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净界法师  2023/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七讲)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六页。

卯四、无二定别过

贰、修学纲要

第一个、甚深见。第二个、广大行。第三个、究竟果。

本论的修学纲要,总共有三个:第一个是甚深见,第二个是广大行,第三个是究竟果。首先我们研究的第一科是甚深见。这个甚深见,就是说我们在修学佛法之前,我们要先通达生命的真实相。通达生命的真相当中,无着菩萨分成两科:第一个是所知依,第二个是所知相。

甚深见——第一、所知依。第二、所知相。

首先我们讲到所知依。我们在了解生命的真相,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我们有情众生生命的根源?有关这个生命的根源,在本论当中,无着菩萨根据大乘的经典,列出了三种名称:第一个是阿赖耶识,第二个是阿陀那识,第三个是心。

大乘的经典:第一、阿赖耶识。第二、阿陀那识。第三、心。——无著菩萨

这三种名称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最为重要的,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身为我们有情众生的生命根源,它的一个相貌,简单的说:

阿赖耶识的相貌就是恒转如瀑流。

就是说我们有情众生的生命,它的一个情况,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恒常相续、前后变化,从过去流到了今生、也会从今生流到未来。这样生灭变化、又恒常相续的水流,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功能呢?在本论当中讲到:这样的一个生命水流,有两个功能,所谓的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

《阿毘达磨大乘经》: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

这样的一个生命水流,它本身在不断的流转当中,累积很多很多的种子,有善的种子、有恶的种子。这个种子就像是水流的水,遇到境界风的刺激,就变成了波浪,有种种的善恶现行。那这个波浪又带动了水的前进,所谓的种现相熏,这个水跟波浪的交互作用,就产生了一个强大的生命动力。这样的动力,可能是一种善的动力,也可能是一个恶的动力。所以从这样的种现相熏,就构成有情众生一个因地的相貌,一个强大善恶业力的产生。

第二个它的果相,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因为种现相熏的带动,使令这个生命的水流──有时候流到天上去,享受安乐的果报;有时候流到三恶道,承受痛苦的果报;有时候流到涅盘的境界,享受寂静安乐的果报。所以说这个阿赖耶识它生命的一个水流,就是不断的在累积一种业力,也不断的在释放果报,这个就是我们生命的根源。

换句话说,我们今天想要返妄归真,你要先了解到生命的本质:不是上天创造的,也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我们无量劫来累积很多的业力,而且从这个业力的功能当中,又不断的释放果报,这个就是我们生命的根源,或者说是所知依。这些都是我们在修学佛法之前,你要很彻底的了解到、观察到这个生命的根源。

这一科是从阿赖耶识到阿陀那识,现到讲到心。这个心就不离开所谓的心、意、识,就是说身为一个生命根源的阿赖耶识,它的一个作用,当然不可能单独的活动,它一定有第七意识末那识的配合,还有前六识造业的配合,才会产生一个生命水流的流动。所以讲到心的时候,无着菩萨把第七意识跟前六意识都带动下来,阿赖耶识当然也跟它有密切关系。第七意识在整个所知依当中,它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这个地方等于是要证明第七末那的存在。

假设我们今天,根据小乘的经论,没有建立第七意识的存在,有六种的过失。这个地方是讲到第四种过失,就是无二定别过,这个二定指的是无想定跟灭尽定。假设没有第七末那的存在,无想定跟灭尽定就没有差别;没有差别,这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过失。这当中分两科:一、标过;二、释理。先看标过:

卯四、无二定别过(分二:辰一标过;辰二释理)

辰一、标过

又无想定与灭尽定差别无有,成过失故。

这个地方是讲到禅定的状态。我们欲界众生的心,或者是昏沉、或者是掉举;但是我们能够透过对一个所缘境的专注力跟相续力,

心于所缘专一安住

心于所缘相续安住

就能够把我们的心,从昏沉、掉举的状态,调整为一个明了寂静的状态,就是所谓的禅定。在所有的禅定当中,无想定跟灭尽定是非常特别的。因为基本上,一般的四禅八定,它第六意识的活动都是存在的;至于无想定跟灭尽定,通通没有想。

也就是说,这个无想定跟灭尽定,在刚开始修禅定的时候,它的一个作意,就是对这个想的厌恶,就是感觉到这个想、这个思想是一切过失的根源,就是:我为什么会有烦恼、会有痛苦呢?因为我有思想。所以就用种种过失的相貌,来呵责这个思想,说:我们这个想,如病、如痈、如疮。呵责以后呢,再用专注的力量,来对治这个想。当然一切法因缘生,这个想也是一个生灭法,经过你对治以后,它第六意识的想就不再活动了。第六识不活动,那前五识也不活动,所以这个粗显的前六识就完全不活动。

这个时候,假设不安立第七意识,凡夫的无想定跟圣人的灭尽定就没有差别。就是说所有的过失都是想,你把想灭了、我也把想灭了,这样子凡夫的无想定,跟圣人的灭尽定就差别无有,成为凡圣混滥的过失。我们再也没办法去界定:什么是圣人?什么是凡夫?这在我们修行过程当中,使令我们产生了犹豫,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过失。

辰二、释理

谓无想定染意所显,非灭尽定。若不尔者,此二种定应无差别。

事实上不是如此,这个无想定是有漏的心意所显,灭尽定是一种无漏的心意所显。也就是说,外道的无想定,他内心当中我执的烦恼是没有消灭,在无想当中,他还是很清楚的知道,我是存在的,但是这个我现在落入在无想的状态。圣人的灭尽定,它是跟我空相应的智慧,那是无我、无我所的一个平等的境界。所以假设没有第七意识,这个无想定、灭尽定就没有差别,这样子就产生一种过失了。这个地方,我们到下一段再继续的说明。

卯五、无想无染过,这个地方的无想是讲无想天,无想天没有染污的过失,如果没有第七意识,无想天就没有染污了,这样子跟事实相违背。我们看论文:

卯五、无想无染过

又无想天,一期生中应无染污,成过失故。于中若无我执我慢。

这个无想定,它是一个禅定;这个天,是一个果报。就是说他在人世间的时候修无想定,死了以后生到色界四禅,享受无想天五百劫的生命。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无想天的天人有四百九十劫,是落入无想。假设没有第七意识的存在,第六意识的想消失以后,这个人就是一个无漏的圣人了!这样子就跟事实相违背。因为他的想消失以后呢,他这一期生命当中,没有我执、我爱、我慢、我痴,那就有混滥于圣人的过失。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我们今天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唯识,我们对我们内心的状态,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就是说假设没有第七意识,这个时候你会说:那我为什么会有欲望、有瞋恚、有这些负面的情绪呢?你就会把所有的过失,归咎在第六意识,因为有第六意识的思想,所以我才有这么多的烦恼。这个时候,你就把第六意识当作你的敌人加以对治,这样子的结果就错损菩提了,误会了第六意识。

所以佛陀说:周利盘陀伽为什么那么愚痴、心识有时候特别暗钝呢?说他出家以后,背一个偈颂,

百日不能成诵。

一个偈颂也没有很多,四句偈,他背了一百天!佛陀说:他前生曾经待过无想天,他那个四百九十劫的无想,这第六意识生锈,不能再活动了。

所以,蕅益大师说:第六意识是众祸之门,这是事实;但是它也是众妙之门。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是的,当第六意识受到第七意识干扰的时候,它产生很多的烦恼障碍;但是诸佛正遍知海,也是从心想生。一个人能够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也是依止第六意识,你能够在佛前受戒的时候发菩提心,你仰仗的是谁?仰仗的是第六意识啊!这问题不在第六意识,是第六意识后面的根──第七意识。

所以你今天在修行的时候,不能把这个敌人认错了。当然你要不研究唯识学,你就很容易认为说:反正我修行就是无想,我什么都不想!你什么都不想啊,你那个寂静状态的下面,累积了无量无边的垃圾,都没有消灭,就是用无想,把这些烦恼的种子全部压住。这就是为什么无想定的定出来以后,他的烦恼一点都没有减少,因为没有彻底的去解决根源。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明白第七意识的过失,是非常重要的。你能够知道,你在所有的修行当中,你所对治的是染污末那,而不是第六意识。因为第六意识,是受染污末那的影响,这个地方是讲这个意思。

卯六、我执不恒行过(分三:辰一显正;辰二斥非;辰三结立)

辰一、显正

这是第六种过失,这当中有三科:

一、显正;二、斥非;三、结立。

看第一科显正:

又一切时我执现行,现可得故,谓善、不善、无记心中。

我们一般的凡夫,这个我执的现行,是在一切时活动的,这个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可以感觉得出来。不要说是造恶,就算你去修善、你去拜《八十八佛》,你只要我空、法空的正念没有现前之前,你一定会认为:我在拜《八十八佛》、我在念佛、我在持戒。我们会在这个剎那剎那生灭的明了心识当中,捏造一个常住不变的自我,依止这个自我,来推动所有的善业跟恶业,这就是所谓的一切时我执现行,现可得故。什么叫一切时呢?包括善、不善跟无记的心中。我们凡夫就是这样子,依止自我意识来造业,这是我们自己能够感觉得到的。

辰二、斥非

若不尔者,唯不善心彼相应故,有我、我所,烦恼现行,非善、无记。

若不尔者,假设不建立染污末那,所有的染污都是由第六意识来承当这个过失。这样子讲呢,第六意识有时候起善、有时候起恶:它起恶的时候,有我执相应,这是很容易了解的;假设今天所有的过失是由第六意识来承当的话,那第六意识起善心的时候,它就不应该有我执了!也就是说,这个我执是染污的,这个善根、染污是不能共存的,所以只有第六意识在不善心所的时候,才有我执相应。什么叫做我执相应呢?有我、我所的烦恼现行,而不是在善跟无记的心中有我执相应,这样子就违背了现实的状态。就是说第七意识不存在,那这个我执,就是第六意识产生的。这样子讲的话,第六意识有时候起我执,它起恶心的时候起我执;它起善心的时候,就不应该起我执:那这个我执就不能够普遍三性,这样子就成过失。那应该怎么辨呢?

辰三、结立

是故,若立俱有现行,非相应现行,无此过失。

所以我们应该说:这个我执跟第六识是俱有现行,俱有就是两个同时存在、两个俱生俱灭,同时的活动。就是说你第六意识活动的时候,不管你造善、造恶、无记,这个第七意识是恒常存在,就不断的释放一个讯息──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推动你善、恶、无记的业力。第七意识跟第六意识叫做俱有现行,而不应该说相应现行。相应现行就是说,第六意识跟我执相应、或者跟烦恼相应,既然相应,就是有时候相应、有时候不相应,这个时候时有、时无,就不是同时存在。这样子就没有过失,俱有现行就没有这种过失了。这个地方是讲到第七意识安立的必要性。

我想我们今天了解这个所知依,当然它主要的内容是阿赖耶识,恒转如瀑流。但是你了解第八识,它心识的活动是相互的互动,它也不是单独的活动,它跟第七意识有密切的关系。怎么说呢?在《成唯识论》上说:第七意识在我们的内心当中,产生的影响力有两个:第一个内扰第八而成赖耶,它干扰第八识,使第八识变成阿赖耶识;第二个外扰前六皆成有漏,它向外干扰前六识,使前六识所造的业变成有漏。

我们简单解释一下。我们内心的状态,详细的分析有三个层次:前六识、第七意识跟第八识。这个居于中间的第七意识,它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一个、它向内干扰第八识。第八识它的功能是收集业力、变现果报。我们就会问:它为什么会不断的在收集业力的时候,这个业力又会变成果报呢?就是说这个生命的水流,它为什么会不断的流动呢?为什么我们死掉以后,很自然的这个业力,又会从这样的种子、这种潜伏的功能,变现一个果报呢?这个时候跟第七意识有关。

就是这个第七意识的无明,它有润生的功能,滋润生死的功能。我们应该要了解生死是由业力所招感;但是没有无明的滋润,这个业力不能得果报。所以阿赖耶识身为一个生命的水流,它之所以能够不停止的流动下去,跟第七意识有密切的关系。假设第七意识不执我,这个阿赖耶识马上转成大圆镜智,它不再流动了。

所以第八识会不断的创造这种生灭相,跟第七意识有关的,因为第八识不能控制自己,它也不能作主的。这个恒审思量我相随,第七意识老是跟第八识在一起,内扰第八而成赖耶,把这第八意识转成阿赖耶识了。

第七意识的影响,不只是润生而已,它还发业,发动有漏的业力。就是前六识在造业的时候,前六识主要是第六意识,它是主,它带动前五识造业的时候,非常不幸的是,第六意识以第七意识为根。身为第六识的根──染污末那,它就不断的给第六意识一个错误的讯息,就是恒审思量我相随,它一直告诉第六意识:你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使令第六意识所造的业力,通通变成有漏的业力,都是跟私心、欲望相应有所得的有漏业力。

所以说这个第七意识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它发动了有漏的业力,再把这个业力,加以滋润而得果报,所以我们就不得不了解它了。就是在整个转凡成圣的过程当中,第七意识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这就是我们必须要建立它的理由。

所有的佛法都不是碰运气的,你要扭转一种心态,你要先了解它的相貌,你不可能说你不了解,刚好运气让你碰到,你把它转变了,不可能!一定是有正确的观照力,才有正确的行动力,所以了解第七意识的相貌,在我们的修行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六转呼为染净依,所有染净的根源。这个地方是讲到心、意、识的意,第七意识的一个存在的情况。

丑二、颂(分三:寅一显六种过失;寅二显过失种类;寅三释不共无明)

寅一、显六种过失

前面讲到这个意,是用长行文的内涵,这个地方用颂再作一个总结。这当中有三段:一、显六种过失;二、显过失种类;三、释不共无明。先看显六种过失:

此中颂曰:若不共无明,及与五同法, 训词二定别,无皆成过失。无想生应无,我执转成过,我执恒随逐,一切种无有。

这个地方是讲到六种过失,以两个偈颂来作总持,先看第一个偈颂,若不共无明。不共无明是第一个偈颂,就是没有第七意识,就没有不共无明;及与五同法,也就没有五同法,这是第二个;训词是第三个;二定别是第四个:前面这四个,无皆成过失。无就是说,假设没有第七意识,前面四个都不存在,就构成过失了。无想生应无,我执转成过,这是第五个,就是说没有第七意识,无想天的生命当中,应无我执转生,这样子也是过失,第五个过失,无想生,应无我执转,这样子成过失。

看第六个我执恒随逐,一切种无有。凡夫的我执,在一切时当中活动,这是一个现实的状态,如果没有第七意识,一切种无有,这个种就是不能够在善、恶、无记的心中存在,只能够在恶心存在,这样子违背现实状态,也成过失。就是说,我执本来应该是恒常的随逐有情在活动,不管造善造恶;没有第七意识,一切种无有,第六意识就不能够在一切的善、恶、无记心中活动,这样子跟现实的状态相违背了。这个地方无着菩萨是把前面的六种过失,以偈颂的方式,把它作一个重颂。

寅二、显过失种类

这个地方把过失分成三个种类:

离染意无有,二三成相违, 无此一切处,我执不应有。

离染意无有二,是第一种种类,说远离了这个染污意的存在,就没有一跟二的存在。一是不共无明,二是五同法,没有第七意识,就没有不共无明跟五同法,这样子是违背了圣教量──这第一种过失,跟圣教量相违背。佛陀在经典当中,明显讲到有不共的俱生无明,跟五同法的存在。三成相违,这个三指的是训词、二定别跟无想天,就是三、四、五这三个,是违背了凡圣的差别。没有第七意识,这样子凡圣就没办法界定,这是第二类的过失──凡圣就有没有差别的过失。

无此一切处,我执不应有。这是第三个种类,无此这个此,就是没有染污末那;没有第七意识的话,第六意识就不能够在一切的善、恶、无记的心中活动,那这个我执的现行,就不能够一切时存在;不能一切时存在,就有违背了现实状况的过失。违背圣教量、违背凡圣的差别、违背现实的状态,无着菩萨把这六种过失,归纳成三个品类。

寅三、释不共无明

这个不共无明,是修学大乘佛法一个非常重要的所观境,所以他特别从前面的六种过失当中,把不共无明提出来,特定的加以解释,就是你要了解这个贼,你才有办法把这个贼消灭。

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

俱行一切分,谓不共无明。

不共无明在我们内心当中,它有两大作用,身为一个不共无明,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这是第一个功能。我们凡夫,如果没有志向追求圣道,只是积集福报,有时候随顺烦恼造业,你就感觉不出不共无明的存在。

但是当你在修止观的时候,你内心跟这个真实义,这个真实义就是我空、法空的智慧,你开始修习我空、法空智慧的时候,这样的心逐渐逐渐生起的时候,常能为障碍,这个第七意识的不共无明,它就经常的来障碍你,因为你开始在对治它,它就开始去障碍你。

你修我空观、法空观,特别是修我空观,你会感觉到:你内心有一种很特殊的矛盾──这违背凡夫的正常思考。我们无量劫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去造业、得果报;现在你修我空观的时候,就发觉你开始在动摇你无量劫来的一个正常思考,这样的思考,它会反弹的。这个时候反弹所释放的力量,是谁释放的呢?就是不共无明,你修学圣道的时候,它呢,常能为障碍,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俱行一切分。当你从止观的所缘境出来的时候,在平常的活动,你不修止观的时候,它跟第六意识一起活动,来覆盖你的真如,它就不断的给第六意识一个错误讯息,在内心当中捏造一个自我,使令第六意识在所作所为的时候,习惯性的保护自我、高举自我,使令我们很难创造出非常美妙的善业,所有的善业,都是以私心为出发点。

这些是怎么回事呢?都是第七意识,对第六意识产生的干扰。就是说它覆盖真如、障碍圣道,它的过失就是这两个。这两个就很严重了,它本身是不造罪业,没有错,但是它间接的误导第六意识去造业。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是菩提心),诸位受了菩萨戒也知道,你失掉了菩提心,你所有的断恶、修善、度众生,只是一个人天的善法;没有菩提心的摄受引导,你跟无上菩提就不相应。这个地方,马鸣菩萨说:菩提心有两种,一种菩提会退,一种菩提心不会退。有些人发了菩提心,他容易退;有些人发了菩提心,不容易退。原因在哪里呢?

《起信论》上说:如果你的菩提心,是依止事相的因缘所发的菩提心:诶!你看到三宝的庄严发菩提心;或者遇到人,有善知识摄受你,你也发菩提心。依止外在的人事因缘,所发的菩提心,在《楞严经》说:依止生灭心所发的菩提心,这样的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遇到恶因缘,就产生退转。

第二种菩提心,它是依止不生灭心,就是说他能够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他能够经常观察我们这个明了的心识:虽然我现在的心有很多很多的烦恼,也缺乏很多很多福德、智慧的庄严,在整个菩萨道当中,我还有很多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事业要做。没错!但是,把这些如梦如幻的善恶功能拨开以后,我们发觉到:我们这个明了心识的体性是如,三世诸佛清净的本性也是如,一如无二如。这个时候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思想,开始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就不会退转。什么叫不退转?就是说:所有人的菩提心都退了、都不想行菩萨道了,你还是可以行菩萨道。你不会受外在人事的变化,而退失菩提心。

就是说,我们一个人会退失菩提心,这个地方,不共无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是说,一个人,你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来不知道有这种观念,你也可以发菩提心。是的,那你这个菩提心的中间,有一个我执──我爱、我见、我慢、我痴这四种烦恼,在加持这个菩提心。这个时候,你的菩提心是危险的菩提心。

就是这个自我意识,一个人的私心,是很难跟菩提心共存的。我们行菩萨道,虽然不能够马上断恶、修善、度众生;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你刚开始不得不建立,因为这个牵涉到你的种性──大乘圆顿的种性。

你能够深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光是深信这样的思想,所有的逆境现前,不能够影响你的菩提心。就是不二法门的殊胜,在于它的一个不生灭性,它不会因为外在因缘而生灭。当然你菩提心坚固,你的成长过程当中,虽然会有逆境,跌跌撞撞的;但是总有一天,你能够不断的往上爬。那么资持你的,就不只是宗教的信心而已,而是对内心一种深观的智慧,在资持着你前进。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不要小看第七意识──这个不共无明,它是那么微细,好象它也不能造什么罪业;但是你看

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

俱行一切分,谓不共无明。

从大乘的角度,它的过失是非常严重、非常严重的。它把我们凡夫的心态跟佛的心态加以区隔。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讲到这个观念说:一个人要建立感应道交的思想。当然,感应这不是单方面,我的心跟佛的心要能够心心相应。蕅益大师说:一个人能够深信你能往生、深信你能跟弥陀感应道交,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深信自他不二,你才能够在临终的时候,很清楚的知道:我虽业障深重,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是我心内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

所以不管你发菩提心也好、不管你要建立感应道交的思想也好,你不相信感应道交,所有净土的法门通通免谈;因为你能够往生,是仰仗佛力的加被,而不是你的戒定慧。印光大师说:没有佛力的加被,阿罗汉都去不了净土。因为阿罗汉的神通,只有到一个大千世界,而它是十万亿个大千世界。所以你往生净土,跟你的戒定慧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跟你的信愿持名,有决定的关系。而这当中的信心──你相信弥陀能够跟你感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当然你这个相信,不是嘴巴说说的相信,而是你能够很深信的相信。什么叫感应呢?印光大师讲得很清楚: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的心,投入到弥陀的心中;弥陀的心,投入到我的心中:彼此间能够相互的交流,那一定要建立在同体的法性。你要建立同体的法性,你必须打破你内心的自我意识。当然,你说:诶,我是业障凡夫,阿弥陀佛是万严庄严,你跟我不一样,我们是两个个体;但是没关系,我归依你!那这样也可能会往生,但这样的信心不是很坚定──两个个体嘛!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之所以要了解不共无明,就是说不管你从发菩提心的角度、从感应道交的角度,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都要对治,你才能够从一种个体的自我意识,进入到三世诸佛所共同安住的平等法界。这个时候,你依止不生灭的心性作平台,断恶、修善、度众生,才能够产生强大的力量。

子三、性摄(分三:丑一法;丑二喻;丑三合)

丑一、法

这个地方是说,第七意识它的体性是俱生无明,或者说是不共无明,那它的体性,到底是什么所收摄呢?这当中有三科:一、法;二、喻;三、合。先看法,先法说。

此意染污故,有覆无记性,与四烦恼常共相应。

第七意识它是所有内心染污的根源,它本身是染污,它也染污第八识、也染污前六识,它自己染污,也染污别人。它的体性是有覆无记性,它本身是非善、非恶,它也不造善、也不造恶;但是它覆盖真如、障碍圣道。为什么它会这样做呢?因为它经常的跟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四种烦恼相应。因为它的体性很微细,所以我们经常会忽略它的存在。因为它不造恶,所以我们总觉得造恶好象是第六意识,所以就对第六意识很厌恶。就像小乘的学者,一定要把第六意识消灭,他才感到安心。

其实第六意识它是不决定的,它是众祸之门,也是众妙之门,关键点是第六意识后面的第七意识,问题点在这个地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放弃自我主导权,真如才会显现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当然我们...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

第六意识是众祸之门,但也是众妙之门

我们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唯识,对我们内心的状态很容易...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

蕅益大师把佛法的修学的目的以四个字来做一个总结,就...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第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 名言熏习。 这个名就是名字,言...

如何判断内心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别各别说明业果各别的相貌。 我们看...

【推荐】什么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

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什么是依他起性? 我们一个念头起来具足三性,你要正确...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

楞严经中讲有个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时候,先观察...

检讨「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检讨自己的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我们平常不知不觉中,都在...

凡夫性情不定,遇正则正遇邪则邪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

释永信:僧人不要靠神秘来维持佛教形象

导语 寺院本来就是学校,是宣扬人生真理的学校,而且...

【佛教词典】未得意补特伽罗

【未得意补特伽罗】 p0491 瑜伽九十卷十一页云:未得意...

【佛教词典】约二世明十二因缘

四教仪云:次明二世十二因缘者,出大集经,佛为求辟支...

临终之时,阿弥陀佛抢先把我们带走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

每个人进入佛门都各有因缘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缘。近来甘肃一弟子,名郑哲侯...

没人绑住你

三祖僧粲继承慧可的事业,广施法雨,普度众生。 一天...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

我们要想出苦,不是空间处所的改变,苦在心上,得在心...

孝养父母的果报是怎样的

佛经上讲,孝养众生,孝亲是为自己培植福报最快的方法...

毛巾热敷的十种保健方法

中医上讲温则通,通则不痛,用毛巾热敷实际上就是达到...

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心中,没有距离。 观世音大士证得耳...

四种念佛的方法

净土往生的因行,各祖师所强调者虽有不同,但多以信愿...

你只要不随妄转,就有救了

我们不能在因缘所生的一念心识去跟妄想对治,你不是它...

阿姜查回答有关修行的问题

问∶ 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答∶ 修行不...

金子与屎橛

有一块金子,被人做成了屎橛的形状。 人见了问它:你...

证严法师:这才是真布施

布施钱财是为了要做好事,并非一定要捐很多钱才叫做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