无分别。小乘的学者修习四念处观,对治凡夫的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所以他在我空的真理当中,是远离凡夫颠到的,所以他这个无分别叫做无颠倒无分别,这个地方是指小乘我空的智慧。无戏论无分别,这个地方是指大乘,大乘的我空观、法空观,它在一念的清净心当中,是决断名言、契会真如,是我不可得,一切的法──清净的法相,生死、涅盘的法都不可得,这个是大乘真正的无分别智,无戏论无分别。我们看第三段的后得智:

庚三、后得智

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择差别故。

这个后得智有五种,后得无分别智,就是后得智。第一个是通达思择:后得智当然是要分别,但是它这个分别叫做通达,就是说他证到真如三昧,从真如三昧出来以后,他自己能够证知自己已经通达真如了,所以这个五分法身讲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什么他解脱以后,要多一个解脱知见呢?就是说,他自己能够证知自己已经解脱了,不必靠别人的印证。这个通达真如,就是说他自己能够证知自己已经通达真如理,它能作出这样的思择。

第二个是随念思择:这个地方是说这个菩萨能够忆念真如的相貌。前面的通达,是讲通达真如的道理;这个地方是忆念真如的相貌,真如是清净的、广大的,他能够忆念它的相貌。

第三个是安立思择:他能够安立种种的名言,来宣说真如的相貌,来开导众生。

第四个是和合思择:这个和合的意思,就是说它能够统摄一切的六度,会归到真如。刚开始他可能是观照这一念心,最后他能够历事练心,把这一念心,普遍的运用到整个五度的修行上去。

第五个是如意思择:这个如意思择是讲神通,菩萨从真如三昧出来以后,它能够随所思念皆能如愿,成就种种无碍的神通。

这个地方的后得智,我们把安立真如说明一下。在大乘的学习当中,我们观照真如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属于教门,第二个是属于宗门。我个人的学习,刚开始是根据教法来学习真如,就是依教起观。佛陀一个字一个字的告诉我们,比如说我们最习惯用的龙树菩萨《中观论》的无生偈,最有名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观察一切法是因缘生,所以它的自性是空的,它这个空是这样安立的。因为它因缘生,它不是自性生,所以它的本性是空,这个时候就观到空性去了。这是由教法的引导,而悟入真如,这个是教门常用的方法。

但是我后来觉得禅宗的方法,也是非常的妙。禅宗是不依止教法,禅宗的祖师在开导真如,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你看他的传承就知道。比如二祖遇到初祖说:弟子心不安,乞和尚安心。我弟子心不安。你看这个初祖,他没有告诉他一个名词让他去思惟,没有!他就说:你心不安,那你将心来,我与汝安。结果他回光反照这一念心──觅心了不可得,心就安定下来。三祖去参访二祖的道理,也是这样,你看三祖去参访二祖说:弟子心中有很多障碍,请和尚开示破障的法门。二祖说:是谁障碍你?他一观察,诶,也觅之了不可得,障碍破除。

禅宗修行是不靠文字的,它就是说:你从哪里跌倒,就从那个地方站起来。你心中有障碍,你不要去看书本,你就观察那个障碍。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方法非常的妙。这个《楞严经》说是逆流照性,我们一般是顺从它攀缘的流,寻声故流转;它这个逆流就是你回转它这样的流动,往它的根源观进去,你会发觉生命有新的面貌出现。

所以禅宗的安立,也是有它不可思议的方法,它不根据文字。就是说,你在那个地方有障碍,他就从那个地方观进去,就路还家,把它的根源找出来。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我们平常的因缘观,生起善念、生起恶念、生起无纪念、生起无量无边的念头,其实这个念头、这样的差别念头,它的根源只有一个,你只要找到一个根源,你其他的根源通通清楚。这个禅宗的理论就是这样,就是安立真如。好,我们看戊三说明它成立的因缘。

这个科判,我们解释一下,看一八六页。

丁二、广释(分六:戊一、释名无分别智;戊二、释成立相;戊三、释成立因缘;戊四、会释契经;戊五、释简声闻;戊六、释妨难)

一八六页讲到无分别智的[广释],[广释]当中有六段:第一段释名无分别智,第二段释成立相,第三段释成立因缘,第四段会释契经,第五段释简声闻,第六段释妨难。前面两段,把无分别智的名称跟相貌解释了;这个地方是说明,无分别智的成立的道理,为什么无分别智是可以成立的?它是合乎真相而不颠倒的,这是说明它成立的道理。

好,我们看《讲义》的一九二页。

戊三、释成立因缘(分二:己一释由义无;己二结成无识)

己一、释由义无(分四:庚一由识相相唯;庚二由缘无可得;庚三由无倒成失;庚四由随转有别)

前面我们说到无分别智的相貌,这以下我们说明无分别智它的一个成立的道理。这当中有两段:第一段释由义无,第二段结成无识。先说明道理,再作一个总结。释由义无的意思,就是说无分别智的成立理由,主要是义无,就是唯识无义。一切法本身是没有义相的,是你心识的分别才有义相。这个道理一定要成立,无分别智才能够成立的,它是由唯识无义而安立无分别智的。

庚一、由识相相唯

复有多颂,成立如是无分别智: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0:00 / 0:00
摄大乘论1
摄大乘论2
摄大乘论3
摄大乘论4
摄大乘论5
摄大乘论6
摄大乘论7
摄大乘论8
摄大乘论9
摄大乘论10
摄大乘论11
摄大乘论12
摄大乘论13
摄大乘论14
摄大乘论15
摄大乘论16
摄大乘论17
摄大乘论18
摄大乘论19
摄大乘论20
摄大乘论21
摄大乘论22
摄大乘论23
摄大乘论24
摄大乘论25
摄大乘论26
摄大乘论27
摄大乘论28
摄大乘论29
摄大乘论30
摄大乘论31
摄大乘论32
摄大乘论33
摄大乘论34
摄大乘论35
摄大乘论36
摄大乘论37
摄大乘论38
摄大乘论39
摄大乘论40
摄大乘论41
摄大乘论42
摄大乘论43
摄大乘论44
摄大乘论45
摄大乘论46
摄大乘论47
摄大乘论48
摄大乘论49
摄大乘论50
摄大乘论51
摄大乘论52
摄大乘论53
摄大乘论54
摄大乘论55
摄大乘论56
摄大乘论57
摄大乘论58
摄大乘论59
摄大乘论60
摄大乘论61
摄大乘论62
摄大乘论63
摄大乘论64
摄大乘论65
摄大乘论66
摄大乘论67
摄大乘论68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一切法的生因有内种跟外种

这个就是讲到种子有两种因:一个是生因,生起的生,它...

机深教浅,效果适得其反

疏文:增结者,《净名经》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发露...

【推荐】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么

问: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运那他改的是什么? 净界法师...

「相随心转」要如何转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

大安法师:万法唯心

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七岁,他看到佛钵就很高兴啊,他就过...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

先找到根本,才有资格修学

我们看现瑞许说: 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

【佛教词典】非得差别

【非得差别】 p0714   俱舍论四卷十八页云:非得、如...

【佛教词典】法施设建立

【法施设建立】 p0763   此声明处六相之一。瑜伽十五...

莲池大师法语开示

卍 生死事大。 卍 吾但知念佛,无他术也。 卍 龙树于...

灾难的启示与佛教的无常观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

荣辱不惊的老子

过去的圣人多生于乱世,所以,他们会成为圣人。比如老...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问: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慧律法师答: 癌症的起因目...

随各人施心大小,所感得饭菜不同

外在六尘是讲依报的环境。看六尘这当中有六段:色、声...

究竟坚固的「首楞严」

首楞严经,意思就是说此经所讲的道理,就是究竟坚固。...

传印长老:号召全国佛教界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热心公益

编者按: 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于2011年7月在...

坦诚地面对一切人,才不会心有挂碍

很多人不能安心修道,根本原因在于对解脱的信念不够强...

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

摄受十方一切有情不思议净土

此前六讲给大家介绍了一共有九种的净土视野,种类。若...

两个和尚

有二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周安士《欲海回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