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净界法师  2023/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二十八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九十四页,

辛二、出五种。

我们这一科是把遍计执──所谓能遍计的第六意识,它计度分别的差别相貌,作一个品类的说明。这个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蕅益大师曾经用一句话,来加以形容我们的计度分别: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是众祸之门,但是它也是众妙之门。怎么说呢?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回顿息。说我们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是一切过失的根本。

一个人为什么会造杀盗淫妄呢?就是因为他有贪瞋痴。是什么因素,勾引他的贪瞋痴烦恼呢?就是遍计执。它对诸法的真相,产生错误的认知,把快乐的当做痛苦、把痛苦当做快乐,就是他心中的影像、心中的认知,跟外在的真相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这个计度分别,假设是错误的话,那就带动了你苦恼的人生;但是你要修学佛法,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你还得靠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你没有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你根本不可能发菩提心,也不可能修六度的波罗蜜,所以它也是众妙之门。

所以我们对第六意识的态度是──随顺不得、也断灭不得,你要把第六意识断灭了,你的无上菩提也没有了。外道修无想定,就是把这个想、这个计度分别消灭掉,这就错损菩提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我们在修行当中的观念,是转变第六意识,而不是消灭第六意识,这个地方要注意!这个地方的计度分别,讲到有觉跟无觉。

辛二、出五种(分二:壬一标数;壬二列释)

壬一、标数

这一科当中,把有觉的第六意识──能够善巧分别名言的这个有觉的计度分别,又开出五种,从有觉当中开出五种。这当中有两科:一、标数;二、列释。先看标数:

如是遍计复有五种:

如是把有觉的计度分别开出五种。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总说。这以下的计度,都是人道的计度,人道在计度法的时候,有名跟义,名是能诠,义是所诠。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菩萨,菩萨有四种:

第一种是有名无义,只有菩萨之名,没有菩萨之义。说你受了菩萨戒,你内心根本没有发提心,你还是活在你的妄想当中,虽然你有菩萨之名,但是没有菩萨之义,有名无义,这第一种。

第二种是有义无名,他虽然没有受菩萨戒,没有菩萨戒的假名,但是他内心当中有菩提心,他也去做一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悲智双运的功德,所以他有菩萨之实,但是没有菩萨之名,叫有义无名。

第三种是有名有义,他也有菩萨的功德,也受过菩萨戒,有名有义。

第四种是无名无义,也没有菩萨的功德,也没有菩萨的名称。所以我们从菩萨的四种,你就知道名跟义的差别。你知道名跟义以后,这以下的论文,你就能够了解。

壬二、列释(分五:癸一依名计义;癸二依义计名;癸三依名计名;癸四依义计义;癸五依二计二)

癸一、依名计义

列释分五:一、依名计义;二、依义计名;三、依名计名;四、依义计义;五、依二计二。我们先看第一个依名计义。

一、依名遍计义自性,谓如是名有如是义。

我们人道的计度分别,第一个是从已知的名当中,去遍计未知的义。就是我们依止这个名称,来计度它的义、它的内涵。比如说,我们打妄想,打莲花灯的妄想,莲华灯……,这个名称是现前,但是义没有现前;但没关系!义没有现前,我们可以把它想出来,从名计义,就是莲花灯,顾名思义,我们知道莲花、也知道灯。那什么叫莲花灯呢?就是莲花当中装一个灯,就是会发光的莲花。那你这个义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就是因为它是莲花跟灯的和合,莲花我也看过、灯我也看过,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把莲花灯的义,把它假想出来。就是由已知的名,去思惟它的义。我们一般的计度,这个情况是最多的,完全从名言当中,去思考它的义。

癸二、依义计名

二、依义遍计名自性,谓如是义有如是名。

我们从已知的义当中,去遍计未知的名,就是约如是义,去计度如是的名。这种人大部分是书读得少,但智慧很高,他知道义,但不知道名称,他怎么办呢?由这个义,推度它的名称。比如说六祖大师,他悟了真实相以后,他说:

六祖大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对内心世界的描述,能够讲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你找遍所有的经典,佛陀未曾讲出这样的名;但是这个道理,跟佛陀的道理是相似的。就是说他知道那个东西是什么,什么是我们众生的本来面目?他知道,但是他没有读经典,不知道我们佛法对诸法实相、真如这个名称的安立。怎么办呢?他就从义当中,去计度它的名: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大师是一个开悟的人,他看到这个名称,他就知道六祖大师所悟的义,跟他自己所悟的义、跟三世诸佛所悟的义,是没差别的。就是六祖大师可以从义当中,去计度这个名。

癸三、依名计名

三、依名遍计名自性,谓遍计度未了义名。

从已知的名称,去计度另外一个未知的名称,计度这个未了义的名称,这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翻译,把印度文翻成中文。比如说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是印度语,它是一个名;但是我们并不知道阿赖耶这个名称是什么,我们不知道。那怎么办呢?我们中文翻成[藏],或者讲[藏] ,含[藏] 或者依止处。我们从已知的名,就是这个[藏] ,来代表阿赖耶,那我们就知道,哦,用这个名来计度另外一个名,就是把它翻过去,阿赖耶就翻成这个[藏]──用已知的名,去计度一个未知的名,这是翻译的问题。

癸四、依义计义

四、依义遍计义自性,谓遍计度未了名义。

从已知的义来计度未知的义,在经典当中,佛陀经常使用譬喻,就是用日常生活当中简单的义理,来譬喻佛法中深妙的义理,由简单的义理,譬喻深妙的道理叫譬喻。

比如说,我们怎么知道凡夫的心跟佛的心有什么差别?凡夫的心也是有明了性,佛的心也有明了性,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哦,我们可以说是水跟波的关系,用水跟波的譬喻,水跟波同一个湿性,体性相同;但是作用不同,一个是寂静的、一个是躁动不安。所以由已知的义──水、波的义,我们知道:佛心跟众生的心的义我们不知道,我们从已知的义,也可以计度未知的义。

癸五、依二计二

五、依二遍计二自性,谓遍计度此名此义,如是体性。

从已知的名义──名跟义,来计度未知的名跟义。这个就比较困难,这是佛菩萨的智慧了,从名义去计度名义。

总而言之,我们人道众生的计度分别,其实就这五种,从名跟义之间互相的计度。我们不讲众生法,打妄想这个我们不讲,从修学佛法的角度,名义当中,义是比较重要。

我七十六年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的院长海公长老,为我们讲《楞严经》,他老人家是天台宗的学者,所以都是先作一个五重玄义的悬谈,把这一部经的名、体、宗、用、教,先综合笼总的说明。这个悬谈一谈下去,谈了三十几卷,讲了一个学期还没讲到正文。过年的时候,我们跟海公泡茶,我们第一届同学就跟海公说:海公啊!你老人家讲《楞严经》,讲了一学期,都没讲到正文,怎么会讲那么久?他说:这个你们就不懂啊!读经典啊,你要用义理来引导名相,不能用名相来引导义理。

就是说,你读这部经,你要把这部经的观念先抓住,然后你才有资格去读经的,否则你进入到这么多……,《楞严经》十卷的名相,那你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就是说你进入这个名相之前,你要先知道:这部经到底想说什么?它的理论是什么?修行方法是什么?所以海公说:在古时候的丛林,只要有讲经的法座,整天打坐的那些老参一定会来听。他听什么地方啊?听你讲五重玄义(呵──),听完,你开始消文的时候,他就走了!这就是老参禅和子,你讲五重玄义,他双腿一盘、眼睛一闭,就听你讲,点点头,表示同意;你五重玄义讲完,真正消文的时候,那些老参他不听了。初学者才听消文。

(哈──)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了观念,他就知道修行了。所以我们就:哦!原来是这样。你研究一部经、研究一部戒,都是这样,你要抓住它的宗旨。

所以古人说:有两种人是不能读书,不适合读书:第一种人是心术不正,发心不正,为了名利心读书,你道理明白愈多,伤害众生愈厉害,所以心术不正的人,不适合读书。第二种是执著名相的人,也不适合读书,他愈读,心理障碍愈大。本来你没有读书之前,对佛法还有信心,至少你还能够礼拜、赞叹、供养,每天做定课,归依三宝、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个经典一读下去,唉呀,你觉得矛盾重重,结果对佛法失去信心,这个就是把醍醐当毒药。佛陀说法的目的,本来是一种治病的药,结果你变成毒药了,你就是在那边分别名相。

所以我们要知道,就着修学佛法来说,你要先掌握义,然后从这个义当中,去摄受这些名。《摄大乘论》也是这样,无着菩萨广泛的开展菩萨广大的境、行、果,它的名相很多;但是你要掌握住几个观念,这所有的名相,你就知道它之间是怎么安立了。所以说,要用义理来引导名相,不能用名相来引导义理。

庚二、广分别(分二:辛一标数;辛二列释)

辛一、标数

前面是讲遍计执,这个地方是讲到计度分别,这个分别包括凡夫的分别跟圣人大乘菩萨的分别。凡夫的分别是我执,圣人的分别是清净的法执。这当中有两科:一、标数;二、列释。先看标数:

复次,总摄一切分别,略有十种:

这个遍计执,主要是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这当中有十种:

辛二、列释(分十:壬一根本分别;壬二缘相分别;壬三显相分别;壬四缘相变异分别;壬五显相变异分别;壬六他引分别;壬七不如理分别;壬八如理分别;壬九执着分别;壬十散动分别)

壬一、根本分别

十种当中,我们先看列释的科判:一、根本分别;二、缘相分别;三、显相分别;四、缘相变分别(这个地方应该是缘相变异分别,差异的异);五、显相变异分别;六、他引分别;七、不如理分别;八、如理分别;九、执着分别;十、散动分别。有十种分别。我们看第九十六页,这十种分别,一、二、三是一个总说,一切分别的根本;四、五、六、七、八是一个别说;九、十是一个总结,就分成三大段。先看总说:

一、根本分别,谓阿赖耶识。

所有的分别当中,最微细的分别就是阿赖耶。这阿赖耶识的分别,它只是自性分别,它是不带名言的一个直觉分别。为什么叫根本呢?因为它是一切法生起的根源,一切法都是从阿赖耶识的种子所生,所以它叫做根本分别,因为它是一切法的根本。从阿赖耶识当中,它一动,一念的妄动,就产生了能所。从所分别来说,第二个:

壬二、缘相分别

二、缘相分别,谓色等识。

阿赖耶识一动以后,就产生了身心世界,有一个所缘的相分跟能缘的见分。所缘相是色等识,这个色包括色、声、香、味、触五尘,还有眼、耳、鼻、舌、身六根,五尘、六根这十一个法都是色法。这个色法为什么是分别呢?因为一切的分别,都是色法所引生的,它是分别的一个所缘相,所以它也是一种分别,它是缘相分别。就是它是分别的一个所缘相,没有这十一个色法,我们的分别心就不能启动了,色等识就是十一个色法,叫做缘相分别,或者我们叫相分。

壬三、显相分别

三、显相分别,谓眼识等,并所依识。

显相分别就是我们能够明了的见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有六个识;还有第六意识所依的第七意识:就是整个前七转识,都是一种能分别,它能够显现、照了一切的相状,叫显相分别。

如果诸位研究过《大乘起信论》,就知道这个叫三细烦恼,就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以后,迷真起妄,从一真法界,变成了一种能所对立的无明状态,最微细的状态,刚开始出现的时候,这个所谓的三细的烦恼,就是根本分别、缘相分别、显相分别,这个是阿赖耶识,这个时候还没有谈到业力,只是一个个体生命的产生,从一个平等的法界、整体的生命,开始产生个体生命最微细的分别,这个叫根本无明,叫做一念不觉生三细。这以下四、五、六、七、八,就是境界为缘长六粗,由于我们的业力、思想的关系,这个分别就愈来愈复杂。我们先看业力的关系,第四、第五都是由业力,这个分别产生很多的变化。

壬四、缘相变异分别

四、缘相变异分别,谓老等变异,乐受等变异,贪等变异,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捺落迦等诸趣变异。及欲界等诸界变异。

前面的三种分别,是个体生命最微细的根本分别,根本无明。这么一个微细的无明当中,我们开始造业,当我们付诸业力的行动以后,这个分别就会产生很多的变化,叫做变异──缘相变异,从前面的所缘相,产生很多的变化。

我们看什么变化?谓老等变异,有业力了以后,就有老病死的问题了,形状衰老相、病痛相、死亡相,就有很多的变异,生相的变异。乐受等变异,前面是色身的变异,这里是内心的变异。就是我们造了业力,如果是善业的业力起现行,产生乐受;罪业的力量现行,产生苦受;或者是不苦不乐的舍受:我们随顺业力的变化,内心的感受就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变化。

贪等变异,我们在这个果报当中,这贪瞋痴烦恼也有很多变化。比如说你要是变成一条蛇,瞋心变重;要是变一只鸽子,贪心就变重:这烦恼也是因为业力的关系,而不断的变化。

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这个逼害是我们这个果报体,由于业力的关系,有时候被打、被杀,或者车祸、灾难等等,就产生很多的变化,很多被逼迫、伤害的变化。这个时节,是指的春夏秋冬,气候有时候冷、有时候热,这个冷热的气候变化,就是时节代谢变化。

捺落迦等诸趣变异,捺落迦是地狱,地狱、饿鬼、畜生,六道种种的变化。或者说是欲界等诸界变异,这个三界的变化,有时候欲界、有时候色界、有时候无色界的变化。这些都是缘相变异分别,我们这个果报体,由业力的关系,产生很多很多的变化。

壬五、显相变异分别

五、显相变异分别,谓即如前所说变异,所有变异。

我们第六意识的心,在面对前面的老病死、快乐、痛苦种种三界变化的时候,我们内心也会产生变化。前面偏重在果报的受用;这个地方,因地,你面对这么多变化,你是产生一个如理作意、或者不如理作意?那这当中就很多变化,就是由于环境的变化,产生一个内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叫做缘相变异分别,你内心的变化叫做显相变异分别,就是由如前所说缘相环境的变化,引生你内心的分别变化。

前面的三种分别──根本分别、缘相分别、显相分别,它是没什么变化的,那是阿赖耶识微细的无明;四、五这二科,变化就很多了。佛法讲苦谛,四圣谛第一个苦谛,

四圣谛: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佛陀讲苦的意思,有时候我们讲,其实六道也有快乐,天道难道不快乐吗?人世间也有一些快乐,只是快乐比较少,痛苦比较多而已。但是佛陀为什么讲苦谛?这三界是苦的,把整个三界的快乐都否定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是这样子的,佛法的苦谛是安立在变异,就是无常,虽然它是快乐,但是这个快乐有不安稳性。就是说你今天拥有这个快乐,但是你不知道这个快乐什么时候会失掉?你不知道,你不能作主。你不能作主,就好象一个人住在一个漂亮的房子,这个房子随时会发生地震一样,那种不安稳性的存在,这个就是苦!所以佛法的苦是安立在无常,就是这个变异,这个地方要知道。否则有人说:诶,佛陀的四圣谛此是苦,汝应知,那人世间也有快乐?这个快乐是变异的。

壬六、他引分别

六、他引分别,谓闻非正法类,及闻正法类分别。

前面的分别是由业力引生的分别,这个地方是讲思想引生的,就是由他人的引生而产生的分别。这个思想有两种:一个是他人引生,一个是自己引生的。他人引生,就是说我们依止一个恶知识,听闻了一个邪法,产生邪知邪见的想法;或者我们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产生正知正见的想法:这种分别是他人引生的,是善知识、或者恶知识的宣导引生。

壬七、不如理分别

七、不如理分别,谓诸外道,闻非正法类分别。

壬八、如理分别

八、如理分别,谓正法中,闻正法类分别。

前面的他引分别是他人引生,这以下的七、八,是你自己的思惟引生的。不如理就是说,你听闻了一个邪法以后,你自己在寂静处,一次一次加以消化思惟,这个时候,产生一种非正法类的分别,这就是一种邪见。我们知道想法跟见是不同:想法是不坚固的,它只是一个听闻;但是这个听闻经过思惟以后,就变成一个知见了,这个知见就很难改变,这个叫邪见。如理分别就是在正法当中,听闻正法以后,我们如理思惟,产生一个坚固的正见,这就是正法类的分别。

我们造业,这个业的强弱,这当中,你的知见是一个重要的主导者。在佛法当中,你同样是布施、持戒,但是你不知道布施、持戒所为为何?你没有佛法的正见、没有轮回的观念,你不知道善业、恶业的观念,你只是布施、持戒,这个善业不大,这叫悠悠泛泛的善业;别人叫你造善业,你才去做,这种善业不大、不坚固的,得果报也不会太强烈。

如果你知道你为什么要持戒:诶,持戒能够得到安乐的果报。你深信因果,依止强大的这种知见,产生强大的意乐去持戒,这个业就很坚固了。为什么我们在快乐果报产生的时候,有些人的果报很脆弱?他很有钱,没多久地震发生破坏了,或者被人偷走;有些人安乐的果报现前的时候,火不能烧、盗贼不能抢?因为他因地造业的时候,其心猛利,犹如金刚。为什么?他有知见的资持。

恶法也是这样,佛弟子造罪业跟外道造罪业不同的。你说佛弟子受了戒,还去犯戒,明知故犯,罪加一等。不对!明知故犯的罪比较轻。为什么呢?因为明知故犯,你是一时的烦恼控制不住,你在造的时候,你有正见、你有惭愧心,你可能是方便时、或者根本时、或者成已时起惭愧心。什么叫惭愧心?惭愧心就是你造业的时候,你踩了煞车,这个车子撞过去,你踩了煞车,但是没有把它煞住,还是撞上去了,但是他毕竟踩了煞车。

外道在造业的时候,他是不知道什么叫因缘果报,反正及时行乐,他造业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就是无惭无愧。无惭无愧的造业,就是这个人他不踩煞车,全速的撞过去了。所以你看有些人业障现前,他哪一个地方产生什么病痛、生什么肿瘤,他稍微忏悔一下,好了。有些人他果报体障碍现前的时候,忏悔很久,他这个果报体还是很坚固,这跟他因地有关系了,就是他因地造业的时候,他有忏悔。外道他造业,他是不忏悔的,所以邪见──就是无知所造的业是最重的,无知所造的业最重。

所以,你不要说:诶,我研究戒律,但我根本做不到!你做不到,但是你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即使你一时很多的微细戒做不到,但是你知道这不对,你有惭愧心,这个是非常珍贵的。

所以我们讲声闻戒的基本精神──少欲知足,它制贪。菩萨戒的基本精神,我们上次讲过《瑜伽菩萨戒》,菩萨戒的持戒精神:增上惭愧。你看在所有的戒当中,特别是在中品以下的戒,只要这个菩萨产生增上惭愧,佛陀判罪都判得很轻,在菩萨戒里面。就是因为他的业轻,他这个业在造的时候,他踩了煞车,而且他这个人有进步空间。所以在这个分别当中,我们如理分别产生的正见,跟不如理分别产生的邪见,这对我们未来造业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壬九、执着分别

九、执着分别,谓不如理作意类,萨迦耶见为本,六十二见趣相应分别。

这个执着分别,就是依止不如理作意产生的萨迦耶见,这个萨迦耶见就是我见,这是一切生死流转的根本。这个我见,就是在五蕴的身心变化当中,执着有一个不变化的我:说这个五蕴是生老病死的,我是不生老病死的,这个五蕴死掉,这个我来生再得一个新的果报,这个就是我见。我见开展出来有六十二见,这六十二见都是跟我见相应。

六十二见我们简单的讲一下。印度的外道,他的我见,简单的说,就是断见跟常见。什么叫常见?就是离蕴计我,这个我见是离开了五蕴,另外有一个我,所以五蕴是生灭的,我是不生不灭的,这个五蕴死亡以后,这个不生灭的我,再去得一个新的五蕴,流转当中有一个不变化的东西,一直的保存下去,这叫离蕴计我。不过这个离蕴计我,起码他深信因果,因为它是常见。

这个断见就是即蕴计我,我们一般凡夫的我:或者色身是我,我老了、我病痛了,以色身来当自我;或者是受想行识为我。那这个五蕴它是生灭法,你以五蕴为我,所以这个人死亡以后,这个我就消失了,就会落入人死如灯灭的断灭见,就是你只有今生。这种知见,一个人只能活一次,就会带动一个人及时行乐的观念,因为你只有今生,归依三宝、断恶、修善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这个叫做断见,对生命产生断灭见,就是即蕴计我。总之,断、常二见的相互作用,产生六十二见,这是一切的生死流转的根本。

壬十、散动分别(分二:癸一标;癸二释)

癸一、标

十、散动分别,谓诸菩萨十种分别。

前面的九种分别,都是凡夫、外道引生的,偏重在凡夫杂染的我见跟杂染的法见,不管是我见、法见,都是以五蕴的法、杂染的法产生颠倒。这以下的分别,是菩萨在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的时候,对于清净佛法产生的执取,这种清净的法见,是不共于凡夫、也不共于外道、不共于二乘的。大乘菩萨的十种分别,我们把它念一遍:

癸二、释(分二:子一列十散动;子二显成对治)

子一、列十散动

一、无相散动;二、有相散动;

三、增益散动;四、损减散动;

五、一性散动;六、异性散动;

七、自性散动;八、差别散动;

九、如名取义散动;十、如义取名散动。

这十种散动,古德说它的出处是根据《大品般若经》。《大品般若经》当中,对治菩萨的法执,基本上就这十种,是不共于凡夫、外道的。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产生的法执有十种:

一是无相散动,二是有相散动,这是一对的。无相散动是对空的执取,有相散动是对有的执取。菩萨刚开始修学佛法的时候,为了追求调伏烦恼,安住在空性;但是在空性待久了以后,对诸法空的体性产生爱乐执取,这个时候也是一种散动。

《大乘起信论》上说:菩萨修习空观,不能耽着空性。因为你在空观当中太过于爱乐,会产生忘失大悲、不乐众善的过失,你的大悲心会慢慢失掉,对于诸佛甚深的功德庄严不生好乐,所以这个时候佛陀为说空即是色的不空法门,来启动菩萨的妙用,对治无相散动,对空相的过分执取。有时候菩萨会对有相的、对于种种善法的修学产生执取,当然善法是应该修学;但是你太过执着以后,有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得失心,障碍菩萨道:所以佛陀就为说色即是空的法门,使令这个菩萨从假入空,对治有相的执取。所以这个执取,有空相的执取跟有相的执取。

第三、增益散动,第四、损减散动。在有相的执取当中,空跟有是一个生灭相,空是一个灭相,一种寂灭相,有是一个生相,就是一个变化造作的相,生相、灭相的执取。在有相当中,又分成增、减。怎么说呢?在有为法当中,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对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种六度的功德,有时候会产生增益的散动:诶,我的功德不断的增加了!这样的散动会产生一种憍慢。或者说损减散动,在断恶方面,我们看到自己的烦恼、罪业不断的减少,而产生的执取,对这个损减的法产生执取,这也是一种散动。前面是生灭的执取,这个是增减的执取,增是功德的增加,损是烦恼罪业过失的减损。

一性散动,异性散动。这个一性散动,就是执着圆成实性跟依他起是一体的,就是有为法、无为法是一体的,这样子有为法都是清净无漏,有为就是无为,这个是类似于境相散动,对有为法太过于乐观,境相散动。这个异性散动,就是圆成实跟依他起是完全分开的,有为法当中你没办法悟入圆成实的,那对有为法太过悲观,这个是共相的执取,对有为法太过于悲观,认为它是不可能悟入空性的。

总而言之,前面的散动,生灭、增减、垢净,是菩萨在行六度的时候,产生六种散动的相貌。这六种是总说;下面四种,是生起这六种散动的原因。是怎么生起的呢?

自性散动,差别散动。生起的原因有时候是任运的,一种俱生的执着,去分别它的自相;或者是由分别起,由思想名言而产生的,有这两种的差别。或者是如名取义散动跟如义取名散动,在名义当中产生执取。第一个如名取义,就是依止名相来执着它的义。我们一般说依文解义,由这个名来执着义,对这个义产生一种执取。或者说如义取名,从它种种义当中,去取着它种种的名,我们认为这个义,你一定要安立这个名称,对这个名产生执取,这个名、义的执取。总而言之,菩萨道有十种散动。

子二、显成对治(分二:丑一明所为;丑二明具摄)

丑一、明所为

这当中有两科:一、明所为;二、明具摄。看明所为:

为对治此十种散动,一切般若波罗蜜多中说无分别智。

佛陀为了对治菩萨的十种散动,在一切般若波罗蜜多的法门当中,说明中道的无分别智来加以对治。我们再看无分别智所摄受的是什么?

丑二、明具摄

如是所治、能治,应知具摄般若波罗蜜多义。

所对治的是分别散动,就这十种的分别散动,能对治的是中道的无分别智。你能够了解所对治的是什么?能对治的是什么?那你就具足了般若波罗蜜多的要义。其实整个般若法门,就是开显能对治的无分别智跟所对治的十种散动。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菩萨的十种散动,跟你因地的发心有关系,因地的发心又跟你的见地有关系。

所以你看智者大师讲《法华经》,那个妙法,九旬谈妙,他谈的是什么妙法呢?其实智者大师的九旬谈妙,你看《法华玄义》他谈两个重点:一个是实法妙,一个是权法妙。

实法就是你要明白现前一念心性的道理,你要把它摄用归体,就是我们讲的所知依,你生命的依止点是什么?现前一念心性。

这个权法,就是你这一念性产生很多的颠倒妄想,无量无边的颠倒妄想,你怎么去对治?戒定慧的方便法门,这是权法。其实我们所对治的,简单的说,就是菩萨的生灭相、垢净相、增减相,其实这些都不是错,错在执取。

所以蕅益大师说:妙达无生。这个六相都是方便,增相、减相、垢相、净相都是方便;你不能够通达无生的道理,产生执着,这个六相都是障碍。就是你生命的依止点,你是不是依止不生灭为本修因,这是重点。

在《六祖坛经》上有一个法达法师,他有一天去参访六祖大师。他去参访大师,顶礼的时候头没有着地。六祖大师是明眼人,他一看就知道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会产生这么大的憍慢,你心中一定有所得,有一种功德相在支持着你,一般懈怠凡夫还不敢憍慢。法达法师说:我没什么本事,诵经三千部。《法华经》诵三千部不容易,就算你精进来说,一天让你诵一部,你要诵十年。

但是六祖大师跟他开示说:你没有真正的诵《法华经》,你是心迷《法华》转,你只是在《法华》名相转。因为他把诵《法华经》当功德,他没有把《法华经》消化成道理,产生内心的一种对治。所以他诵《法华经》是怎么样呢?第一个生相,产生执着相,有为法的执取;第二个增相,他认为功德增加;第三个净相,对净法的清净相。

六祖大师跟他开示以后,他开悟了。开悟以后,他讲出一句话说: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世狂。说:我以前在诵《法华经》的时候,心随境转,只是把《法华经》诵过去,没有把它会归到内心的对治,总是以一种有所得,把诵《法华经》当功德想。有功德想,你内心一定有一个自我,因为这个是我所,最后你以自我为中心,夹带很多的功德,那当然把自我提高了。

就是说,诵《法华经》没有错,错在于他内心当中,没有产生对治,所以讲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六祖大师开示以后,他回光返照,其实诵经的目的是产生观照力。最后他要离开的时候,六祖大师说:你现在有资格诵《法华经》了,(呵──)因为你现在是心悟转《法华》。

我以前在读《楞严经》的时候,十卷读得很辛苦。海公说:你读《楞严经》,不要那么辛苦,反正它十卷的经文,你把每一句话,消归到身心世界就对了。海公说:佛陀讲经,不可能离开身心世界说法。好象你讲这个名相,讲得天花乱坠,其实都是在讲你的身心世界。

你想想看,佛陀绝对不会离开身心世界来说法。他告诉我们两个观念:第一个,什么是杂染法?什么是功德法?这是第一个重点,他让你分辨清楚,什么是杂染相?什么是功德相?第二个,怎么从杂染相变成清净相。就这两个重点而已,一个是理论,一个是方法。后来我观念一改变:唉呀,真的这样。

其实你看《摄论》也是这样,它有十科,你看无着菩萨所说的话,你把名相投射到你的身心世界,你就会产生会心的微笑;你不投射到身心世界,用心外求法的心情,心迷《法华》转,那你读起来就很辛苦了,就像在读世俗的书一样(哈──)。你能够把读的法,往内心去观照,那你愈读愈有味道,所以这是一个心态问题。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我回答两个问题: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蕅益大师说念佛求生净土,是至直捷、至圆顿的法门。盖通途圆教,必先开圆顿解,方能够依圆理起圆观;而念佛法门不须如此经过一番的参悟,但以念念念佛,无不念念在圆观之中,请问此圆观同彼圆观否?

【师父答疑】:念佛法门不须要一番的参透,这是谁告诉你的?其实念佛法门它是可深可浅的。我们历代的祖师都是开方便门,反正你就好好的念佛。其实你去读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念佛法门不是这么回事的、不是这么回事的。当然蕅益大师的法门甚深,我不敢随便揣测他老人家的祖师真实意,但是我简单的把他重要的观念提出来,你就知道念佛法门的浅深。

蕅益大师说:念佛有两种:一者事持,二者理持。诸位都知道,净土法门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它是他力加被的法门。你如果选择自力,那你就靠你的本事,去调伏你所有的烦恼跟罪业;但是净土法门它是靠他力,就是佛力的加被,所以它的重点在归依,你必须想尽任何方法,使你的心跟佛的心感应道交。你跟佛不感应,他怎么加被你?

在感应的归依当中,蕅益大师认为有事相的归依跟理的归依。事的归依,就是我是业障凡夫,弥陀是万德庄严,这是两个东西;你认为众生跟佛是有自性的,能念的心是苦恼的,所念的佛是大功德的,没关系,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没关系我是业障凡夫,你是万德庄严,那我靠着你,我仰仗你的加被力,这也是可以。但是这种力量比较薄弱,这是一种对立性的归依,有能归依的心跟所归依的法,这个就是未达无生之理。

如果你在修归依的时候,你观察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能念的心,我的心虽然业障深重,但是这是依他起的法,如梦如幻的,我们把这个我业障深重、如梦如幻的心拨开来,发觉我的心是如,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万德庄严也是依他起法,因缘所生法,你把这个万德庄严的法拨开来,它也是如。后来我们发觉:我的心是如,佛的心也是如,世间上只有一个如,没有两个如,所以我们两个是一体的,能归依、所归依是一体的。从一个同体的佛性,我跟弥陀是不二的心情来念佛,那个感觉就不同!你这个时候是以自他不二的心情来念佛,你觉得阿弥陀佛好象离你不是那么的遥远。你说十万亿佛土,管他几万亿佛土,我跟他是不二的,那只是一念之间就到了。

所以净土法门,你看蕅益大师他安立这个信心,有六种信心: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就是说:你不要以为净土法门它不看经典,你不看经典,你跟弥陀之间的障碍重重,你要归依他有困难。你说:诶,我是业障凡,弥陀是万德庄严,我怎么去受用弥陀的功德呢?你光是印光大师讲一句话:修净土宗的人,最重要的根本思想: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这句话你就参不出来,凡夫的心,进入弥陀的功德海,这怎么可能?如果你产生自性执的话,你很难相信净土法门能够成功。

所以本尊相应法,它刚开始归依的时候是两个东西:一个弟子,一个是佛。但是真正本尊相应,到最后大圆满的时候,他是不二的,那是进入到平等法界、一真法界,能归依、所归依性空寂,那才是真正的归依。你能够以自他不二的心情来念佛,蕅益大师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所以净土法门也是有圆观,因为它强调三根普被,所以对一些初机人,不讲这么深的道理。所以这个法门,蕅益大师说:浅者见浅;深者见深。上至文殊、普贤,下至五逆、十恶,都可以念佛。只是说这个佛号在你心中操作起来,每一个人的心境不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同样是圣号、咒语,你看观世音菩萨,他持〈大悲咒〉,从初地证得八地;我们持〈大悲咒〉,也没产生多大的效果:就是同样的一个咒,不同的心、不同的智慧去接触这个咒,产生的作用不同。

就是说佛菩萨的功德是一个广大的仓库,但是你要懂得密码,你才能进得去:你只是这样一个浅的智慧,你开显一部分的功德;你有更深的智慧,你开显更大的功德。一个月亮在不同的水当中,产生不同的影像;佛号亦复如是,你观照的力量愈强,这佛号在你的心中,产生灭恶、生善的力量就更大。所以所有的法门都要开圆顿解,没有一个例外的。

【学员提问】:《观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师父答疑】:这个是净土宗的根本思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心中去忆佛、念佛,所以我来生就生长在有佛的世界。

【学员提问】:那这一念的想,这个想是什么样的想?说若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当下是唯心所现,那我们当下在想佛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佛的大智慧、大神通呢?

【师父答疑】:这个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从因地上来说,就是你心中不断的忆佛、念佛,这个诸佛的甚深功德,就在你忆念当中,慢慢的慢慢的成就。《涅盘经》说:你现在没有奶酪,是的,但是你有牛奶。你有牛奶,你慢慢的提炼,总有一天可以变成奶酪。佛陀经常说: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也是这样的道理。你没有这个果地的功德,但是你的因地是从这样累积起来的。如果你不忆佛、念佛,你只是每天持戒、修止观,这有什么问题啊?你们知道会有什么问题吗?这个三归依,缺一不可,你如果只归依法,没有归依佛,你来生会生长在一个没有佛住世的地方。你看辟支佛就是这样。

就是说,我们在整个法界当中,你如果想要跟佛结缘,生长在有佛住世,你一定要忆佛、念佛,对佛陀礼拜、观想、赞叹,因为佛毕竟是一个最圆满的善知识。你不见佛,在成就大乘的菩萨道,这是一个非常吃亏的因缘,除非你要走辟支佛道,你才不须要见佛。但是大乘法门,你不见佛,那可以说是非常的吃亏,事倍功半。因为你若能见到佛陀,佛陀有大威德力,他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他知道如何启发你的善根。那为什么有些人很快就生长在佛世?你就不能生长在佛世呢?因为你跟佛没有结缘。

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诃责禅宗的大德,你看他前生智慧这么高,但是他就是不念佛,唉呀,听到佛号要去洗耳朵,我念一句佛号要去刷牙。这样子的话,你来生就不再归依三宝,不再归依佛,你很有智慧,但是不归依佛。所以你看十大愿王,首先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也就是说:你在生生世世当中,一定要跟佛结缘,就像儿子不能离开母亲一样,所以你要不断的去观想佛、忆念佛陀、赞叹佛陀,这个是很重要的。当然主修的是法,但是佛也要归依。

【学员提问】:法师说三恶道的众生不善巧名言,没有具足善巧名言,所以它的计度分别,就像梦中意识、精神错乱的意识,这么说来,这些众生在僧伽蓝内,偷吃僧伽物,对他们来生来说,是不受果报的吗?

【师父答疑】:这个业力,我们探讨业力,知道心为业主,你不探讨心的话……,如地震把大殿破坏了,这地震造成的业?是善业?还是恶业?还是无记业?你想想看,是什么业?一个地震,那是一个造作力,把大殿破坏了,是谁该负责?它这个业是善业?恶业?无记业?它不是个业啊,(呵──)因为它没有明了性。地震它没有明了性,它是一个果报,众生的业成熟,变成一个果报。业是一个因地,它一定有一个心识。这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把一个人打死了,这个不是业。业一定要有心识的推动,心为业主,这个心,有暗钝的心跟明了的心。

暗钝的心是什么呢?梦中意识、精神错乱,这些都暗钝的心,这种业几乎是忽略不计的;但是微细来说,有别报,就是你今天在精神错乱的时候伤害了他,你跟他个人有一些各别的恶因缘;但是不会让你到三恶道去,不会影响总报,但是有别报,包括梦中意识、精神错乱都是这样。

还有一个忏悔所作业,就是忏悔所折损业,就是这个业你曾经做过,但是你至心忏悔,你见到好相,这个业也是不增长业,也不招感三界果报,但是别报还在。有几种业?悔所损业、精神错乱所作业、梦中所作业,都是不增长业,不招感总报。那畜生道所造的业,也是一种不增长业,因为它的第六意识太暗钝了;

但是有一种例外,有一种畜生例外,这种畜生我们讲精灵,就像狐狸精、什么精,它长时间的吸收日月精华,那就不同了。因为它变成精的时候,它第六意识的明了性很强,它造的业就有招感总报的力量。就是这个畜生它已经修炼成精的时候,那就不同了。如果它只是一般的畜生,这个业几乎都是不增长业。为什么?第六意识太过暗钝,就像做梦一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放弃自我主导权,真如才会显现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当然我们...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

第六意识是众祸之门,但也是众妙之门

我们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唯识,对我们内心的状态很容易...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

蕅益大师把佛法的修学的目的以四个字来做一个总结,就...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第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 名言熏习。 这个名就是名字,言...

如何判断内心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别各别说明业果各别的相貌。 我们看...

【推荐】什么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

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什么是依他起性? 我们一个念头起来具足三性,你要正确...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

楞严经中讲有个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时候,先观察...

检讨「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检讨自己的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我们平常不知不觉中,都在...

凡夫性情不定,遇正则正遇邪则邪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

释永信:僧人不要靠神秘来维持佛教形象

导语 寺院本来就是学校,是宣扬人生真理的学校,而且...

【佛教词典】未得意补特伽罗

【未得意补特伽罗】 p0491 瑜伽九十卷十一页云:未得意...

【佛教词典】约二世明十二因缘

四教仪云:次明二世十二因缘者,出大集经,佛为求辟支...

临终之时,阿弥陀佛抢先把我们带走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

每个人进入佛门都各有因缘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缘。近来甘肃一弟子,名郑哲侯...

没人绑住你

三祖僧粲继承慧可的事业,广施法雨,普度众生。 一天...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

我们要想出苦,不是空间处所的改变,苦在心上,得在心...

孝养父母的果报是怎样的

佛经上讲,孝养众生,孝亲是为自己培植福报最快的方法...

毛巾热敷的十种保健方法

中医上讲温则通,通则不痛,用毛巾热敷实际上就是达到...

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心中,没有距离。 观世音大士证得耳...

四种念佛的方法

净土往生的因行,各祖师所强调者虽有不同,但多以信愿...

你只要不随妄转,就有救了

我们不能在因缘所生的一念心识去跟妄想对治,你不是它...

阿姜查回答有关修行的问题

问∶ 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答∶ 修行不...

金子与屎橛

有一块金子,被人做成了屎橛的形状。 人见了问它:你...

证严法师:这才是真布施

布施钱财是为了要做好事,并非一定要捐很多钱才叫做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