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八七页,
庚二、所依。
我们前一科讲增上心学的时候,讲到真如三昧。这个真如跟无分别智最大的差别:真如它是一个理体,是一个无为法。无为法就是说,你不管有没有修行,它永远保持一个这样的状态。说是
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处生死而不染,证涅盘而非净。
它没有变化相。但是这无分别智,它是因缘所生法,它的确是可以透过闻思的修证,而不断进步的,所以这个无分别智是有为法,是能观的智。我们的目标,是契入到无为的真如。无分别智应该怎么修学呢?前面讲到自性要远离五种相状,简单的说,它的相貌是决断名言,契会真如。怎么样来培养无分别智?这以下我们就开始说明这无分别智培养的方法,看这一段的所依:
庚二、所依
诸菩萨所依,非心而是心,
是无分别智,非思义种类。
我们要培养一个功德,先要知道功德的根源在哪里?它是从什么样的因缘出来的?它的依止点在哪里?无分别智的所依,是[非心而是心]。为什么说它[非心]呢?这个地方下面有说,它是[非思义种类]。因为心一定要能够思量分别,但是无分别智是要决断名言、要离言说相的,所以它不是心,因为它没有心的思量、分别的作用。
第二个,它又是个心,因为它有明了的功能,它不是色法的顽钝。也就是说,其实无分别智的所依,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现前一念心性,跟二空真如相应的现前一念心性,这个就是我们的所依。这个所依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你的因地发心。
你看《楞严经》,阿难尊者在出家的第十二年,有一次结夏安居,在自恣的时候,因为他前一天已经受到居士的供养,所以他回来僧团的时候,那一天刚好自恣,佛陀跟诸位阿罗汉都去城里面应供了,他一个人回到僧团,找不到人。所以他一个人就拿着钵,自己去应供,就遇到摩登伽女之难。这时候,佛陀在应供的时候,如实了知这样的状态,马上派文殊菩萨将咒往护,拿着〈楞严咒〉去把他救回来。
救回来以后,佛陀第一件事情,没有开示修行的方法,佛陀先破执。佛陀说:阿难尊者!你跟着我修行这么多年,你当初为什么要随我出家?你为什么要修习戒定慧的功德?审问他的因地发心,先把他的根源找出来,这个病源找出来。阿难尊者说:我虽然是一个王子,但是我看到佛陀身相庄严,具足种种的神通,所以生起好乐心,随佛出家。佛陀说:你所有修行的功德所依止的是生灭心,非常危险。果然后来出了差错,就是你是看佛的身相庄严而出家修行、看到佛的神通变化而修行,这个是有所住。这个房子盖得很漂亮,但是你安住的地基是在地震带,你这个房子是不是随时会破坏呢?
所以,不要说无分别智,菩萨六波罗蜜的所依,一定是依止无住,以无住为本、以无住为住。你只要住在我相、法相,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因地不真,就果招纡曲了。所以这个地方,先审察你修无分别智的时候:你为什么要修无分别智?其实佛法是这样,你要慢慢体验大乘佛法,它那个无住的意思就是说:当你把身心世界全部舍掉的时候,你就拥有所有的功德,佛法的下手处是舍,结果是得。说是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这个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会觉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罗蜜是我空、法空的智慧;但是三世诸佛因为我空、法空的关系,结果得到世间上最圆满的功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道理你要去参透,说因为你舍,舍掉了一切的执着,结果你拥有了无量的功德,这个道理是这样的。这个道理不是谁发明的,是佛陀发现这个道理。我们现在修学佛法,还在流转、痛苦当中,就是我们不愿意舍掉自我意识,不舍掉心中的法执。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修无分别智要知道:你不要用过去的思考,来修无分别智;你要以[非心而是心]的心情,它不是思量分别的,不能有所求;但是它又不是顽钝无知的,它是有明了功能的,这个就是你现前一念无所求、无所得的心,就是我们的依止处,这第一个。
庚三、因缘
诸菩萨因缘,有言闻熏习,
是无分别智,及如理作意。
我现在的因地已经正确了,我知道我修无分别智的动机是无所得,怎么把这个无所得的心生起呢?无分别智应该什么因缘而生起呢?这个地方讲到两个因缘:第一个,有言闻熏习。这个言就是佛陀所说的大乘法教,必须有佛陀的出世,来开显大乘的清净法界等流正法。第二,你要能够专心恭敬的听闻,得到正见。第二个,要如理作意:你得到这样的正见以后,你下去以后,你在寂静的心中,要不断的去思惟、观察,把心中的文字加以消化,把心中的文字消化成心中的观照,这是如理作意,就是思慧。
所以刚开始培养无分别智,是从有分别下手,这叫加行智。无分别智不是说你现在开始整天眼睛一闭,什么都不想叫无分别,这个什么都不想,叫无想,那是一种止,一种禅定,暂时的压住妄想;但是这个暂时压住妄想,不能决断名言,不能契会真如的。所以刚开始你要去听闻,有关真如道理的这些名言,然后加以思惟、观察,然后你的思想就顺着这个名言去思想,这样子,慢慢慢慢就能够栽培无分别智现前──听闻、思惟。我们看第四段的所缘境:
庚四、所缘
诸菩萨所缘,不可言法性,
是无分别智,无我性真如。
前面的所依,是说明无分别智是怎么来的?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无分别智,它来,是以无住、以无所得的清净心而来。这个地方所缘是说,无分别智从什么地方而去?前面是讲从什么地方来,来了以后,经过闻思栽培现前了,现前以后,这个无分别智的去处的所缘境在哪里呢?我们看:诸菩萨他的所缘境,是[不可言法性],是离言说相的一种[无我性的真如]。这个无我性真如,包括人无我,也包括法无法,就是二空的真如理。古德经常说:
如如理生起如如智,
如如智还照如如理。
说如如智是从如如理引生的,然后如如智又照如如理。这个地方当然很重要,因为这个生起以后,这个无分别智的去向是很重要的。
我们一个修行人,你要经常去观照你的念头:你一天当中,你的心都在想什么事情?如果你发觉你一天当中,睡觉不算,你都在这些人事上分别:这个人对我很好,那个人对我怎么样,这个事情对我有什么得失。你都在这个人事因缘上打转,你的生命很难增上。你来生来的时候,还是这样子,没有增上的力量。一个修行人,遇到人事的时候,要往道理上会。这个人对我很好,你要思惟它的道理:哦!我前生跟他结善缘;这个人对我很不好,我前生跟他结恶缘。
就是说,一个修行人心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观察道理,这个人事只是借事来显理。当然我们从人事当中,哦!你看这个人长得很庄严,他前生有持戒的功德。你不要在那个人事上的庄严去打转。就是说,看到什么因缘,你就想到什么道理。
今天无分别智也是这样,你看到任何境界,不管是好的境界、坏的境界,如果你想要修无分别智,你的心的去处,就是观察它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不管是好的、坏的。因为你要修无分别智,它的所缘只有一个──无我性真如。你要经常把生灭的因缘,会归到不生不灭的真如理,这个就是你的所缘境。
我们凡夫的分别心,你从什么地方来?从阿赖耶识而来。说你怎么会有这个分别心呢?因为你前生有这样的经验,阿赖耶识就是业识。我们从阿赖耶识而来,又攀缘阿赖耶识所变现的果报,这些根身器界,然后又造业,造业以后又回熏到阿赖耶识,又加强一个经验;这个经验,来生又产生一个新的分别,又去分别这些人事的因缘,然后又造业,又回到阿赖耶识。这个就是为什么构成十二因缘流转的一个主要问题,无明缘行,行缘识,生、老、病、死。现在你要修无分别智,这个思考要改变。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从真如而来。你从什么地方去?我从真如而去。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这个地方就是,其实这个所依、因缘跟所缘,这三个就是告诉你怎么修无分别智,后面只是在讲它的功德作用。
这个地方就是说,你要知道:你不管是在任何的人事因缘当中,你都要观察──不管是顺境、逆境,它的真实义就是无我性真如,这是你的所缘境,你只有一个所缘境而已。
庚五、行相(分二:辛一显境无相;辛二释通疑难)
辛一、显境无相
当这个无分别智去缘真如理的时候,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呢?我们讲心都有相貌,受有领纳的相貌,想有取相的相貌。说无分别智在攀缘真如理的时候,它的相貌如何?说明它的行相。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显境无相,第二个释通疑难。先说明第一段:
诸菩萨行相,复于所缘中,
是无分别智,彼所知无相。
我们无分别智在人事因缘现前的时候,观察这一切的生灭变化的因缘当中,我们观察到:其实一切法都是如的真理。这个时候,我们心中是无相的,没有我相、法相可得的,所以无分别智的相貌是无相。古德在这个地方就注解说:其实无分别智的相貌,你一定说它有相貌,也可以形容──它是无相。但是它的意境是什么样呢?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决断名言,契会真如为相,它就是以这个无相为相。
过去有一个禅师,他闭关修行,他住的茅蓬在一个很高的山上,远远看去是一个大海,他经常面对大海打坐。这样打坐三年以后,他开悟了。开悟以后,他讲出他心得,他说:原来大海都是水。(呵──)(众笑)这他开悟了。我们看到大海是看到波浪,我们凡夫在人事看到它的相状:哦!这个波浪是大波浪、是小波浪,它本来是小波浪变成大波浪。我们是在波浪的相状中,迷失了自己。
那你要修无分别智,你不可能在波浪上分别,其实不管大波浪、小波浪,它通通是水,它的道理就是我空、法空的真如,就是所谓的彼所知无相,你不能再有我相、法相的存在了。如果你要成就无分别智的话,就是你要从人事的差别事相,把它会归到无我性真如,这个就是你的行相──决断名言、契会真如。这以下提出一个问难:
辛二、释通疑难(分二:壬一成所分别;壬二成不可言)
壬一、成所分别
把前面的所缘跟行相这两个疑难,通通的加以解释。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成所分别,第二个成不可言。说无分别智去观察真如的时候是无相,无相怎么能够当所分别呢?这不合道理,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相状才能分别嘛!凡夫就提出这个问难。我们看看,说无相也可以成所分别:
相应自性义,所分别非余,
字辗转相应,是谓相应义。
什么叫所分别?其实就是相应,就是当我们能分别的心,跟所分别的境接触的时候,这个就是相应了。所分别的相貌就是这样子,只要你能缘的心,去契会所缘的境,这个就是成就所分别了,不一定要有相状。先提出一个正确的回答,第二个再说明凡夫的所分别是什么相貌。凡夫的分别心是字辗转相应,是谓相应义,凡夫的心境相应,是要靠字的辗转相应,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相连,构成一个名言。我们凡夫的义相,要靠名言来引导,你才够明白它的义、它的差别相貌。
比如说,你要了解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你要:哦!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宫殿楼阁,很多的鸟在空中说法;有正报的佛、菩萨围绕的庄严。你要有这个名言的引导,你才能够产生一个义相。但是无分别智是不能有名言来引导,是直接契入到真如的义相,不能靠名言的引导。所以凡夫的分别心,叫做字辗转相应,是谓相应义,一定要名言的引导;所以凡夫的分别心,叫做名前觉无,在名言之前,你不能去观照什么的,一定要名言来引导,名前觉无。名前觉无是什么道理呢?这个地方就加以说明了:
壬二、成不可言
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
非诠不同故,一切不可言。
凡夫的分别心,它有能诠跟所诠,能诠的叫名言,所诠的是义相。所以凡夫的分别心,它不是离开了彼能诠的名言,而能够使令我们的智慧,单独的在所诠的义相上活动;一定要有名言的引导,我们才能够产生义相,这叫做名前觉无。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名前觉无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凡夫的概念,是认为一切法它本来就有它的自性、有它的义相。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本来就是一个好人;这个人是个坏人,他本来就是一个坏人;他是我的亲属,他是我的怨家:这个法都是有自性的。就是一切法本来就有义相,我是假藉名言,去了解这个义相而已。我的名言思考,是去了解这个本来就有的义相,我们凡夫是这样思考的,而这样的思考是错误的。
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是唯识无义,说一切法本来是没有义相的,是无我性真如,本来面目是没有义相的。没有义相,怎么会有义相呢?是因为你安立了名言,它才有义相。因为你这样子想,这个法就变成这个相貌,叫做唯识无义的道理。它本来是没有义相,没有义相怎么有义相呢?是因为你有名言的安立,它才出现义相,所以说[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你一定要有一个名言的引导,凡夫才有义相,所以说非诠不同故。非诠就是说,我们能诠的名言跟所诠的义相,这两个是不同调的。因为你今天安立这个名言,你明天安立那个名言,你永远得不到所诠的义相。所以能诠跟所诠的义相,这个性质是不相同,我们永远攀缘不到诸法的真实义相。
总而言之,诸法的真实相是什么呢?是一切不可言,其实一切法的真实相,是离言说相的、是离言说相的。比如说,我们今天吃一碗汤面。这碗汤面,你调味料放很多,你不是在吃面,你是在吃调味料!(呵呵)是不是?你要是没有放调味料,你就吃到面的本质了。那你现在所缘的境,你把每一个法都安立很多的名言,那你就是在在了解你心中的名言,不是在了解一切法的真相。那你问说:一切法的真相是什么?一切不可言,你要把你的名言通通洗掉,一切法的真相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佛陀警告这些初心菩萨,不要相信你心中的名言,它对你会产生一个误导的作用,如果你要从颠倒妄想醒过来,你不要相信你的名言。我们这样子讲好了,我们的心中有两种名言:一种名言是从阿赖耶识生起的,你过去的经验,这个是我们要破的,一种等流的思想,这个等流思想是从无明妄想、自我意识发动出来的,阿赖耶识的无明生起的,这个无明要破的。
我们心中第二种名言,是今生听闻大乘法教,听闻佛法,告诉我们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这方面的名言要保留,这个名言是可以相信的。因为这个是清净法界等流正法,这个不在我们所破的范围,这个叫正见。佛陀今天修无分别智所要破的名言是什么?是你习惯性的思想,习惯性,不是你从佛法学习来的思想,这个都要破的。
所以[非诠不同故,一切不可言],因为我们永远攀缘不到诸法的义相。那一切法义相是什么呢?[一切不可言],就是你要把名言去掉,诸法义相才会出现的。这个地方是把整个无分别智的一个所依、因缘、所缘,乃至于它的行相,详细的说明。这以下就说明无分别智的运用,前面都是在静中修的,这以下讲依体起用,依止无分别智来修习六波罗蜜。
庚六、任持
诸菩萨任持,是无分别智,
后所得诸行,为进趣增长。
无分别智,这一念清净无分别的心中,它能够任持,就是摄受,它能够摄受整个五度的功德。你可以把在静中所修的无分别智的功能,运用在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这样能够使令你所成就五度的妙行,能够成就一种进趣菩提、增长菩提的妙用。我们过去的心是虚妄分别心:你从什么地方来?从妄想而来。虽然你布施、持戒,你的善业是成就人天的果报,不能进趣菩提,不能增长菩提。但是你以无所得的智慧,来摄受五度的妙行,它就能够进趣、增长菩提。就是你要趣向菩提,前面那个马车,要无分别智来引导的,这个是任持。
庚七、助伴
诸菩萨助伴,说为二种道,
是无分别智,五到彼岸性。
无分别智必须有一些助行,是什么样的因缘,能够帮助你修行无分别智?诸菩萨的无分别智,它也有一些助伴,有一些助行。哪些的行门能够帮助无分别智呢?说为两种道:第一个叫资粮道;第二个是依止道,它所依止的道。资粮道都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你不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成就福德资粮,因为福德资粮的关系,远离三恶道,成就人天的安乐果报,这件事情对你修无分别智是有帮助的,叫资粮。第二个依止道,这个依止是禅定波罗蜜,你经常能够以止的力量来止息妄想,使令我们那一念心保持明了寂静,也是有帮助无分别智的效果。
所以无分别智必须以资粮跟依止二道来作助伴的,这就是五到彼岸性,就是这种五波罗蜜,它能够帮助你无分别智到达彼岸,使令这个无分别智圆满。这个无分别智简单的说,它必须有福德资粮的帮助,无分别智所修的是不思议境,是观真如理。为什么要有福德资粮?虽然无分别智跟福德资粮,感觉上是独立的因缘,但是它们这两个有互动的关系。
我们举一个例子:你修无分别智,是要依止你现在的这一念心来起观照,来闻思、观照。如果你的布施、持戒、忍辱的资粮力太薄弱,一个人福报太差,你色身就多病痛,不是腰痛、就是肚子痛、牙齿痛,要不然就是精神羸弱;一个人福报力薄弱,一修行就打瞌睡。你能够经常的布施、持戒、忍辱,修习资粮,一个人福报增加的时候,你的心力会变强,你不断的历练,他的精神体力旺盛;你精神体力旺胜,你修习无分别智,事半功倍。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忽略福报力的重要,它本身不是成就无分别智的亲因缘,但是它是它的助伴。你的身体减少病痛,精神旺盛,然后内心明了寂静,都是有助于修无分别智的。所以大家不要忽略了前面五度,因为它是助伴。到这个地方,等于是把无分别智的静中修跟历缘对境五度的相互任持、助伴的关系说明了;这以下说明它的果报。就是我修无分别智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地方八、九、十、十一,是说明它来生的功德。
庚八、异熟
诸菩萨异熟,于佛二会中,
是无分别智,由加行证得。
你今生修无分别智,对来生[异熟]的果报有什么好处呢?你在来生的果报当中,能够跟佛相会,能够出生在佛的两大法会当中。假设你今天的无分别智,是属于加行无分别智,还没有成就、还在加行,属于资粮加行位的无分别智,那你会生在佛的变化身法会,就是看到佛陀的八相成道;这个时候出家,做佛陀的弟子,帮助佛陀弘扬法门,生在佛的变化身法会。假设你的无分别智是成功了,是证得无分别智,这个时候,你受生的果报是在佛的受用身法会──实报庄严土,前面是凡圣同居土,这里是实报庄严土,这个时候是往生到十方的净土,亲近十方诸佛。就是说,这个无分别智,你如果是加行智、或者是根本的证得,你就会生到佛的两种法会当中。
在生命的流转当中,遇到佛的出世,对菩萨是非常重要的加持力。智者大师曾经把这样的因缘,作出一个说明。智者大师说:六道之升沉,依福德之有无。说六道当中,你到底是升──升到人天,或者沉──沉到三恶道,是看福德的资粮,布施、持戒、忍辱的资粮,所以六道之升沉,依福德之有无。见佛闻法,由善根之浅深。说你来生是不是能够遇到佛陀说法,那就是看你在佛法的信进念定慧的善根。你福报大,来生不一定遇到佛的住世,不一定。
所有的善根当中,契会真如,是最重要的善根,因为你跟三世诸佛同一鼻孔出气,生在佛家。因为佛陀心中所住的就是二空真如,你心中所住的是随顺于二空真如,两个气氛相同,就容易感应道交。说你心中住在无明妄想,佛陀住在真如,你要跟佛相会是很难的。所以,你能够经常把心带回家,你来生的果报,就容易生长在佛陀的两种法会当中,跟佛陀相会,这是第一种功德。第二种是等流的功德:
庚九、等流
诸菩萨等流,于后后生中,
是无分别智,自体转增胜。
这个等流,就是前后相似,但是却展转增胜。说诸菩萨在整个生命的等流当中,每一个后后的生命,都能够使令这个无分别智的自体,辗转的增胜,这是非常可贵的。无分别智的展转增胜,在菩萨的功德当中,是最重要的一个根本功德。说你出家这么久,你反省你自己,你用什么标准来反省你自己?你说:诶,我现在布施,资粮增加了。这个不足以当菩萨的指标。说我持戒比以前更庄严了,这个也是生灭法,不足以当指标。
一个菩萨他在自我反省的时候,是观察:我今年比前年的妄想减少,我现在比刚出家的妄想减少、淡薄,这个是一个最重要最重要的指标。如果你愈修行,妄想愈多,人我心愈对立,那你修这个福报都没有用,这个生灭法你不能依靠的,它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你无分别智成功以后,你的生命是根本上的转变,彻底的转变,从无明的根源,连根拔起。
所以诸位要能够自我反省,看你修行的进步,不要从福报上去看,这个是生灭法;要看你的无分别智,是不是辗转的增胜。就是你不断的修行,你在很多的因缘刺激之下,发觉你的妄想比以前少很多了,你对妄想的化解能力增加了,这是一个重要指标。
庚十、出离
诸菩萨出离,得成办相应,
是无分别智,应知于十地。
菩萨的无分别智,刚开始是在幼苗中,在温室中栽培、在静中栽培,慢慢的无分别智增长广大,它开始有破障的效果,有出离障碍的效果。它在在什么时候出离呢?诸菩萨的无分别智,产生一个出离的效果,出离烦恼障得大涅盘,出离所知障得大菩提,是在成办跟相应的时候。相应的出离是在初地,成办出离是在二地到十地。所以我们现在叫做栽培无分别智,但是还没有出离的效果,我们现在有异熟的果报:因为栽培无分别智,跟佛出世;因为栽培无分别智,来生辗转增胜;但是这个出离的话,就不是凡夫所共有的,就是到十地,产生出离的功德。
庚十一、至究竟
诸菩萨究竟,得清净三身,
是无分别智,得最上自在。
这个无分别智什么时候圆满呢?诸菩萨无分别智的功德圆满,是成就了清净的三身──法身、受用身跟变化身,都是依止无分别智,才能够成就最殊胜圆满的自在。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你要成就法身的话,那当然无分别智可以成就;如果说要成就功德报身跟应化身,那一定要五度的帮忙,要有福德资粮的帮助。
这个地方的三身,其实佛的三身,就总持佛的所有功德。就是说,佛陀把心中的妄想全部放下,结果佛陀拥有三身;我们处处的执着,最后我们拥有业报身。说一切法因缘生,你用什么样的因缘去思考,你来生就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这个思考模式,决定一个人来生的生命。说佛陀不断的舍掉心中的名言,成就三身;我们不断的去爱护、坚固自己的名言,结果我们产生了业报身:这件事情值得我们去思惟了。这个地方是讲到来生的果报,包括异熟、等流、出离、智究竟。这个地方讲现世的利益,就是修无分别智,今生有什么利益呢?有三种的殊胜利益:第一个加行智,第二个根本智,第三个后得智。先看加行智:
庚十二、三智胜利(分三:辛一加行智;辛二根本智;辛三后得智)
辛一、加行智
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
种种极重恶,由唯信胜解。
这个加行智,我们现在资粮位、加行位的菩萨,就是加行智,带相观空。说无分别智,讲一个譬喻,就像虚空一样不受染污;虽然虚空很多的乌云,但乌云不能染污虚空,它是无住、不受染污的。
一个菩萨经常修习无分别智,你经常能够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算你过去有种种极重的恶法,这个地方古德说极重恶法就是五逆十恶的重罪,因为你信解这个无分别智,对无分别智不断的相信、随顺、理解,本来你这个罪业要到三恶道去的,这个时候就能够免除到三恶道去,能够灭除你极重的恶罪,这个叫做无生忏。
就是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我们造了很多的罪,请问大家:这个罪跑哪里去了?跑到虚空去了,虚空跟你没有关系嘛。罪是你的心一动才做的,它从你的心发动出来,结果还是回到你的心中去,所以那个心是一切罪的根源。
所以你用无分别智,观照你这一念心的时候,你的心就变化,心若灭时罪亦亡,断相续心。我们心中的思想跟业力是互动的,你思想改变了,你的业力就会改变,这个惑业苦是相牵动的。所以你经常修无分别智,你能够灭除罪障、灭除业障。
辛二、根本智
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
解脱一切障,得成办相应。
这个地方是对治烦恼障,加行智破业障,这个根本智破烦恼障。无分别智就像你心中有一个虚空一样,不受染污,它能够解脱一切烦恼障跟所知障,成就成办跟相应的解脱,相应是初地,成办是二地到十地。
辛三、后得智
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
常行于世间,非世法所染。
你得到一个果报体、得到异熟果报,在世间上教化众生、积集资粮,你不会被世间的八风所染污,这个因缘,这个报障,能够免除报障。就是这个加行智破除业障,根本智破烦恼障,后得智破除报障,真谛三藏是这样分配的。这个是讲到修习这种无分别智的三种利益。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到这一段,我们把无分别智因地的修行跟它的果地的功德,作了一个介绍。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改变我们的生命、改变我们的命运,那这个重点就是你要先改变你的内心,因为这个生命,是你内心所变化出来的。改变内心,当然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思想的改变,就是你要把过去那些名言,把它消灭掉,这个最重要。你心中的名言不能改变,你的心就被这个名言,不断的引导去造业、得果报。你说你造业以后再来忏悔,那都是第二意;真正是名言生起的时候,就把这个念头转过来。
在法国中古时代有一个国王,他想:成功一定有它的因素,有因素才有成功,成功一定有它的因素。他就命令很多的大臣,把世间上成功的因素搜集起来,编成一本成功学的书。经过几年以后,这本书成功了,献给国王看。国王看这个写得很好,但是太多了,一般人没有办法去忆持,就把它简化。后来把这个书,再简化成一本小册子,国王一看,又太多了:现在众生那么忙,哪有时间看那么多呢?他就下命令,把这么多的成功因素,会归到一句话就好,就一句话。最重要是什么一句话?这个大臣就把这些成功因素,再把它作一个总结,最后得到一句话,就是:一个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你要作好万全的准备。我们总是觉得成功是机会:诶,他为什么成功?他为什么变成蕅益大师?他运气很好,他拜了一个好师父,他生长在一个好的环境,他生长在像法时代。
我们总是把成功回归到它的因缘,其实成功是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你的准备,一个是你的机会。我们总有一天要像大菩萨一样,广学六波罗蜜、成就万德庄严,总有一天。但是你作好了准备没有?你的心态准备没有?就是我要到极乐世界去亲近诸佛,我马上要得到三世诸佛的灌顶,成为法身菩萨;但是我们要反省一下,我们准备好了没有?这个是很重要的。你等待机会,机会出现的时候,你没有准备好,你也没有用。你要为你的成佛之道作好准备,第一个,修习六度要等待因缘,很多的菩萨,你要布施也要等待因缘;但是你可以先作好的准备,就是修习无分别智,这是所有功德一个最重要的主导者。
所以我认为身为一个菩萨,你要经常反省自己:你准备好了没有?你准备要启动你的菩萨道没有?作好你的准备是非常重要。你为临命终的正念,准备好了没有?所以,成功的因缘,什么时候出现,这个不是我们能够决定;但是作好你心中的准备,这是你可以决定的。那怎么准备呢?我们前面说过了:你要不断的闻思,一方面历练,用五度来帮助,等等。好,我们回答两个问题。
【学员提问】:请问法师,人死了以后弥陀圣众,手持莲花来迎接亡者,亡者随之而往生西方的时候,是第八识往生?还是自性清净心往生?下品往生跟上品往生的内心是否不同?
【师父答疑】:如果我们是凡位的菩萨、资粮位、加行位的菩萨,当然你是阿赖耶识往生,带业往生。阿赖耶识就是你还有很多很多的业力,还有很多三界的业力,但是它不能得果报;因为你临终的时候,正念现前,无分别智加上佛号。这个时候,你阿赖耶识到极乐世界的时候,佛陀为你说法,阿赖耶识慢慢慢慢转识成智。如果你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你看《华严经》很多初地菩萨往生净土,那是自性清净心往生的,那他那是随愿往生,发愿就可以往生,不必阿弥陀佛来接引。
所以我们带业往生,是阿赖耶识往生的。那下品跟上品往生的确不同,内心当然不同,内心的资粮力也不同、智慧力也不同、菩提心也不同,这个《观经》里面有讲。我们平常生命的相貌,是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这一念心产生六根门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产生六识的分别。我们刚开始的生命是十八界,是一个广大根、尘、识的相互作用。
临命终的时候,只有会归到一念的心识,全部,根、尘、识全部都脱落了,只回归到一念的明了心识,这个叫做腊月三十算总账。这个时候,内心有两种的功能:一个是邪恶的功能,你无始劫来所栽培的邪恶功能,它一定会起来干扰你,因为它跟往生净土是相违背的,它不会同意你往生净土、不会同意你念佛的,因为这两个性质是相抵触的。所以你佛号一启动的时候,它一定会起来,这个时候,真妄交攻。如果你正念把妄念调伏,正念打胜仗了,你的正念主导你的生命,阿弥陀佛现前;如果你三界的念头、有所得的心,打败了念佛的正念,那你得再来一次,就是这样。那你说:诶,为什么有些人正念会打败?有些人邪念会打败?这一定有它因素的──那就是平常的栽培。
你临终的成功,是你平常很多次很多次成功的累积。你平常每一个念头起来,都成功、都成功、都成功,你临终就会成功。你平常跟妄想对治的时候都被打败,你临终就很可能被打败。它那个正念跟妄想交攻,不是说靠抽签、不是靠运气的,是靠力量的。所以蕅益大师讲:没有平常的正念,绝无临终的正念。所以往生的道理就是这样,就是虽然是带业往生,但是你临终要正念现前;你不一定要具足善业,但是你要具足善念,这个很重要。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怎么把甚深无分别智的佛法,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
【师父答疑】:这个地方,我们看第一八七页,庚二、庚三、庚四,所依、因缘跟所缘,就是在讲这个道理。第一个,你经常审问你的因地发心,你为什么要修行?你整个修行的依止处,是依止生灭心还是不生灭心,这第一个。第二个,你是不是经常能够栽培无分别智的因缘,在静中听闻、思惟。第三个是最重要,历缘对境的时候,你看到人事的时候,往道上会、往道上会。一个人刚开始的时候,绝对不能活在人事的事相当中,你一定会起颠倒的。一个初学者,你心中多多想道理,就对了,看到事情就想到一个道理、看到事情就想到道理,要回归到道理。这样子,你的无分别智就能够成功。刚开始在静中的时候,闻思;历缘对境的时候,会事入理,就这么简单。