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净界法师  2023/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三十一讲)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0六页,庚二、释密意。

我们佛教在止观当中的修学,因为修行人因地发心的不同,大致上我们有两种的差别:一种是以出离心为根本的小乘止观,第二种是以菩提心为根本的大乘止观。

小乘的止观,因为它的宗旨是要远离五蕴的果报,所以它的所观境,是针对五蕴来观修不净、苦、无常、无我,透过这样的观察,使令内心当中,对五蕴的爱着心慢慢的消灭,最后趋向到偏空涅盘。所以小乘的观法,它的所观境是我们五蕴的身心。

大乘佛法的观修止观,它的宗旨是追求无上菩提,也就是说它所追求的是一个万德庄严的无上菩提,所以它的所观境,就不是一个表层上的五蕴,而是五蕴的根源──所谓的现前一念心性。透过对心性的观察,把杂染的五蕴消灭,而转成清净的五蕴,所谓的万德庄严。所以蕅益大师说:能观心性,则具足一切佛法。所以,大乘佛法,不管你今天遇到什么的人事因缘,它就是回光返照我们这个明了的心性。

那应该怎么去观察呢?在本论当中是两个重点。我们在观心的时候:第一个,你要先偏重在断恶,我们无始劫来所有贪瞋痴的烦恼,它要活动,一定要根据心中的妄想,所谓心中的遍计所执性。

所以我们刚开始空观,它所破的是心中的名言,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刚开始我们是先对治心中的妄想,把这样的一个心,先回归到清净的本体上去,这个是修断恶的法门,就是我们讲遍计本空。第二个是修依他如幻,就是天台宗说的假观。前面的遍计本空,是把心中的妄想消灭掉;这个依他如幻是把清净的心,重新的塑造,使令它产生很多善良的功能。

比如说,我们透过布施,来塑造我们内心当中欢喜施舍的功能;我们透过持戒,来塑造内心防非止恶的功能;我们透过忍辱,来塑造安忍不动的功能,等等。所以我们在观察遍计本空的时候,我们对妄想是一种消灭的方式;但是我们在修假观、修善的时候,我们仰仗种种波罗蜜的时候,我们是在培养一种善良的功能。

就是说,大乘的止观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的:破坏的是心中的妄想,所谓的遍计本空;所建设的是内心当中,清净善良的功能。因为我们在破恶当下,有生起一种善法的修学,所以它的果报是大般涅盘的庄严果报。所以基本上来说,大乘止观它是用诸法的三观,来观察我们一念心性。这空、假、中三观的思想,主要的是依止三自性而开显出来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所以,我们在正式修大乘止观之前,的确有须要把整个三自性的道理,作一个完全的认识。

庚二、释密意(分三:辛一梵问经;辛二阿毗达磨经;辛三余经)

辛一、梵问经(分四:壬一引经问;壬二标意答;壬三重征;壬四更释)

壬一、引经问

这一科是讲到所知相的第六科释契经。释契经当中,第一科是解释三自性教。三自性教前面是一个显说,这一科是讲密意。这个密意是什么意思呢?密意就是一个义理深妙而不易了知的道理,义理特别深妙而不易了知的。前面的显教,它的思想是比较表层上、字面上的了解;这个秘密就是在这个文字之后,在文字的内涵当中,特别深妙而不可了知的。

也就是说,前面的显教,它对内心的描述是一个对立性的:哦,这个是善心、这个是恶心,善恶是不两立的,是对立性的。但这个地方,它把善心跟恶心,其实是不二的思想,比较深妙的思想,把它开显出来。这当中有三段:一、梵问经;二、阿毗达磨经;三、余经。先看梵问经:

世尊依何密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盘?

佛陀是根据什么样的道理呢?他在《梵问经》,《梵问经》就是《思议梵天所问经》,这当中讲到一句话说:佛陀的内心,是不得生死,也不得涅盘的。这样的思想,跟我们过去在显教所说的,是有差异的。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佛陀说明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杂染的生死,一个是清净的涅盘。佛陀以种种的方便,鼓励我们厌离生死,趋向涅盘。但是在《梵问经》当中却说:佛陀内心当中,是不得生死,不得涅盘。这样子,是用什么道理来宣说这句话的?提出这个问。看问答:

壬二、标意答

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盘无差别密意。

这个地方还是用三自性的道理。三自性,我们前面也一再强调:三自性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依他起,就是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现前一念明了分别的心识。这一念心识当中,假设我们这一念心随顺于心中的妄想,产生一种相似影像,就落入遍计执;假设我们这一念心,能够生起我空、法空的智慧,观察遍计本空,这个时候,就落入圆成实。就是依止我们妄想跟观照的差别,说明生死、涅盘是无差别的。这句话怎么说呢?这以下解释:

壬三、重征

何以故?

壬四、更释

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盘。

这个地方就开权显实:其实生死、涅盘,是就着我们一念心安立的,不是离开我们明了的心性之外,有一个生死、有一个涅盘。而是说,当我们这一念心随顺于妄想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就出现了生死的果报,我们就会感到自己一次一次的在三界招感生死,受着生死的痛苦;当我们这一念心,能够生起我空、法空的观照,我们这一念心,就停止创造生死,取而代之,出现寂静安乐的涅盘。也就是说其实所谓的生死、涅盘,都是依止一念心识而安立的。虽然依止一念心识安立,为什么佛陀不得生死,不得涅盘呢?这句话怎么说呢?我们作一个解释。

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内心还是要依止心中的名言,名言当然是大乘的教法,依教起观。也就是说当我们内心生起妄想的时候,我们还是要透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必须透过这样一个名言的引导,才能够生起清净的观照。所以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是需要名言的指导,做为调伏妄想的力量。

但是当我们内心真实的跟圆成实性相应的时候,那是不需要名言的,没有名言,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就是那一念清净明了的心,直接跟真理接触的时候,那是能所双亡,没有能所可得。我们刚开始是以智慧来观照真理,智慧要观照真理的时候,中间要有一个桥梁,就是教法的名言。但是正式趋向真理的时候,那个时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有这个名言可得。

比如说,有一个禅师,他去参访一个祖师。他读《楞严经》的时候,说:诶,佛陀说我们内心这个打妄想的心,有常住真心,这是不生不灭的。他问祖师说:诶,常住真心是不生不灭,当坏劫到来的时候,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吹三禅,这个时候大三灾把整个世界破坏了,我们内心的常住真心还坏吗?这个祖师说:你的常住真心会破坏!这个时候禅师说:诶,佛陀说常住真心是不生不灭,你怎么说破坏了?祖师说:我说的常住真心会破坏,是指你心中的常住真心会破坏,不是佛陀说的常住真心会破坏。因为我们的常住真心,还是依止名言安立的。也就是说,你今天观修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时候,它出现一种清净的力量,跟昨天是不一样,还是不断的进步。但是你真实跟清净心接触的时候,佛陀不得生死,不得涅盘,一切法不可得。

所以修行当中,过程跟结果是不同的。你过程当中要对治,要念念观照,那一定要依止名言。就是你内心当中要趋向真理,要名言的引导;离开了名言,你没办法引导。但是圣人内心当中,他很自然的安住真理,是没有所谓的名言可得。

所以这个地方的依止秘密意说,这个意思就是说佛陀的内心的确是安住涅盘,这个是不可否定的。从因缘所生法来说,佛陀的内心当中是常乐我净的;但是他内心当中,没有这样的想法,没有这个名言可得:这个是讲圆成实性是离名言相的。当然我们在趋向圆成实的过程,我们必须安立很多的教法,当作一个方便,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但是真实相显现的时候,这个方便门是不可得的。这是讲到三自性,圆成实性的真实相,其实是没有这样的名言可得的,没有说是我空、法空的真如,这样的名言是不可得的。这一段是讲到佛陀内心的一个真实相。

辛二、阿毗达摩经(分四:壬一引经问;壬二标意答;壬三征喻显义;壬四喻金土藏)

壬一、引经问

这当中也是问跟答,我们先看问的地方:

《阿毗达摩大乘经》中,薄伽梵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说?

前面的一段,是讲到佛陀那一念清净心的真实相,这一段以下是讲到凡夫的心。凡夫的心是什么相貌呢?在《阿毗达摩大乘经》当中,佛陀讲我们凡夫的心有三种相貌:第一个是杂染分,就是我们一般的凡夫,内心跟环境接触的时候,都是跟着感觉走,就是把过去一些妄想的习惯,带动很多的烦恼。你过去遇到这个环境,会打什么妄想、会生起什么烦恼,就照这个方式去流动,就是杂染分。第二个是清净分,我们内心当中,完全根据我空、法空的智慧来消灭妄想,根据理智来判断,这是第二个清净分。第三个是彼二分,就是有时候生起妄想、有时候生起观照,这是通于杂染、通于清净,这就是凡夫的心。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看回答:

壬二、标意答

于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杂染分,圆成实自性是清净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依此密意,作如是说。

在我们这一念心当中,我们根据遍计执相应的是杂染分;根据我空、法空的观照是清净分;就着依他起的本身,它是通于二分的,通于杂染、通于清净的:这一段是讲到凡夫内心的相貌。

不过这个地方,有一个重点值得我们注意:凡夫的内心,前面在开显三自性的时候,无着菩萨讲到阿赖耶识,他是讲到杂染分,就是我们凡夫的心,都是一种有所得相应的杂染心识。这个地方以后,它就开权显实:其实我们的心,也可以出现清净分,所谓的通彼二分,这个思想就很接近我们之前研究的《大乘起信论》。就是凡夫的生灭心当中,有不生不灭的真如功德。我们前面在描述阿赖耶识的时候,说明阿赖耶识是生灭门;但这个地方就更正,其实阿赖耶识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谓之阿赖耶,就是它在生灭的作用当中,隐藏一种不生灭的本性在里面。这一段就有点开权显实,这是一个总标。以下,把一个染净和合的心识,以譬喻来作一个说明。

壬三、征喻显义

于此义中,以何喻显?

应该用什么譬喻来说明呢?好,我们看第四段:

壬四、喻金土藏(分三:癸一总标;癸二别显;癸三以法合)

癸一、总标

以金土藏,为喻显示。

癸二、别显(分三:子一举三法;子二释非有及有;子三释彼二分)

子一、举三法

譬如世间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

我们凡夫的内心就像是金土藏,这个金就是黄金,土就是沙石,以黄金跟沙石的和合体叫做藏,这个藏就是金矿的意思。我们可以以这个金矿,来譬喻我们凡夫内心的相貌。怎么说呢?这世间的金土藏,事实上是有三个法可得:第一个是地界,这个地界就是金矿,就是染净的和合体──金矿;第二个是土,就是有很多的沙石,就是我们心中的妄想──遍计执;第三个是黄金,我们虽然打妄想,但是我们也可以生起种种止观的正念,这个黄金就是圆成实性。这金矿当中有三个法可得,先举出这三个法的相貌。这以下,说明这两个法有跟无的情况:

子二、释非有及有

于地界中,土非实有,而现可得。金是实有,而不可得。火烧炼时,土相不现,金相显现。

在这个金矿当中,虽然我们刚开始看到金矿,都是看到沙石,我们很少看到黄金,因为黄金是隐藏里面的;但是事实上沙石是不存在的,虽然它不存在,但是现可得,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去感觉到、去看到它的存在;但是这个存在是一个虚妄性的,它不是真实存在。而黄金虽然表面上是不可得,但事实上是一个真实性的存在。

这个不真实的存在,跟真实的存在是怎么安立的呢?这以下说明:火烧炼时,土相不现,金相显现。就是从火烧这样的过程,来判定什么是真?什么是妄?比如说我们把金矿在高温的火当中,一次又一次的烧炼,这个时候,它的沙土就会慢慢的脱落,黄金的本质一点也不会减少,这沙石慢慢蒸发掉了,但是黄金的数量,一点也不少的就全部显现出来。

所以说黄金它是经得起锻炼,而沙石是经不起高温锻炼的。从这样的角度,我们说黄金是真实有,而这个沙土只是一个暂时存在的虚妄相。

子三、释彼二分

又此地界,土显现时,虚妄显现;金显现时,真实显现。是故地界,是彼二分。

我们作一个总结。这个金矿,当沙石显现的时候,它只是一个暂时的虚妄相;当黄金出现的时候,那是真实永久的显现,当这个黄金出现以后,它永久也不会回到沙石的情况。所以说,这个金矿是通于真实、也通于虚妄,真妄的和合体。这一段的文,我们作一个总结。

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所接触的教法,比如说是《八大人觉经》、或者《遗教经》、或者是声闻乘的教法,我们看到佛陀对内心的描述,都是抱着一种否定的态度,心为罪源,形为恶薮,佛陀明确的告诉我们: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所以刚开始我们对我们的内心,是一种比较排斥否定的态度,因为它是干不出什么好事情,它不是起贪烦恼,就起瞋烦恼。

但是慢慢的,当我们把这个粗重的烦恼调伏以后,佛陀讲话的口气就有所改变,佛陀说:其实我们内心当中,也可以生起善良的功能,而生起善良的功能,就是你以前打妄想的那个心。就是你以前用这个心打妄想,你也可以用这个心,来修习菩提心、修习六波罗蜜,而成就万德庄严。这样子,就是引导我们进入大乘的不二法门,所谓的染净不二。

所以在《维摩诘经》上说:诸佛的解脱,当于众生的心行中求。我们好乐诸佛的功德庄严,但是你不要忘了:诸佛的心能够出现功德庄严,他的那个心,跟他当初在做凡夫的时候打妄想的心,是没有差别的,还是那个心。就是说我们只要扭转它的功能就好,不必要去放弃它、消灭它。这以下,佛陀开始开显,从前面的全盘的否定,这个时候,我们对内心的世界,开始抱持着有所否定、有所肯定的中道思想,所以这个叫秘密意。这个地方,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

癸三、以法合(分三:子一释虚妄显现;子二释真实显现 ;子三结合彼二分)

子一、释虚妄显现

合法当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释虚妄显现:

识亦如是。无分别智火未烧时,于此识中,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显现;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不显现。

我们凡夫的虚妄分别心,也是这个道理。当我们没有遇到佛法的时候,我们内心是搞不清楚东西南北,内心当中跟着感觉走。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生起我空、法空的智慧,我们内心当中都是虚妄相,不管你造善也好、造恶也好,都是根据你的妄想执着,造作种种的业力,所以这个生命都是虚妄的、颠倒的。以我执、法执来造的业,都是颠倒的。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当中也有善良的功能,但是这个时候没有办法显现。虽然没有显现出来,但是并不表示没有,是没有显现,暂时不显现。这是第一段,就是我们凡夫的一个相貌。

子二、释真实显现

此识若为无分别智火所烧时,于此识中,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显现;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不显现。

当我们在生死流转当中,吃到苦了以后,开始刺激我们立志要消灭生死的痛苦,开始修学佛法。依止佛法的教授,内心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妄想是虚妄的。这个时候,我空、法空的智慧,不断的去烧炼你心中的妄想,你内心与真实心相应的正念,就慢慢慢慢的现前。对于佛法僧的归依,你的内心当中,念佛、念法、念僧的那个真实心,慢慢慢慢的生起,取而代之,发觉你心中的妄想,也慢慢慢慢的消失掉了。所以,我们出家以后,有时候会想一想:出家以前那个打妄想的你,跟现在的你有什么差别?这个就值得我们去参究!

子三、结合彼二分

是故,此虚妄分别识,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

我们作一个总结。我们凡夫的虚妄分别心,这个依他起自性,事实上是有杂染的功能、也有清净的功能,这两种功能在内心当中都具足,正如金矿一样,它有沙石,也有黄金的本质在里面,这个道理是一样。

这个染净不二、真妄和合的思想,在大乘经典讲得也不多。不过我们读《法华经》,这个思想就很清楚。《法华经》被智者大师列为整个佛陀说法的一个总结,就是佛陀到晚年的时候,把一生的教法作一个总结,所谓开权显实,会三归一。

这当中有一段经文,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长者付财。这个长者付财,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大富长者,他有很多的珍宝,他只生一个独生子。不幸的是这个独生子,后来因为一时的颠倒就离家出走,再也找不到这个小孩子了。这个独生子离开了父亲以后,他的生活非常的贫困,做了乞丐,有时候有饭吃、有时候没有饭吃,他能不能吃饭,他自己作不了主。这个生死凡夫,有时候到人天、有时候到三恶道,他自己作不了主,业力作主。

这个小孩子他从乞丐当中,慢慢慢慢的也适应了乞丐的生活,他觉得说:诶,我本来就是一个乞丐,我在生死中流转是很正常的。他已经习惯于卑劣的种性。这个乞丐有一天托钵的时候,刚好来到他以前父亲的家,这个大富长者的家里面。他一看:唉呀!这个家宅这么的豪贵。他起好奇心,就从窗户的外面,偷看里面是什么相貌,看到大富长者坐在中间,旁边有很多的眷属,里面有很多的珍宝,他非常的羡慕。他正在看的时候,突然间被大富长者看到:诶,这个人是我几年前流失的独生子。他赶快叫旁边的仆人把他追回来,要把珍宝交给他。

但是这个小孩子,他因为长时间做乞丐,他对自己的心已经没有信心了,他赶快的跑啊!他说:我不是来偷东西的,我只是路过而已啊,我没有偷东西的意思。这个仆人说:我们不是说你是小偷。就一直追,追到最后,这个小孩子因为太紧张,就昏倒过去。昏倒过去,这个大富长者就想:这个孩子小时候起颠倒,离开我这么久,我现在要跟他说他是我的儿子、要继承我的财产,他恐怕没办法接受,心性卑劣。

这怎么办呢?诶,要施设方便,慢慢来,这件事情急不得!这个时候,他说:好,让他自己离开吧。离开以后佛陀(大富长者)就在他的眷属当中,派一个长得最卑贱、丑陋的眷属,化装成乞丐,去跟这个小儿子做朋友:诶!咱们都是乞丐,同行。就跟这个乞丐生活在一起,彼此间就有感情。这个人就说:我们不要老是做乞丐,这样不是个办法。不做乞丐,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他说:某一家的家里要招聘员工,我们可以去那个地方应征,好歹让生活过得安定一点。后来就到大富长者的地方应征,就被录取了。

刚开始就是除粪,扫厕所。这个除粪就是修四念处,对治心中粗重的烦恼。因为他很认真打扫,大富长者觉得不错,就给他升官到库头。这个时候,他看到很多的珍宝生起欢喜,但是他想想说:这个珍宝我是不可能得到的,我一生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欣赏欣赏,我不可能拥有。后来,大富长者把他升起来做当家师傅,家里面所有的事情,完全由他一手操办。但是他还是认为:这个钱他只是经营而已,跟他没有关系。最后,大富长者觉得因缘成熟了,就在所有的亲戚面前宣布:这个年轻人就是我的独生子。

这个时候,所有的阿罗汉听了非常感动,开始说:从今以后,知道是:

真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因为我们这个明了的心识,长时间在烦恼跟罪业的因缘当中活动,养成了一个等流习惯;当我们开始修学戒定慧的时候,我们感到不习惯,总是觉得:诶,我这个心好象不适合戒定慧,因为我修戒定慧的时候,烦恼就排斥我,就会打妄想,就会感到有压力。就是说,我们对大乘的信心就会动摇:我们生死凡夫,是不是不适合修戒定慧?不适合成就这么多的波罗蜜?好象这件事情跟我没有关系。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这段的经文的意思就是说:其实我们这一念心修习戒定慧、修波罗蜜是正常,我们这一念心打妄想是不正常。就是说,你本来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你做乞丐是不正常的。按照道理,我们这个心当初的设计,是要你来修戒定慧的(呵──),可以这样讲。

就是说,这个冷气机,本来设计是可以吹凉风的;但是我们因为操作不当,结果吹出热风来。然后我们以为本来的设计是吹热风,其实不对。因为我们没有遵守它的操作手续,它正常的设计是要吹凉风。我们的心,亦复如是。其实我们明了的心性,修习戒定慧是正常的,打妄想是不正常的。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成就圣道,因为真是能够破除妄,而不是妄能够破除真。就像金矿,你用火去烧的时候,沙石会脱落、蒸发掉,而黄金则保留下来。

所以只要我们不放弃努力,我们刚开始只要让那个错误的习惯,慢慢的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刚开始带点勉强;但是你习惯以后,你那个正念的操作,妄想就能够脱离,因为妄想是不正常的。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内心有真心跟妄心这两个念头,有正念跟妄念,而正念是真实的、妄念是虚妄的,真能破妄。这一段是把我们凡夫的内心,作一个比较中道的描述。

辛三、余经(分二:壬一长行;壬二颂)

壬一、长行(分四:癸一引经问;癸二标意答;癸三例余一切;癸四指应随释)

癸一、引经问

余经就是其他的经典,有长行跟偈颂。长行当中有四段:一、引经问;二、标意答;三、例余一切;四、指应随释。引经问中先提出一个问:

世尊有处说一切法常,有处说一切法无常,有处说一切法非常非无常。依何密意,作如是说?

佛陀有时候说我们这一念心是常,是不生不灭的,是常住真心的;但有时候对内心的世界,说我们这一念心是生灭变化的,你不要当真,你昨天这样子想,今天的想法又改变了,是生灭心的;但有时候又说这一念心,它同时也是常、同时也是无常,既是常又是无常。这当中有什么深妙的道理,而作这样的演说呢?我们看回答:

癸二、标意答

谓依他起自性,由圆成实性分是常,由遍计所执性分是无常,由彼二分是非常非无常。依此密意,作如是说。

我们这一念心识,当我们修我空观、法空观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是趋向于真常不二的道理,这个常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平等心。我们凡夫有所得的心、向外攀缘的心,它是变化的;但是这个我空、法空相应的心,它是没有变化性的。因为它是平等,所以圆成实性相应的心是常;由妄想所相应的心是无常的。

就是这个内心是晴时多云偶阵雨,你今天打这个妄想,明天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也打其他的妄想。由彼二分非常非无常。依此密意,作如是说。但是从依他起的一念心识来说,它是具足有常的功能,也有无常的功能,就是一念心它是通常、通无常的,就是依此这个道理,而作如是说。前面的这个心,是从染净、从空间上来说;这个地方是从时间上,说明我们这一念心是通常、通无常。

癸三、例于一切

这一科把凡夫的心,从时空上作一个总结。

如常、无常、无二,如是苦、乐、无二, 净、不净、无二,空、不空、无二, 我、无我、无二,寂静、不寂静、无二, 有自性、无自性、无二,生、不生、无二,灭、不灭、无二,本来寂静、非本来寂静、无二,自性涅盘、非自性涅盘、无二,生死、涅盘、无二,亦尔。

一般在权教的教法,这个方便的法门当中,我们得到的教义是说:生命有杂染分,产生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流转;也有常、乐、我、净的一个涅盘。但是这个地方就作一个会归,其实所谓的不净、苦、无常、无我,跟常、乐、我、净,都不离开现前一念心识。所以这个心,看你怎么操作,它有可能显现常、乐、我、净,它也可能显现不净、苦、无常、无我,这叫无二。我们看这一段的经文,就是这个意思。

如常、无常、无二:这个常就是圆成实,当我们随顺圆成实的时候,他心的相貌是常的,不生灭的;当我们心是打妄想的,他的心就变成生灭了;不管生灭、不生灭,都不离开现前一念心识、不离开依他起,就是无二,这个无二是约着依他起。

如是苦、乐、无二:这个苦就是遍计执,遍计执产生生死流转,带给我们很多的痛苦;这个圆成实带给我们很多的涅盘安乐;不管是苦、是乐,都是由一念心显现,所以它是无二。

净、不净、无二:这个净是圆成实性,它显现出清净的相貌;不净是心中遍计执的妄想;但是不管清净──你在佛堂修习戒定慧,跟你在五欲境界的时候起贪瞋痴,其实都是这一念心,所以它无二。

空、不空、无二:空的意思是讲遍计执,遍计执是没有真实的体性叫空,它是一个虚妄相;圆成实性是有真实体性的叫不空;不管真实、不管虚妄,都不离开现前一念心识,都是一念心所显现,所以说无二。

我、无我、无二,这个我,古德解释为自在义:圆成实性这个心是自在的,它没有烦恼跟罪业的系缚;遍计执的心,它有烦恼跟业力的系缚,所以它是不自在;但是不管自在、不自在,都是一念心所显现,所以叫无二。

寂静、不寂静、无二:这个寂静是圆成实性,是安乐寂静的;我们心中打妄想是不寂静;寂静、不寂静这两个,都不离开一念心识。

有自性、无自性、无二:圆成实性观照的心,它是有真实体性的;这个妄想是虚妄的,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不管真实、虚妄,都不离开一念心识。

生、不生、无二:这个生就是流动变化,我们的心不断的变化,叫做生,这个生就是约着妄想;不生是约着观照,智慧的观照;智慧观照跟妄想是无二。

灭、不灭、无二:我们心中的妄想,可以透过修行而消灭的;但圆成实性是不可以消灭的。就是不管你无始劫来打了多少的妄想、造了多大的罪业,只要你肯忏悔,都可以消灭。为什么?

因为它是虚妄相,所以说它是可以灭。但是圆成实性不能灭,就是不管你过去造了多大的罪业,你佛法的善根是永远不会失掉,因为它是不可以破坏,善根是黄金,你用火烧炼是不可能破坏的,但是烦恼跟罪业是可以破坏的。这一点你要注意!你在修行的时候,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不管我们过去打了多少的妄想、造了多大的罪业,这都是可以破坏。但是这个可以破坏、不可以破坏,也是不离开一念心识。

本来寂静、非本来寂静、无二:这圆成实性是寂静的,遍计所执是躁动不安的,这都不离开一念心识。自性涅盘、非自性涅盘、无二:圆成实是涅盘的;遍计执是躁动,非涅盘的。

最后作一个总结,生死、涅盘、无二:当我们这一念心迷惑的时候,出现生死;当这一念心是觉悟的时候,出现涅盘;这两个是不二,同居一念心识。

我们作一个总结:

癸四、指应随释

如是等差别,一切诸佛密意语言,由三自性,应随决了。如前说常、无常等门。

从前面所谓的不二,有十二个不二法门这样的差别,我们可以了知,一切诸佛深妙的义理,我们都可以透过三自性的道理,加以决择明了,正如前面所说的常、无常等等的差别。这一段是把凡夫的心,他善念跟恶念不二的思想开显出来。

0:00 / 0:00
摄大乘论1
摄大乘论2
摄大乘论3
摄大乘论4
摄大乘论5
摄大乘论6
摄大乘论7
摄大乘论8
摄大乘论9
摄大乘论10
摄大乘论11
摄大乘论12
摄大乘论13
摄大乘论14
摄大乘论15
摄大乘论16
摄大乘论17
摄大乘论18
摄大乘论19
摄大乘论20
摄大乘论21
摄大乘论22
摄大乘论23
摄大乘论24
摄大乘论25
摄大乘论26
摄大乘论27
摄大乘论28
摄大乘论29
摄大乘论30
摄大乘论31
摄大乘论32
摄大乘论33
摄大乘论34
摄大乘论35
摄大乘论36
摄大乘论37
摄大乘论38
摄大乘论39
摄大乘论40
摄大乘论41
摄大乘论42
摄大乘论43
摄大乘论44
摄大乘论45
摄大乘论46
摄大乘论47
摄大乘论48
摄大乘论49
摄大乘论50
摄大乘论51
摄大乘论52
摄大乘论53
摄大乘论54
摄大乘论55
摄大乘论56
摄大乘论57
摄大乘论58
摄大乘论59
摄大乘论60
摄大乘论61
摄大乘论62
摄大乘论63
摄大乘论64
摄大乘论65
摄大乘论66
摄大乘论67
摄大乘论68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一切法的生因有内种跟外种

这个就是讲到种子有两种因:一个是生因,生起的生,它...

机深教浅,效果适得其反

疏文:增结者,《净名经》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发露...

【推荐】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么

问: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运那他改的是什么? 净界法师...

「相随心转」要如何转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

大安法师:万法唯心

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七岁,他看到佛钵就很高兴啊,他就过...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

先找到根本,才有资格修学

我们看现瑞许说: 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

【佛教词典】非得差别

【非得差别】 p0714   俱舍论四卷十八页云:非得、如...

【佛教词典】法施设建立

【法施设建立】 p0763   此声明处六相之一。瑜伽十五...

莲池大师法语开示

卍 生死事大。 卍 吾但知念佛,无他术也。 卍 龙树于...

灾难的启示与佛教的无常观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

荣辱不惊的老子

过去的圣人多生于乱世,所以,他们会成为圣人。比如老...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问: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慧律法师答: 癌症的起因目...

随各人施心大小,所感得饭菜不同

外在六尘是讲依报的环境。看六尘这当中有六段:色、声...

究竟坚固的「首楞严」

首楞严经,意思就是说此经所讲的道理,就是究竟坚固。...

传印长老:号召全国佛教界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热心公益

编者按: 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于2011年7月在...

坦诚地面对一切人,才不会心有挂碍

很多人不能安心修道,根本原因在于对解脱的信念不够强...

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

摄受十方一切有情不思议净土

此前六讲给大家介绍了一共有九种的净土视野,种类。若...

两个和尚

有二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周安士《欲海回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