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净界法师  2023/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三十六讲)

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第二页,我们这一大科是讲到大乘的因地。大乘因地的修学,无着菩萨根据《大宝积经》,摘录出三十二种法。这三十二种法,不表示我们今生可以完成,但是我们起码要知道整个菩萨道的标准在哪里!就是我们经常用三十二个法来要求自己,让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哪一方面做得还不错,哪一个地方还有加强空间?就是不断的用三十二个法来自我反省,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进步。如果一个菩萨,连标准在哪里都不知道,只根据自己的直觉妄想来修正自己,那是很危险的。所以研究教法就是:我们知道真实的功德在哪里,从真实的功德,来对比自己内心的相貌,我们就知道哪些地方我们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十三(17)不悕异熟而行施故

菩萨从最初的发心,为令一切有情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故,为了使令一切有情众生得到安乐、得到利益,而开始发心修行,这当中有五个重要的阶位:从刚开始的自我充实、培养正念;到第二个阶段历事练心、积集资粮;到第三个阶段(十三到十九是讲第三个阶段),弘护正法、修学六度。在前面的历事练心、积集资粮以后,菩萨经过几年执事的历练,慢慢的他内心的堪能性强,福报也增加了,他开始去做弘扬正法的菩萨正业。弘扬正法是法布施,这个时候菩萨要告诉自己:不悕异熟而行施故。

弘扬正法是很广大的功德,使令众生开启智慧,弘扬正法、开人智慧,使令他心中产生光明,这是一个无量的功德;但是菩萨不要因为这样的施舍,而贪求世间的福报,当然这个福报是一定会出现,但是菩萨不应该贪求。这个地方,有很多法师会问我说:身为一个法师,面对这个世间的名闻利养,如何调伏自己的贪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普遍的问题,你逃避也不是办法。你说:既有名闻利养,那我干脆不弘扬佛法好了,这个叫因噎废食。吃饭会噎到喉咙,我干脆不吃饭了,这样的心态是不对的,重点是我们如何来防止这个名利的伤害。

其实防止名利的伤害,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你要培养智慧的观照,你观察:其实人世短短几十年,如梦幻泡影,我们每一个人来人世间,都是过客。每一个人在几十年当中,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你追求你要的,我追求我要的,这个锣声一撞,咚隆一声,大家都走掉了,各取所需。重点是,这几十年你到底要追求什么?当然我们要什么之前,我们要先观察观察: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暂时的虚妄?这个名闻利养,基本上它就是当我们追求摩尼宝珠的过程当中,旁边的几棵小花,如此而已,如梦幻泡影,根本就是你带不走的东西。

所以,当我们知道生命是无常的,而你在无常当中,你临终真正需要的是你的菩提心、你的善业力跟智慧的观照力,这些名利,你很容易走得过去。身为一个法师、身为一个菩萨,你做执事也好,我们生活的所需够了,其它多余的东西,尽量辗转布施出去;因为你不布施,反而会产生太多贪着,障你的道,你就很难继续往前走下去。

所以蕅益大师说:一个人没有高超的见地,就很难培养出高超的品格。你不靠智慧的观照,你只是靠着持戒要求自己,靠禅定的力量,看到名利我就不动。你不动,你贪爱的烦恼被那个不动的心压在内心深处,问题并没有解决。颠倒的心必须靠智慧来开启,用光明来化解黑暗。就是说很多事情,你应该心平气和的去面对,它到底是一个什么相貌?它值不值得你追求?这才是重点,而不是一味的逃避。

所以这个地方,菩萨应该要观察人世间是生灭无常,我们只是一个短暂的过客,所以对这个短暂的因缘、这个名闻利养,我们不要去追求眼前这些暂时的东西;后面往生净土、成就佛道这摩尼宝珠,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们应该为无上菩提而行布施,就是这个意思。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十四(18)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

前面的布施是偏重在今生的福报,这个地方的持戒是来生的安乐。这个有趣,三界中的人天果报叫有趣。这个地方,在中国佛教可能问题不大,因为中国的祖师都很喜欢在所有的戒法当中安立一个戒体,说:你受五戒,要缘境发心,对于一切有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得到五戒的戒体。我们看五戒的戒相──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实都是摄律仪戒,没有摄善法戒、没有摄众生戒。中国祖师的智慧,以大融小,无法不大。所以他就告诉你:持五戒虽然当体的果报是人天,但是你也要发菩提心,就是不依一切有趣而受持戒故。

这个地方,我必须要告诉大家一个真相:你不要以为你不贪求人天果报而持戒,好象你就丧失了人天果报,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因缘感招,你要不要都是一回事。你不求人天福报,人天福报还是会现前;但是你得到人天福报以后,你不会产生迷惑颠倒,你会继续往前走。你求人天福报,人天福报现前的时候,你就在那个地方停住了,差别就在这个地方。

我想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观念:身为一个有情,追求安乐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希望身心离开痛苦,得到安乐,趋吉避凶,这是每一个有情的自然反应。但是,当安乐出现的时候,或者即将出现的时候,这个安乐你要不要追求,有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如果这个安乐出现的时候,能够让你今生安乐,也能够让你来生安乐,起码不会障碍你来生安乐,这个安乐可以追求,这个叫合理的安乐。你说佛法连合理的安乐都不追求,那实在是要求太高了。但是有一种安乐出现以后,它会让你现在得到安乐,但是让你来世得到痛苦,这个就是不合理的安乐,你应该拒绝。

所以我们佛法的思惟,我们看经典,你会发觉佛陀的思惟,是要我们菩萨尽量往后面的时空去想,就是说你不要老是想想今生、来生,你的眼光不要那么浅;你要把眼光多想想以后会怎么样,你做了这件事情,它以后对你的影响怎么样?当你把时空一直往后拉的时候,这事情的真相就会出现,它只能够欺骗你一时,现在很快乐,但是来生让你痛苦。所以你在看一件事情的时候,把这个事情拉到好几生的时候,它的真面目就现出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式。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不管布施也好、持戒也好,你应该要发比较长远的心情。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十五(19)于诸有情无有恚碍而行忍故

菩萨透过布施持戒以后,这菩萨不是普通的菩萨,是有资粮的菩萨,在佛教界也都是领众一方的大善知识。这个时候,菩萨要善调自己的瞋心,因为瞋心的活动,对众生的伤害、对佛教的伤害都是相当的重大,所以菩萨应该要修忍辱波罗蜜。什么叫忍辱波罗蜜呢?于诸境缘,内心不动,保持不动。这个不动的意思,是要智慧的观照,不是禅定的不动。当菩萨受到逆缘刺激的时候,要观照两件事情:

第一个,随缘消旧业想。我们一个人不要老是活在对错当中,这个对错的观念会害死我们,遇到事情总是你对我错、我对你错,那就起烦恼、起瞋心,觉得都是你错,所以造成我也被你拖累。若我们一直活在对错当中,你的瞋心永远不能调伏。把对错的观念拿掉,想想这是我的业力,不管是谁对谁错,这件事情会在我的生命出现,一定是我内心的阿赖耶识有这个业力被逼出来。既然是我自己的业力,那我应当承当,今生不承当,来生也是要承当,只是迟跟早的问题。所以,刚开始你一定要把对错的观念消掉,随缘消旧业想,你就会觉得泰然,觉得安心一点。

第二个,当善知识想。这是更积极了,把这个恶因缘当作是来考验你,历事练心。我们每一人都很喜欢顺境,但不幸的是:有很多重要的功德,都必须从逆境当中成就。如果你一生都在顺境当中,那你很多功德都没有成就;所以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少一个味道都不行。当你有这个心情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你进步的时候。当然这是更积极的想法;起码你要能够随缘消旧业想,于诸境缘,安心不动。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在瞋心发作的时候,就要开始观照,在你还没有把瞋心调伏之前,记住一句话:不要随便乱动,不要随便讲话,不要随便作决定。这个时候,你讲的话、所作的决定,一定会后悔;等到你把瞋心都调伏下来,这个时候你想作什么再去作。这就是于诸有情无有恚碍而行忍故。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十六(20)为欲摄受一切善法勤精进故

这是修精进。菩萨面对一切的善法,必须如贫得宝想,无有厌足,啊,多多益善、多多益善!我个人亲近过几个老和尚,给我很深的印象,第一个是忏公师父。忏公师父到八十六岁还办斋戒学会,他说他要办到九十岁,坐轮椅来办斋戒学会。真是不可思议!第二个是海公长老,海公八十几岁了还到处传戒。你说他求什么?他求名闻利养?他今生也应该够了。我们经常说: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哈──)海公八十犹传戒(哈──)……,当然这都是我们的好榜样。有时候看到老人家在前面跑,我们后辈就觉得压力很大。

(哈──)因为有时候我们想:弘法三四十年,五六十岁应该退休安享晚年了。我们后代的人,总是心胸比较狭隘,容易得少为足。特别是年轻人,他弘法没几年,就觉得够了!够了!开始就受用老本。老一代的修行人,你看他们真的是精进!他们对善法是无有厌足。达公长老也是一样,达公长老也是八十几岁往生,我印象很深刻,他往生的前一年,还跟我讲《楞严经》。他那一部《楞严经》没有讲完,讲到三卷多就往生了。他那个时候,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他还是照样讲经。我说:您老人家身体不好,为什么还讲经?他说:我们一个人不讲经就会退步,所以我一定要讲经,让自己保持正念。

所以,这个地方提醒菩萨,你对于善法不要得少为足,得少为足是标准的声闻种性,菩萨种性是多多益善。菩萨为了摄受一切波罗蜜的善法,是不断的精进。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十七(21)舍无色界修静虑故

菩萨修习禅定,应该远离到四空天去。菩萨如果不到净土,可以到欲界、也可以到色界,但是佛陀禁止菩萨到无色界。因为无色界的心识太过暗钝,你的菩提心跟智慧的观照会受到伤害,所以从无色界出来后,你的菩提心跟正知见都受到伤害;而且你在无色界也不能利他:自、他二害。所以在三界当中,佛陀禁止我们往生无色界,只有外道才会到无色界去,你可以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所以应该要舍离四空天。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十八(22)方便相应修般若故

这个般若是我空、法空的无相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有些部分是通小乘法。大乘不共的般若叫做方便相应,就是大乘是依止大悲的方便而修般若,小乘是依止出离而修般若。我们作一个说明。小乘佛法的空,它喜欢讲空性;大乘佛法对空的描述,它喜欢讲心性,它不讲空性,就是在空性当中,多一个明了的功能,一个生命现象的明了功能。这二个地方的意义,值得我们去参透。

空性是没有生命现象的东西,所以它那个空是灰身泯智的境界。大乘佛法很避免谈空,它喜欢讲清净心、或者讲现前一念心性,就是在那个空性当中,有无量无边的愿力在里面、或者我们讲真如都好,那都是一个假名,它们所形容的内涵,都是在空性当中,有一个充满大悲心、明了性的功能在里面。这叫什么呢?方便相应修般若故,这般若波罗蜜有大悲的方便摄持在里面,这是大乘佛法不共小乘的地方。小乘只修空,他没有大悲方便,所以他只能够自受用。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十九(23)由四摄事摄方便故

前面的六度要加持众生,就是我修六度要施舍、加持众生的时候,要假藉四种方便,叫四摄。第一个、布施:就是以财物摄受,令生正信。刚开始你要摄受这个众生时,可以用财物、资具来摄受他,使令他对三宝产生信心。第二个、爱语:开导佛法,令生正见。他对佛法有信心以后,你开始为他开导佛法,使他知道什么因缘成就人天果报、什么因缘成就涅盘、什么因缘成就佛道?把这十法界的因果,次第的开导让他知道。第三个、利行:方便劝修,令生正行。你应该要劝他赶快把握时间,修习一个相应的法门,开始行动,方便劝修,令生正行。第四、同事:同事助伴,功德成就。你应该陪伴他修行,在旁边不断的指导他,有问题帮他解决,使令他修行的功德能够次第的成就。所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刚好是菩萨摄受众生的信、解、行、证四种功德。这整个六度四摄叫做

十三、胜进行业,

就是菩萨依止六度四摄,不断的增长自己的福德、智慧两种资粮,这个叫胜进,殊胜功德不断的进步。这个地方是弘护正法、修习六度,菩萨开始去荷担如来家业。

我们看第二十到第二十八,菩萨进入第四个阶段,加功用行、功德增上。菩萨在利他的时候,开始觉得:学,然后知不足,开始加功用行,使令自己的福德、智慧,再作进一步的突破,这叫加功用行、功德增上。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二十(24)于持戒、破戒善友无二故(亲近善友)

菩萨开始历练以后,他会觉得自己还是有所不足,他应该再用功,再有进一步用功的机会。进一步的用功,第一个是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持戒,一个是破戒,我们作一个说明。这个持戒,就是他戒行清净、威仪具足,这种人我们很容昜亲近,他有摄受力。第二种人破戒,这个破戒不是破四重戒,而是说他的戒行有所亏损,威仪不具足,他可能对于一些微细的戒行不重视。这两种的善知识,我们应该平等的亲近。我们作一个说明。蕅益大师说善知识必须有三种相貌:第一个要有正见,他要通达大乘的缘起;第二个要有慈悲心,你有正见,你不喜欢教授别人也不行,要有想要利益众生的心情;第三个是方便,他有善巧方便的教化。菩萨具足正见、慈悲、善巧的时候,他表现出来的威仪,有的是威仪具足、有的是威仪不具足,这个时候,菩萨都应该要平等亲近。

我们众生,有些人的本性比较厚道,他看一个人,他很自然就能够看到他的优点,这种人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善知识,得到很多很多的法宝,使令他心中的光明灯,很快就点燃起来,得到善知识的加持很快。有一种人是生性刻薄,他也不是故意的,他就是多生多劫有这样的等流习惯,就很容昜看到别人的缺点,然后障碍自己。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要调伏自己,不管别人威仪具不具足,只要他能够开导我们产生正见,我们都应该平等亲近,见得不见失,就是这个意思,叫亲近善友。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廿一(25)以殷重心听闻正法故(听闻正法)

亲近善知识的目的,不是要攀缘,重点在于能够听他的开导,加强心中观照的智慧。我们一个人长时间不听法,古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哈──)一个人外表面目可憎,内心也一定是可憎。我们一个人长时间没有熏习大乘佛法,就表示你不断的熏习妄想,因为你不是被妄想熏习,就是被佛法熏习,你就是退步了。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的内心不断的变化流动,你一定要保持进步,就是要多听闻佛法。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廿二(26)以殷重心住阿练若故(住阿练若)

前面是智慧的栽培,这个地方是讲禅定。这个阿练若就是寂静处,我们应该要选择一个远离愦闹、息诸缘务的寂静处,来修习禅定,对治心中的散乱,加强心中的堪能性,因此这个禅定是很重要的。你的禅定增加,不管自利、利他的功德,都往前迈一步,因为所有的功德都是以心念来主导。你心念强,所有的法在操作的时候,就多一分的力量。所以佛陀劝我们:你在加功用行的时候,要找一个寂静处。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廿三十四成满 于世杂事不爱乐故(离恶寻思)

这个杂事是世间的五欲。前面菩萨在经历弘扬佛法、修学六度的时候,是在人世间打滚,当然心中也留下很多的回忆、很多的影像。在修禅定的时候,要把蕴留在心中的那些影像全部逼出来。我们面对这样一个杂染的影像,应该要远离恶寻思,远离种种贪爱的烦恼,要用诃责的方式,来诃责我们对这些影像的爱取。

《楞严经》上说:我们的妄想有两种:一种叫散动妄想,它是比较粗的,就是平常打的这些妄想。我们在修专注的时候,这些散动妄想你不对治便罢,你一对治,往往愈对治愈多。所以刚开始修禅定的时候,你要念佛就只管念佛、你要持咒就只管持咒,刚开始这些粗重的表面妄想,你都不要对治。但是慢慢的你心专注以后,心中有正念力、一片寂静的时候,就会把内心深处叫做微细坚固的妄想逼出来,这个时候就要对治了。所以《楞严经》讲:这个坚固妄想,要诃责、对治。这个地方,就是当我们把蕴藏在内心深处的坚固寻思逼出来的时候,要远离它,远离就是诃责。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廿四(28)于下劣乘曾不欣乐故(29)于大乘中深见功德故(作意功德)

我们在成就禅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得到禅定,有时候会喜欢寂静,有时候会忘失大悲。所以佛陀劝勉我们,在禅定的心中,要不断的作意一件事,就是我们应该远离小乘的功德,这种少事、少业、少希望住的功德要远离;要追求多事、多业、多希望住的广大功德,要不断的提醒自己。这个作意功德,佛陀在前面也讲过好几次了。这个地方为什么要不断的提醒作意呢?从人性的角度,修学声闻法是比较容昜的,因为跟人性比较接近,但求自利,不欲度人。修学菩萨道,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是严重违背人性。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要我们不断的提醒自己。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廿五(30)远离恶友故(31)亲近善友故(助伴功德)

在修行当中,一定会有同参道友,我们一定要远离伤害自己菩提心、伤害自己正见的恶知识;要亲近增长菩提心、增长正知见的善知识,这就是助伴功德。在《华严经》上说:你亲近一个恶知识,比接近老虎还可怕。因为你亲近老虎,它顶多伤害你今生的生命,死了就算了,你来生可以重新开始,这只老虎对你的来生没有影响,它的伤害仅此一生。亲近恶知识,他告诉你一个错误的观念,你依止这个观念,产生错误的行为,招感错误的果报,来生也是这样、来生也是这样;要直到哪一天,又遇到一个善知识,把这个错误的观念改变,才会停止。所以恶知识的伤害,是多生多劫的伤害。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善巧的远离恶友,亲近大乘的善友,这个是很重要的。

我们看第二十六。前面是菩萨在经过弘法利生以后,再作进一步的加行;这个地方,菩萨经过加行以后,开始有三种的功德增上。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廿六(32)恒修治四梵住故(无量清净)

菩萨经过以大悲心为上首所修的禅定,乃至智慧时,这个时候菩萨释放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这个时候,内心更加的清净圆满,无量清净故。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廿七(33)常游戏五神通故(得大威力)

前面菩萨得到禅定,依止禅定而引生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使令菩萨变成有大威德。菩萨有神通以后,度化众生就更有力量。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廿八(34)依趣智故(证得功德)

前面是利他的善巧,这里是讲菩萨的自受用。真正的智慧是根本无分别智真实的现前。菩萨虽然广度一切众生,内心安住在无所得的清净心当中,证得功德,这个叫成满业,十五、成满业。

菩萨已经慢慢成满内心福德、智慧两种资粮。这个成满,也包括从前面的自我充实、培养正念、历事练心、培养福德,然后弘护正法、修学六度,到加功用行、功德增上。

我们看菩萨的第五个阶段,菩萨到这个时候,开始要教授弟子、续佛慧命,要把续佛慧命的工作交给下一代的弟子。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廿九(35)于住正行不住正行诸有情类不弃舍故(御众功德)

菩萨在教授弟子的时候,弟子有两种:一种是安住正行的弟子,他安住在戒定慧,叫正行;有的弟子他目前的安住叫放逸,做种种放逸的事情──破戒放逸的事情,叫安住不正行。但是菩萨应该对这样的弟子,都不能够舍离,叫御众功德。在《瑜珈菩萨戒》讲到菩萨摄受众生,要根据两种的情况而摄受:第一个,对方有大乘善根。一个人要没有大乘善根,你要摄受他就很困难,今生才开始栽培就很困难。就是他前生有大乘善根,虽然他暂时表现放逸,但是不怕。

为什么?善根能够破除黑暗,光明能够破除黑暗。所以他即使暂时的放逸,只要他的善根被启发起来,这个放逸的因缘就马上消失,因为这只是暂时的妄想,当善根出现的时候,那些乌云自然就消失掉,所以菩萨的重点在于他是不是有大乘的善根。第二个,他跟菩萨是不是有因缘,这也很重要。你想度化他,他不让你度化,这也没有用,这第两个是因缘的考虑。不能把安住正行、不安住正行,当作是不是摄受的考虑,这是重点。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三十(36)言决定故(决定无疑教授教诫)

菩萨在教诫弟子的时候,所说的法一定要决定而没有疑惑,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是学术界跟宗教师的差别,学术界讲的话,永远是模棱二可──这个事情有时候有功德,但是另外一个地方也说有过失,到底怎么样,你自己判断!所以我们听学术界的演讲后,不能产生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四悉檀完全不具足。所以菩萨说法,一定要为众生作出正确的抉择,言决定故,就是要作一个无疑的教诫,这样子才能够产生四悉檀。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三一(37)重谛实故(财法摄)

菩萨在教授弟子的时候,要尊重真实的情况,不说妄语,这个地方,财跟法都要能够一致。什么叫财呢?菩萨摄受弟子,有时候须要摄受一些财物,这个财物应该要始终如一。什么叫始终如一呢?你刚开始跟信徒说这个财是盖庙的,你就不能拿去供僧。就是你刚开始是什么因缘,最后就是什么因缘,这叫做摄一。佛法也是这样,你在教授的时候也是要始终如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重谛实故,要尊重真实的情况。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三二(38)大菩提心恒为道故(无杂染心)

你教授弟子,并不是希望得到弟子的回馈、供养,是完全为了要成就大菩提心,这个叫第十六、安立彼业,十六、安立彼业。

这个彼就是弟子,使令这个弟子能够安住在自利利他的菩萨道业中,把这样的佛法传递给下一代。

好,这个地方讲到三十二种业,我们回到《讲义》。这三十二种业叫做义处,就是菩萨的因地,这个地方所引用的经是《大宝积经》。我们接下来看丑二的释义:

丑二、释义(分二:寅一释说意趣;寅二释业差别)

寅一、释说意趣

这个释义是无着菩萨对这三十八句的解释,这个解释分两段:第一个先说明它的意趣,再说明它的业差别。先说明意趣:

如是诸句,应知皆是初句差别。谓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

总而言之,前面所说的三十八句、或者讲三十二个法,都是一个初句的差别相。什么叫初句呢?就是你希望使令一切有情生起利益、生起安乐的坚定希望,就是为了这样,才发出三十二个法门,就是每个法都要跟一切有情利益、安乐、增上相随顺。

寅二、释业差别(分三:卯一略标;卯二别显;卯三总结)

卯一、略标

业差别当中,先略标,再别显。先看略标:

此利益安乐增上意乐句,有十六业差别应知。

十六种业是无着菩萨的解释,无着菩萨用十六种业来解释三十八句,其实前面已经说过,我们先念一遍,再作一个总结:

卯二、别显

此中十六业者:一、辗转加行业。二、无颠倒业。三、不待他请自然加行业。四、不动坏业。五、无求染业,此有三句差别应知,谓无染系故、于恩非恩无爱恚故、于生生中恒随转故。六、相称语身业,此有二句差别应知。七、于乐、于苦、于无二中平等业。八、无下劣业。九、无退转业。十、摄方便业。十一、厌恶所治业,此有二句差别应知。十二、无间作意业。十三、胜进行业,此有七句差别应知,谓六波罗蜜多正加行故,及四摄事正加行故。十四、成满加行业,此有六句差别应知。谓亲近善士故;听闻正法故;住阿练若故;离恶寻思故;作意功德故,此复有二句差别应知;助伴功德故,此复有二句差别应知。十五、成满业,此有三句差别应知,谓无量清净故、得大威力故、证得功德故。十六、安立彼业,此有四句差别应知,谓御众功德故、决定无疑教授教诫故、财法摄一故、无杂染心故。

卯三、总结

如是诸句,应知皆是初句差别。

这个地方是把大乘的因地,从三十八句合成三十二个法,再会归成十六种业。前面是长行,这以下我们看偈颂:

癸二、颂

如说:

由最初句故,句别德种类;

由最初句故,句别义差别。

由最初句故,是讲德种,就是佛的功德,佛功德的总相叫初句。什么叫总相呢?就是最清净觉。如果我们为人解说什么是佛的功德呢?简单的说就是最清净觉,所有的功德以清净觉当作基本。如果你要开显,那就有二十一种差别,有很多自受用、他受用的二十一种功德,来赞叹佛的功德庄严。从因地来说,由最初句故,句别义差别。当有人问你:什么是菩萨道的根本精神呢?请你简单的说明一下。我们也可以说:谓于一切有情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故,这是菩萨道的基本精神,开出来就是三十二个法、十六种业,这是它的别相。

前面的所知相是偏重在理论的说明,什么是依他起相?有杂染的因果、有清净的因果。什么是遍计执相?在染净的因果当中,我们产生很多的妄想执着。第三个讲到圆成实相,它的本体都是毕竟空的。理论讲完以后,这个地方是套入实际的大乘修行,从三自性发明大乘果地的功德,从三自性发明大乘的因地,来作一个总结。所以到这个地方,所知相我们全部学习圆满。

我们今天讲大乘的因地,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一个菩萨,首先你要先了解自己。一个人不了解自己,那这个人是糊涂菩萨,你不可能有进步的。就是说你要经常要用这三十二个法来观察自己,你到底是哪一方面的善根强?哪一方面的善根最薄弱?因为我们经常活在习惯性,我们永远会在自己好的那一方面不断的进步;在弱势较差的部分,永远就是保持弱势:这是不对的。我们修行不能够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样是不对的,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三十二个法,它就是一面镜子,你一照下去,你很清楚的看到自己。看到自己,你就知道哪些是非常急迫要调整、哪些是比较不急迫的,你的修行就会有一个方向出来。

所以我总是觉得一个修行人,第一个,你不一定要先了解别人,这个都不急,你要先了解你自己。先了解自己,你才能够进步。了解自己,第一个用法来了解自己,第二个更深的说,用观照来了解自己。我们前面讲到三自性,遍计本空,依他如幻。遍计本空,就是修空观把这些因缘所生法都消灭以后,我们能够回归到我们一念的清净本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诶,这个是你真实的自己,原来这一切的善根也好、烦恼也好,都是因缘所生,这也是了解自己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第二个依他如幻,就是说虽然清净,但是所有的法都可以创造出来。你心念一动,就落入了依他如幻,你也可以创造善根、也可以创造烦恼,所以透过观照,也可以了解自己。这个地方,我们今天所说的,是偏重在用佛法来了解自己。

好,最后我们回答一个问题。

【学员提问】:法师慈悲,请把第十四、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再作解释。

【师父答疑】:我们先打开〈补充讲表〉第二页的第十四、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这个法门,有它的权跟实。权就是说这个法的当体,我们讲持戒,持戒的当体是来世的人天果报,《律》上讲很清楚:名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就是持戒的当体,它是得到有趣的安乐,就是尊贵身;但是菩萨必须把这个法,引导到无上菩提。就是说佛陀施设这个法的时候,持戒的当体,它让你来生得到人天果报以后,这个法的力量就消失了,正常是消失了。如果说你没有发菩提心,你去受戒的果报,来生得到天人,持得庄严一点得到天王,这个法的力量就消失了。但是菩萨因为他内心当中,有清净广大的菩提心跟智慧,当他清净的菩提心去接触这个法的时候,这个法会让菩萨生到天上去;但是这个法的力量没有消失,它会继续的引导他再往前走。就是用自己的心力,把这个法的力量加强。这样讲不知道大家能够理解吗?就是说这个法的当体,它只是人天果报;但是你要把这样的力量加强到更大,就是我们祖师经常说的:以大融小,无法不大。

所以智者大师说:一个读过《法华经》的人,对他来说没有所谓的五乘。你说这是人天法、这是声闻法,对《法华经》来说,这是开玩笑,因为所有都是成佛的法。但是你没有读过《法华经》的人,的确这个法对他来说是五戒、对他来说是十善,是人天果报、是什么果报,这个车乘的确有一定的到达。一个人没有得到《法华经》的传承思想之前,这个法门本身的确是有差别,所以才须要判教。这个法,它的体宗用是什么?你受持这部经,它最后的效果到哪里?这个车子开到台中停止了,不能再开了,你再开你要换车子。这个车子可以载你到台北去,这个飞机可以载你到美国去,这个车子的确有它的差别相。但是你读了《法华经》以后,《法华经》以大融小,无法不大这样的智慧产生以后,所有的车子它只到一个地方去,就是成佛。不管你是扫地,扫地是人天果报,扫地对他来说是成佛的资粮,这个就是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就这个意思。它能够开权显实,这是菩萨的菩提心跟正知见的引导,用心力来引导法的力量。

我们一般人的心没有力量,就是用法,完全听法的招呼,由法来引导心,那我们是被动的,那这的确是有五乘的差别,不能否定,法的确有高下;但是当你的菩提心在主导的时候,法就没有高下。所以有时候你读经典,你会觉得:佛陀一下子说法有高下,一下子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不是矛盾吗?佛陀说这是人天法、小乘法,这就是高下了嘛!但是讲到《法华经》的时候,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譬如众流,汇入大海,那么你要懂它的真实义是什么。佛陀的意思就是说:你没有发菩提心之前,所有的法对你来说都有高下,因为你的心是受法来主导。你受五戒,得人天果报;修禅定,得色界果报;修智慧,得出世解脱:法的确是有高下。但是你的菩提心成就以后,你是以心来引导法,这个时候的法,完全没有高下的分别。正如《梵网经》所说:

《梵网经》: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

你是以一心为宗,所有的法都是在庄严一念的心性,那这个法就没有高下,这个时候,你需要什么法,这个法对你就是妙法,所有的法只是趋向成佛的布局而已,这个就是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

好,我们所知相这一科就讲完了,是讲到生命的差别相。下一堂课我们讲入所知相,如何来进入生命的真相,如何来改造自己,这第三段讲到修行的方法。

0:00 / 0:00
摄大乘论1
摄大乘论2
摄大乘论3
摄大乘论4
摄大乘论5
摄大乘论6
摄大乘论7
摄大乘论8
摄大乘论9
摄大乘论10
摄大乘论11
摄大乘论12
摄大乘论13
摄大乘论14
摄大乘论15
摄大乘论16
摄大乘论17
摄大乘论18
摄大乘论19
摄大乘论20
摄大乘论21
摄大乘论22
摄大乘论23
摄大乘论24
摄大乘论25
摄大乘论26
摄大乘论27
摄大乘论28
摄大乘论29
摄大乘论30
摄大乘论31
摄大乘论32
摄大乘论33
摄大乘论34
摄大乘论35
摄大乘论36
摄大乘论37
摄大乘论38
摄大乘论39
摄大乘论40
摄大乘论41
摄大乘论42
摄大乘论43
摄大乘论44
摄大乘论45
摄大乘论46
摄大乘论47
摄大乘论48
摄大乘论49
摄大乘论50
摄大乘论51
摄大乘论52
摄大乘论53
摄大乘论54
摄大乘论55
摄大乘论56
摄大乘论57
摄大乘论58
摄大乘论59
摄大乘论60
摄大乘论61
摄大乘论62
摄大乘论63
摄大乘论64
摄大乘论65
摄大乘论66
摄大乘论67
摄大乘论68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一切法的生因有内种跟外种

这个就是讲到种子有两种因:一个是生因,生起的生,它...

机深教浅,效果适得其反

疏文:增结者,《净名经》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发露...

【推荐】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么

问: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运那他改的是什么? 净界法师...

「相随心转」要如何转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

大安法师:万法唯心

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七岁,他看到佛钵就很高兴啊,他就过...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

先找到根本,才有资格修学

我们看现瑞许说: 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

【佛教词典】非得差别

【非得差别】 p0714   俱舍论四卷十八页云:非得、如...

【佛教词典】法施设建立

【法施设建立】 p0763   此声明处六相之一。瑜伽十五...

莲池大师法语开示

卍 生死事大。 卍 吾但知念佛,无他术也。 卍 龙树于...

灾难的启示与佛教的无常观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

荣辱不惊的老子

过去的圣人多生于乱世,所以,他们会成为圣人。比如老...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问: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慧律法师答: 癌症的起因目...

随各人施心大小,所感得饭菜不同

外在六尘是讲依报的环境。看六尘这当中有六段:色、声...

究竟坚固的「首楞严」

首楞严经,意思就是说此经所讲的道理,就是究竟坚固。...

传印长老:号召全国佛教界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热心公益

编者按: 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于2011年7月在...

坦诚地面对一切人,才不会心有挂碍

很多人不能安心修道,根本原因在于对解脱的信念不够强...

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

摄受十方一切有情不思议净土

此前六讲给大家介绍了一共有九种的净土视野,种类。若...

两个和尚

有二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周安士《欲海回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